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306)

作者:木南斐 阅读记录

【所以到了清末,随着西学东渐的诸多影响,书院改制,官学完全被西方的学堂和学校教育所取代,这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毕竟不管是官学,还是书院制度,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必然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而衰落。】

【就如同旧事物总要被新事物所取代。】

秦王宫。

嬴政笔尖倏然一顿——

官学和学院最终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科举制是为朝廷选拔可用人才,所以天幕的意思是,后期所谓官学和学院,完全发展成为谋求官职的一种途径吗?

这……天幕先前不是还赞过科举制,那官学和学院为科举制培养人才,又有何不可有何不对?

而后嬴政将注意力放在了最后那句话上——“旧事物总要被新事物所取代。”

所以逐渐发展到后世时期,这样的人才培养,已经不适应了吗?

【诚然,科举制是我国古代时期的一项创举,是有其积极性所在的,但它说到底,也只是通过考试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是“选官制度”,它所体现的是相较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但宋代以后,科举制的消极性越来越大。】

【因为其选拔官员的内容到形式,对读书人的思想限制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严,尤其明朝出现的八股文,唯一的用途就是考科举,此外绝无任何实用价值。】

【像唐朝科举考试还有明法,即法律相关,以及明算,数学相关等多种科目,宋朝科举考试也有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但这之后却取消了墨义诗赋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更是改为考八股文。】

【所以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真的是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而所谓官学,学院,科举制等,若是无法接受新的思想,学术,以及技术等等,若是没有革新精神,那么这样一种既存制度或事物的演变过程,便常常不是越变越好,而是越变越糟!】

【也因此,这样的教育便无疑是落后的了。】

明清众人:“……”

竟是如此吗?

这可真是叫他们心思复杂。

秦王宫。

嬴政倒是连连点头,接受良好。

若是通过科举制,却只得那等只会讲经论策之人,甚至只以“专一”的标准取人,一点实干才能都没有,也不“多才多艺”,那要之有何用?现在他秦朝可是不需要这样的“特定人才”。

【所以讲到这里,让我们回归最初的初心。】

【还记得第一期视频的专题名称是什么吗?】

“嗯?”

嬴政不由得挑了挑眉。

【——《如果秦始皇拥有四大发明会如何》】

【那么现在,发展到这里,真的要让我们始皇陛下认识下“现代教育”了。】

【尤其是要感受以及了解一下高考的“魅力”。】:

第88章 高考 每人要学一百八十多种专业?!……

关于科举,关于天幕最后说的那部分,历朝历代下,不少人都心思复杂。

十年寒窗苦读,他们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入朝为官?

可这难道不对吗?

又或是说,天幕觉得后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不对?

那又当如何?

众人不禁各自有各自的思量和复杂。

汉朝未央宫。

听到官学自汉代正式创立,尤其是听到天幕提起他,刘彻才美起来,结果又听到最后的最后——

又是为那秦始皇?

刘彻眯了眯眼,轻哼一声。

那他接下来是继续听下去还是不听下去呢?

不怎么服气的叉腰转了两圈,刘彻不得不自己安慰自己一番,算了,反正他堵住耳朵也还能听到,不听白不听,说起来,他还算占了那秦始皇的便宜呢,哼……

倒是要听听看,这现代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也是对那现代教育如何颇为好奇。

虽然听天幕的意思,整个唐朝时期的办学还算不错,但必然是还有能改进和提升的地方,而且……

李世民不禁看向眼前的小屏幕。

也不知道这庞大的资料库何时能够开启,又是否需要什么条件开启。

若是这办学讲学能够结合这资料库中的内容,那当是何等的助力啊。

秦王宫。

嬴政一听天幕这样说,立即就笑了。

很好,天幕可真是想他所想,急他所急,真不愧是他的好天幕。

嬴政一边想着便一边满意点头。

现在秦朝可不怕接受新鲜事物,就怕天幕给的不够多!

【之前讲造纸术的时候,我们为始皇陛下讲了科举制,这是可以为秦朝择优选拔人才的途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