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从给秦始皇做历史直播开始+番外(516)

作者:秦时长安 阅读记录

张煌言本为一介书生,但面对国家危亡,弃笔从戎,高举义旗,聚众十数万,三次率兵北伐,可惜无力回天,被俘后誓死不降,慷慨就义。

“沐天波,大明最后一位黔国公,世受国恩,多次婉拒永历帝的加封,只愿与大明共存亡,追随永历帝生死不弃,为救永历帝战死缅甸。”

“阎应元,明末抗清名将,江阴抗清三公之一。明弘光元年,也就是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何腾蛟,南明重臣,任湖广总督,与李自成旧部农民军的合作,共同抵御清军。”

“清军攻陷湖南,何腾蛟退至广西,守全州,击退了清军。”

“但后来不幸在湘潭兵败被俘,遇害于长沙。”

神龙一连说了好些抗清名将,随后又说起一个很值得关注的人才。

“宋有岳鹏举刺字抗金,明有张名振刺字抗清——张名振,南京锦衣卫籍。原任台州石浦游击,封富平将军。弘光元年安宗被俘,招集义师,共图恢复。”

“而且还跟张煌言等拥立鲁王监国于绍兴。其后与张煌言多次攻崇明、镇江,进

窥金陵,力图恢复。永历八年随朱成功欲收复舟山,死于军中。”

还有秦良玉这位鼎鼎大名战功赫赫的巾帼英雄。

“秦良玉巾帼不让须眉,率八千子弟兵血战辽东,重创敌酋。即便是重病在身,秦良玉在接到永历诏书,也是瞿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泣道要负弩前驱,以报皇恩。”

“只是秦良玉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虽有报国之心,可惜重病在身,奉诏没几天因病而亡。”

黄得功,号虎山,明末开原人,祖籍合肥。军中号黄闯子,官至太傅、左柱国,封靖国公。

然后还说了黄得功和李来亨等英雄,便是这李来亨,作为李自成侄子李锦的义子,在国家大义面前,也是极为强悍的抗清势力。

永昌二年,李来亨跟随李锦联明抗清。

顺治十六年,清军深入云南,追击朱由榔时期,面对李定国势单力孤,李来亨联合诸将攻打重庆,牵制南下的清军。

康熙元年,面对清军集中主力分路进攻,奋战数年,最后据守茅麓山九连坪。

康熙三年,李来亨兵败被围,举家自焚。

除此之外还有高一功、瞿式耜等诸多抗清英雄,在国破的危难时刻,毅然赴国难,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千秋正气歌。

看了如此之多的英雄为了反清复明而战死,便是朱棣这样流血不流泪的大将军,也得热泪盈眶。

“有这么多的名将和忠臣,大明怎么会战败?这些姓朱的王八蛋,果然就是跟那些宋朝软骨头皇帝差不多……”

“真应该让老爷子将他们通通扒皮揎草!看他们还敢不敢再搞内斗!”

“是大明对不住这些英雄……”

“……”

天幕之外,看着太宗皇帝一边握拳怒而拍案,一边泪湿眼眶,简直就是感动到大明的所有臣子。

当即大明文武百官别管心里在想什么,反正都是一副潸然泪下感动到不行,还呐喊着要为大明朝效忠至死,便是粉身碎骨也浑不怕!

突然被喊的烈马于谦:“???”

——你们效忠就效忠,别带我!

——拒绝捆绑,从我做起。

当南

京应天府准备好要与清兵决一死战时,顺军和清兵的战斗也告一段落,结果自然是顺军惨败,首领李自成都战死在沙场上,而清兵也死伤惨重,士气低下。

而这时候就是明军因国家大势和江山社稷“被迫”与顺军讲和,决定“联敌抗虏”的大好时机。

于是这边明军和顺军勾搭上,而顺军成功上岸为正规军后,就得轮到清兵倒大霉了。

特别是明军这边朱棣作为新帝还御驾亲征,军饷加满,赏赐管够,再有圣上的鼓励和支持,那就是军心大振士气高涨,直接就跟被《秦王破阵乐》附体的唐军差不多,立刻就能牛气冲天的将清兵杀得片甲不留。

首战告捷那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随后再将所有清兵给赶出神州大地的领土,以及收容和整合那些投降的清兵,也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直到真正把大明江山给重新争夺回来,并能论功行赏时,已经在长乐二年了。

在这一次朝廷盛宴上,朱棣作为同样战功赫赫,兵权在握的皇帝,居然当着所有人的面,给诸多反清复明的将军和忠臣鞠了一礼,而且还十分情深意切的感叹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