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111)

作者:木南斐 阅读记录

【而金军则乘机冲出黄天荡,向北逃过长江,由此撤回黄河以北地区。】

刘彻:“……”

无话可说!!

这都是什么人?!靖康之耻还没过去多久吧!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听着也是不由得叹了口气,原本可以赢得彻底的一场仗,竟被两个人给毁了!!

不,更确切说,是被一个人给毁了!

而且竟还是宋人!

这可真是……真是叫人无言以对!

【黄天荡之战确有遗憾,不过韩世忠以八千军队,围困号称十万的金军长达四十八天之久,其事迹传遍江淮,无疑激起了江淮民众的抗金情绪,也算是遗憾中的万幸了吧。】

【而且完颜宗弼率军虽然逃离了黄天荡,但也确实狼狈。】

【更关键的是——完颜宗弼逃到了南京,岳飞还在等着他呢。】

“嗯?又碰上了岳飞??”

刘彻现在这心情,真可谓是一波三折——

天幕,你到底还有多少反转等着朕!

这不断起伏的心情,可当真是叫人难以招架!

不过这之后,是不是终于说到这岳飞了?

【是的,终于说到我们的岳飞岳将军了!!】

【作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的岳飞,可谓是卓越将才!】

【这一路讲下来,大家也都知道宋朝“重文轻武”,军队战斗力确实不太行,但是岳飞!不止他本人军事能力卓绝,青史留名,同时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所带领的军队赏罚分明,纪律严整!直到现在,仍被津津乐道——】

【在岳飞的治军之下,其所率领的军队“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号称“岳家军”!】

【就连金军都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唐朝李世民时期。

“好一个岳家军!好一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尉迟恭,程咬金等将领真是忍不住叫了声好!

听到现在,这岳飞,岳家军,可真是叫他们眼前一亮!

还有那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这可是出自金人之口啊,这多难得?

宋朝对外,何曾这么硬气过?!

再观宋朝赵匡胤时期。

赵匡胤也在品着这句话——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他不断低喃着,心中竟又再次激荡起来!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他大宋,在对外之战上,终于彻底硬气了一回啊!

此时此刻,赵匡胤竟有种想要热泪盈眶之感……这句话可是出自那金人之口!!

赵匡胤紧紧攥拳,突然就想明白了天幕为何要从宋初开始说,又为何要重点提及这岳飞了……

火药,武器……到北宋,南宋之际,恐怕发展更甚。

看似武器更加强悍起来,军队战斗力必然也更为增强……

可是相比于汉,他大宋所严重缺乏的……却是骨气!骨气啊!!!

所以这出自金人之口的,如此简短的一句话,竟是让赵匡胤生出无限怅惘怆然之感来……

骨气……这是岳家军,这是岳飞带来的骨气啊!

第40章 一生之敌 正是挺进朱仙镇的时候

岳飞……岳飞!

他大宋有岳飞,何其有幸!

但是……但是赵匡胤这心又实在是忐忑不安——

这岳飞到最后会不会……不不不,绝对不会!!

赵匡胤瞬间在心底迅速否定道——有如此将才如此军队,就算那赵构再无能,也不应该是个傻的啊!

所以绝对不会是他想的那样,绝对不会!

赵匡胤竟在心底开始给自己打气,再次心存侥幸,也由此信了几分,觉得自己分析得不无道理。

然后听着天幕继续往下说道——

【提起岳飞,就免不得要想起“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但其实是“尽忠报国”,由岳母刺字,以背示铸,深入肤理。】

“这是……刻在背上?”

嬴政低声念着:“精忠报国,尽忠报国……”

“岳家军,岳飞……”

弱国强将,此等人才,真是可惜了。

【背上刺字以明志,不管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岳飞都对得起这四个字!】

【在赵构继位之初,采取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时年二十五岁的岳飞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曾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数千言”,其略云——】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

【“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