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从给秦始皇做历史直播开始+番外(58)

作者:秦时长安 阅读记录

十分慌张的李隆基根本找不到人来商量这个重要事情,毕竟之前他所信重的都是一些被神仙说是奸臣佞臣之人,早就被他砍的砍杀的杀,一个不剩了。

李隆基真心觉得自己随时可能会惹神仙震怒而被雷劈死,遂赶紧把被月神垂爱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召进宮来,就是想要商量这个退位的事情。

同时被皇帝询问这个事情的李白和杜甫默默对视一眼,皆是不敢表态。

毕竟从神仙那里他们已经知道玄宗的各种荒唐行径,谁知道现在是不是在试探他们?!

感觉自己有点拿捏不住皇帝心思的李白下意识想要寻找官场能人高适的身影,却是无果。

最后李白和杜甫都只能硬着头皮让皇帝自己做决定,这到底还是关乎江山社稷和天下万民的要事。

“还请陛下召集文武百官和太子殿下一同商讨此要事,臣等实在是不敢妄言。”

唐玄宗李隆基没得到新爱重的两位臣子答案,最后只得想着私底下询问太子的意见。

若是太子愿意接过这个烂摊子……啊不,是接过治理大唐的重任,那他就效仿唐高祖做一个不问政事逍遥快活的太上皇吧!

至于询问文武百官的意见,那就还是算了,他真的不想再去面对百官们的奇怪眼神。

【乾元二年夏日,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国忧民的同时并咏叹国难民苦。

【同年立秋后,杜甫对腐朽无能的朝廷痛心疾首,故而辞去官职,西去秦州,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并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简称了一座草屋。】

【杜甫就此寄人篱下五六年,生活依旧困苦。每当秋风暴雨时节,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此时的杜甫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便是千古名句。】

【而在此期间门,杜甫所做的《春夜喜雨》《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作,亦是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良之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则是说成功收复幽州、蓟州一代的喜讯,而这个地方还是安史叛军的驻扎地。】

【广德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就此离开成都。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乘周出峡。大历五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逃亡衡州,只是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

【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诗圣杜甫的一生,追求仕途之路困难重重充满坎坷,究其原因不过是江山社稷不稳定之下的悲剧。】

【而这样的命运悲剧在安史之乱时期,处处可见,人人皆是。】

对于被月神提到的《长恨歌》,还十分年轻,刚刚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千古名句的白居易根本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所写。

他只是悲叹安史之乱所导致黎民百姓的不幸命运,但处在唐朝中期,依旧很年轻气盛的白居易,还是很相信自己的能力。

白居易渴望为大唐效力,再复盛唐风光。!

第28章 白居易长恨歌

三国时期,章武二年。

正任蜀汉丞相的诸葛亮(1)自然亦是听到太阴元君所言,对于后世唐朝的诗圣杜甫赞扬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事,却是并无过多自傲之情。

因为八月之际陛下在为弟报仇的东征途中战败,此时却是刚退回永安。

忧心忡忡的诸葛亮难以不叹息法正(2)故去,否则定然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

只是此时的诸葛亮如何能得知,自己最为敬爱的陛下——刘备很快就会在章武三年二月病重,更甚在托孤之后便于四月逝世。

而继位的新帝刘禅,除了会听话之外,几乎是一无是处。

秦朝,咸阳宫。

秦始皇嬴政在听到后世那蜀国有为君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时,心中第一想到的便是廷尉李斯。

若非从九天玄女处得知李斯会在他驾崩后做出背叛之事,他是更为赏识李斯接任王绾的丞相职位。

只是现在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或许那位被九天玄女所举荐的萧何能胜任此职位。

不过萧何此人现在却是还需磨练一二,李斯亦是还可留用。

【安史之乱持续了整整八年,而凡人的生命里又能有几个八年?】

【被安史之乱改变命运走向的凡人远远不只是杜甫一个,那吾该如何去描述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巨大影响?晚唐时期有诗人司空图作诗《河湟有感》,他说:‘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村。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3)】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