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山有木兮木有枝(136)

作者:阡陌不交通 阅读记录

文湙道:“上次我便夸过薛姑娘聪明了,果然没说错。以宝玉的脑子,怕是设不出这么一个局来,薛姑娘指点不少吧。”

贾宝玉被人戳穿,有些窘迫。薛宝钗倒是淡定:“林大爷好眼力,我不过是帮宝玉个忙而已,当不得您夸奖。”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她薛宝钗怕什么呢,现在只要是能讨好王夫人和贾宝玉的事儿,她都愿意去做。除了贾家,不会再有人家愿意接纳她了。如果这是一片泥泞,她一定要拉着她林黛玉一起下来。

文湙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不会与薛宝钗多说,他只是与贾宝玉道:“改不改得好,不是用说的,而是用做的。你既然有这个决心,那我便拭目以待。今日我携妹妹来拜访外祖母,既然她老人家不在,我们便先回去了。”

贾宝玉还以为他松了口,

连连点头道:“好、好,林妹妹对不住,适才吓着你了,你快与表哥回去歇着吧,等我从金陵回来,我就……”

“话先别说太早,当心不灵了。”文湙嘘声道。

唬得贾宝玉连忙捂嘴。

黛玉见哥哥准备就这样算了,有些不乐意,谁知文湙给她使了个眼色,便拉着她离开了荣国府。

到了马车上才道:“他们是瓦砾,而你是细瓷,何必与他们争一时长短。你没见我们转身走得时候,那薛宝钗脸都要气歪了吗?”

黛玉不懂,文湙暗示她:“想想那扇门,我又不是闲着脚痒。”

门坏了可不是小事,等贾母等人回来,定然会问发生了何事。以贾宝玉的性子,定然会和盘托出。若是此事成了,那贾母说不定得谢她薛宝钗一谢。可林家兄妹一身干净地走了,再传出什么风声来,都是他们无事生非了,届时就是将官司打到御前,也无法坐实此事。

到是贾宝玉,恐怕真要和安定侯府结仇了。这样一来,本就处境艰难的薛家母女,恐怕更加无法立足了。

见黛玉想通了,文湙接着道:“至于贾宝玉,他改不了的。”

对于这个,黛玉倒是没什么异议,而且证明这话的时机不远。就在秋闱之后,贾宝玉从金陵带回了史湘云。

第66章 再查

贾宝玉此人,单从天资上说,实在是世所罕见。科考一途,多少人终生止步于秀才一关,而他小小年纪,不过是在家学里勉力学了一年的经济文章,竟也顺利过了秋闱。虽说不是头名解元,却也在十几名之列,实在不得不说一句难得了。

他此次金陵参加秋闱,是贾家的盛事,自然是他一回金陵就全城都知道了。况且他又考得好,金陵的贾氏族人恨不得宣扬的世人皆知。

史湘云,自然也知道了贾宝玉在金陵的消息。她两个叔叔正托族人替她相看人家,她岂肯一生耗在金陵。她便写了一封信托人送给贾宝玉,信中多哭诉生活的不乐,简直如置身与地狱。

贾宝玉向来怜香惜玉,不由心下大恸,竟设计将史湘云偷偷带回了京城。

他这一闹,史鼎直接就找上门来,要么,让贾宝玉与史湘云定亲,明年春闱后过门。要么便要捆了贾宝玉去衙门,告他一个诱拐淫奔之罪,如此一来,他明年也用不上参加春闱了。

贾母但有一丝请求宽恕之意,史鼎夫人就道:“姑母不是向来就疼云丫头的么,往日还总接她过来,如今却如何不愿她常伴膝下了?认真说起来,这丫头的一应规矩礼仪,都是姑母您老人家教导的,您该很是放心才是。”

一席话,堵得贾母哑口无言,只得应下此事。

这下可气坏了王夫人,自古婆媳便是天生的不对盘,这两个更是因贾宝玉的婚事明里暗里较劲了多少年,现下却叫宝贝儿子娶了婆婆家娘的侄孙女儿。王夫人简直觉得天都要塌了,这府里,往后恐怕就没她说话的地儿了。更何况,那史家丫头有什么?失怙失恃的,比那林丫头当初还不如三分。更不要说宝丫头了,不仅事事殷勤,起码嫁妆是尽有的。

王夫人当下便跑去薛姨妈那里说起了好话,只说贾宝玉只是好心,却叫人家缠上,往后定不会亏待宝丫头云云。甚至许诺,等贾宝玉发达了,定还薛蟠一个清白,把个刚痛失爱子的薛姨妈哄得晕头转向。

正好王熙凤病倒,王夫人便命李纨、探春、薛宝钗三人执掌家务。三人中,看似探春为首,其实事事薛宝钗做主,这姨甥两个,已准备在史湘云进门前先握住内宅大权了

可她这样的心思,谁人看不透。贾母是生了史湘云的气,懒怠去管。而王熙凤,哼哼,正卧在床上冷笑:“这’婆媳’两个,还真把这份儿家业当做是她们的了,且先看你们得意到几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