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301)

作者:木南斐 阅读记录

【纵观整个明朝时期,尤其是后面这些个明朝皇帝,其功过是非,一两句话真的说不清楚,也展现分析不出来,但总的来说,同样问题就是手里得用人才太少,也不懂得去培养真正有才干的人才,以及或多或少都在被文官集团所裹挟。】

文官集团……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不禁沉下脸色,下颌也绷紧起来。

于明朝其他时空,气氛也是各有各的凝重及僵硬。

【而且不说明朝皇帝,再说一下为大明守门的袁崇焕,说他是崇祯的重要依靠,也只是相对而言,因为袁崇焕这个人,评价很是两极分化。】

【他的确对明朝有功,但其人志大才疏,做事不考虑后果,眼光狭小,性格很有问题,还杀了另一个抗击后金的主力毛文龙,不过包括毛文龙在内,两人可以说是都争议颇多。】

【但总体而言,袁崇焕杀了像毛文龙这样的抗金将领,对大明而言怎么都是一步臭棋,就像崇祯最后将袁崇焕凌迟处死,也算是斩杀了明朝能够抗击后金的重要依靠。】

【而真正说起来,无非仍是没有多少人才可用的问题,所以其选择和结果才会发展至此。】

【也因此,结合以上种种,以及这其中涉及到的各种问题等,我们今天这期视频的主题,便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系列。】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秦王宫。

嬴政听到这八个字的时候,整个人倏然就屏住了呼吸。

所谓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单听这八个字,简直就让他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一路听下来,那位唐太宗李世民最后痛心废掉太子的问题,汉武帝刘彻晚年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更是间接导致西汉由盛转衰,还有明朝那诸多奇葩皇帝的问题等等……

不得不说其内里最根本的问题都出在“人”上面。

而这其中,其实都还有可回旋的余地。

甚至解决的余地和方式还不少,但前提是能“早知道”,比如知道和晓得这资料库中的内容,然后最终作用在……

【教育沟通问题,生产力,科技创新与发展,国家富足与强盛,左右都脱不开一个“人”字。】

【更确切而言,是“人才”两个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出人才,是人才,有人才,才有可能,也有能力和机会去避免,以及解决因各种因素所产生的诸多问题等,所以这人才,是重中之重。】

【所有一切的发展改变,避免和解决,以及实现等等,都依托在“相关人才”之上。】

【那如何才能培养足够优秀,也能力使到位的相关人才出来?】:

第86章 学校 构成一个“人”的“必经之路”……

这一整个听下来,尤其是再听到天幕说的后半部分——

所谓一体两面,分说两端,原来都并非那么简单就能下定论的。

朱佑樘治下出现过“弘治中兴”,但是留下了不少烂摊子,可见其在位统治期间,必然也是出现过不少错处。

还有朱厚照设立豹房,宠信宦官刘瑾,又杀刘瑾,以及其亲征的应州大捷等,也是不能说只贪图享乐,毫无作为。

听天幕后续之言,其后皇帝皆是如此,都不可片面看待之。

但是否能上这明朝的功德名单……

朱元璋又是不禁再次翻看起来,也不知是第几次翻看了,每一次翻看都有不同的情绪体验,皆是各种复杂的心思情绪,而后再听天幕先前说的最后那部分时,又是换了更为复杂的心思情绪——

这功德名单上出现的人名,原来最终看的,还是其作为有没有作用到百姓身上,而并非单纯去看其个人能力如何。

是百姓啊,原来百姓才是重中之重。

所衡量的最根本标准,其实就是对治下百姓如何。

也因此,单看其功绩和能力,确实有的听着还不错,但是却没能上榜,比如朱厚照。

有的总体来看,功过都有,但因前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所以仍是可以上榜,只是数值偏低,比如朱佑樘。

有的则是完全过大于功,所以哪怕出现过“万历中兴”,却最终也没能上榜,比如万历皇帝朱翊钧。

不止朱元璋发现了这一点,其他历朝历代众人也都发现了这一点,于是更是不由得陷入了深思之中。

百姓……从一开始君舟民水,守业更比创业难,再到现在出现的这份功德名单,这由始至终,原来一直都不曾变的,也是评说他们这些人物时,其一直所依据的,从来都是这“百姓”二字。

所谓百姓,才是其功德名单中,最根本和核心的衡量标准。

百姓,人也,也是国之根本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