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山有木兮木有枝(103)

作者:阡陌不交通 阅读记录

不过大人们叙话,姑娘们自是去别处玩了。万老夫人略赞赏了黛玉和顾舒嘉便跟着万大奶奶去了后面院子里找姑娘们玩儿。

正巧,方家三姑娘,方知蕴的妹妹方知薇早到了,正与其他几位姑娘一道喝茶。见着黛玉与顾舒嘉来了,忙起身拉着黛玉道:“这就是我方才与你们说的林姐姐了,那个苏绣的帕子就是她送我的,她还给我姐姐绣了一副挂屏,可好看了。”

方知蕴是个稳重性子,知薇小姑娘却是跳脱得很,招呼起客人来比人家万姑娘还自觉。说起黛玉的绣技,小脸都发着光,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顾舒嘉伸出食指点她的额头:“又不是你绣的,你得意个什么劲儿”

黛玉拍拍方知薇搭在自己胳膊上的手,又与众姑娘见过礼后,笑道:“不过是些微末伎俩,薇妹妹定是夸大其词,叫姑娘们见笑了。”

其中一位蒋姑娘道:“我们虽说手艺不比林姑娘,到底眼色还有一点的。那帕子上的迎春花,就跟要长出来了似的,可见是好了。林姑娘可别光顾着谦虚,好歹教我们一教才是呢。”

纵使比起看书来,黛玉并不热衷于绣技,但她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家,此时听到众姑娘的推崇,哪里有不得意的。只是笑道:“姑娘过奖了,不过我是从南边来的,那边的技法与京城确实有些不同。姑娘们见得少了,方觉新奇罢了。咱们坐一块儿互鉴倒还可,我可当不起一个教字儿呢。”

黛玉生得好看,却不见半点矜骄之气,反倒是落落大方,令人观之可亲。况且今日出门前,这些姑娘们的母亲都曾吩咐过她们,若见到安定侯府的大姑娘,定要客气些。纵使有那么一两个心里不怀好意的,看着顾家和方家的面上也不敢轻易为难。于是,不到半盏茶时间,黛玉便与姑娘们处得融洽了。

小姑娘聊起天来,叽叽喳喳的,且多没什么主旨,一会儿便从苏绣说到了今年京城里时兴的新鲜花样儿的簪子。有说珍巧阁的手艺精湛,也有喜欢萃玉楼的款式新颖,

正兴起呢,便又有丫鬟领着个姑娘进来了。

黛玉心下一沉,因为来得不是别个,正是探春。

看来外祖母并未将自己的拒绝放在心上啊。

只是探春却不比黛玉,她并无其他相熟的姑娘。众人听说她是荣国府的,便只客套笑了笑,并不大搭理她。

探春也不尴尬,与众人见过后,便乖巧地站到黛玉面前,嗔道:“林姐姐来得好早,也不等妹妹一等。”

她今日来的目的,不过是叫众人看看,她与林家的关系好罢了。

此时天气又不很冷,恰好又是晴天,众人便聚在亭子里说话。有围着石桌坐着的,也有姑娘坐在亭子四周的长凳上,好濒湖赏鱼。而黛玉正是坐了长凳,她左右坐的是顾舒嘉和方知薇。此时见探春来了,她二人也并没有起来让座的意思。

只是万家是主家,万姑娘虽说不见得有多欢迎她,也不能看着客人站着,便吩咐丫鬟搬了个凳子置于黛玉身侧。

这样的位置便显得有些突兀了,基本是位于所有人的视线中间,但探春此时也别无选择,只得坐下。

黛玉虽心下不喜,但人来都来了,又不好说什么,只是百无聊赖地道:“妹妹这话真是好笑,从我家到这儿并不经过你舅母家,这要如何等。况且我也是刚到,估计和你差不多时候出的门吧。”

贾母说得对,黛玉并不会当着众人面给黛玉难堪,但也不会多照顾她。

万家与荣国府并无来往,但凡宴客,也从未给他家下过帖子。这次荣国府得姑娘却来了,上赶着的不是买卖,这也是适才众姑娘不理睬她的缘由。

本以为是荣国府的哪位太太要来的,谁知确实这姑娘自个儿跟着舅母来的,更是叫人不屑了。

探春自诩不凡,虽是庶出,却也比二姐姐及四妹妹强些。往日即使叫黛玉几个亲戚家的姑娘压了一头,也从不曾受过这般冷遇。此时叫这样的眼光看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好容易才强扯出笑脸道:“是母亲说我大了,不能光缩在府里,不然连天有多高都不知道了。恰好听说姐姐今日也过来,祖母便说让我一块儿过来,有姐姐看着总不至于失礼,便要舅母带了我过来了。”

又笑着对周围的姑娘们道:“还好听了母亲的话,不然

哪能有幸见着这么些钟灵毓秀的姑娘。往日我只知道自家姐妹们个个是好的,今日始知自己是井底之蛙。只是我到底是不怎么出门,若有见识浅薄之处,还请各位姐妹们多指点。”

话是说得好听,可总有不领情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