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56)

作者:木南斐 阅读记录

【公元808的冬天,安西军的最后一战。】

【在这之前,这只军队,已经在西域坚守了近五十年之久,他们守着安西四镇,他们守着大唐,守到面黄肌瘦,头发都白了,守到和大唐再次断了联系几十年之久,守到……连大唐都以为他们早已被吐蕃全部歼灭。】

【他们原本可以就此解散,可以在当地安家立业,过着平淡且安定的生活。】

【可他们是大唐的军队!】

【生为大唐生,死,亦为大唐死!】

【他们是唐人啊。】

【于是——即使在与唐朝已经失去几十年联系的情况下,这支安西军,也足足在西域坚守了五十年之久,直至白发苍苍,也依旧要拿起武器与吐蕃军殊死拼搏!】

【那最后一战,没有一个人投降!】

【他们死,也要战死在沙场上!那是身为唐人的荣耀,那是身为唐人的气节!!!】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他们怎敢忘大唐啊……】

汉朝未央宫。

刘彻轻叹一声:“大唐……”

强汉盛唐,强汉盛唐……

这强汉还未知具体模样,可这盛世大唐之景……这盛唐之气节!!他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秦王宫。

嬴政感触更深——

他始终没忘此次视频的延伸专题之名——《守业更比创业难》。

那隋炀帝杨广,失民心,则群起而攻之,失天下。

那唐太宗李世民,得人心,短短二十年创盛世之景,上下齐心,盛世大唐之名永存不朽。

而这唐玄宗李隆基……他负了天下,可天下人却不愿负大唐啊。

原来帝王负业,却可有天下人甘心守业——哪怕明知前路荆棘遍布,犹如深渊,哪怕明知会为此付诸生命,也心甘情愿为那心中之愿景而拼死一搏……这就是李唐天下的不屈气节?这就是盛世大唐赢得的民心所致吗?

【无独有偶——】

【安史之乱让大唐由盛转衰,王朝更迭不可逆。】

【公元880年,唐朝国都长安,再一次危在旦夕。】

【衰败的晚唐,它的国君——昏庸无能的唐僖宗李儇,再一次抛下了都城长安,带着残军一路狼狈逃窜,而这一次,大唐面临的是唐末农民起义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即黄巢起义军。】

【在唐僖宗李儇带着残军一路狼狈逃亡的途中,他遇到了此前被他贬谪的前任宰相郑畋。】

【身后黄巢起义军一直在追击,郑畋不计前嫌,并临危受命,决心为唐僖宗死守住凤翔。】

【然而郑畋的部下已经完全失去了反抗的斗志。】

【他们认为起义军过于强大,于是在一番商议后,决心直接向黄巢起义军投降。】

“嗯?”

“投降?!”

刘彻倏然皱起眉:“怎么会是投降?!”

秦王宫。

嬴政也皱起了眉。

【黄巢起义军派使者上门来招降。】

【当时郑畋已经被气得无法说话,由凤翔的监军袁敬柔代替郑畋接待了使者,并接受了招降。】

【甚至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还签订了投降表。】

【再之后,双方还为此举办了一场盛宴来庆祝。】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唐末竟也爆发了农民起义,昏庸无能的国君……

他能说什么?

他还能说什么啊……

恐怕唐朝只能就此——

【然而这一场本该主客尽欢的宴会,却仅仅只是因为一首乐曲就发生了变故。】

李世民骤然一怔,一首乐曲?

那是——

【《秦王破阵乐》!!!】

【宴会上,《秦王破阵乐》响了起来。】

【凤翔的将士们,听到之后,无一不纷纷泪流满面。】

【这一场面,让黄巢使者几乎目瞪口呆,场面差一点就失控了,幸而最后用郑畋无法出席,将士们才悲伤过度的理由给搪塞了过去,可宴会结束之后,当黄巢使者第二天离开凤翔,《秦王破阵乐》的影响却愈演愈烈。】

【甚至百姓们都纷纷请命,说愿意与大唐一起共进退!他们愿意为了大唐,誓死对抗黄巢军!】

【最后,凤翔聚集了近十万守军!】

听到这里,李世民瞬间红了眼眶,不禁潸然泪下。

《秦王破阵乐》……

竟是一首《秦王破阵乐》……

“陛下——”

朝堂之上,尉迟恭,程咬金等将领也尽是红了眼眶,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更是如李世民一样,止不住的流着泪,嘴唇也是颤抖着几乎说不出话来,他们都情不自禁望向其上而坐的帝王,随即深深的躬身垂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