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山有木兮木有枝(170)

作者:阡陌不交通 阅读记录

所以王子腾只是进宫哭灵,哭完了他还得回去“养病”。

“有劳侯爷费心了,老夫这病,也养不了几天了,怕是好得比侯爷查案要快些呢。”

文湙嘴毒,感叹道:“也是,您毕竟膝下也没个一男半女,久病床前无孝子,这病养得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趁活着的时候,多造作,哦不,是造福百姓几次,好歹日后还有人念着些。”

古人重子嗣,而王子腾显赫一生,却偏偏命里无子,若不是这样,他也不敢一点退路不留。有道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个什么顾忌都没有的人,自然是什么都敢做了。

然而痛脚叫人踩了,是个人都要生气的,王子腾道:“林侯有空关心老夫的子嗣,还不如

多想想自己呢,一个连自己姓什么还要听别人告诉的人,怕是先祖也不会为了这么个后人自豪吧。”

要不是文湙早有打算,搞不好还真要气一场了。毕竟岑家绝后,林家得了个不是自家血脉的后人,谁家也没得着好儿。此时文湙却只是笑着道:“哪里哪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嘛,王大人一把年纪了,下官关心一下是应该的。您这便要回了吧,下官要去一趟鸿胪寺,怕是不便相陪,您走好。”

王子腾狐疑,你去鸿胪寺做什么还特地说一声?

他不好问,顾舒庭帮忙问了:“你刚不是说要审鞑靼人么,怎么又要去鸿胪寺?”

先不说鞑靼那边是否在意赫连昊的死活,就是特意差人快马加鞭地去通知他们王庭,也不至于这会儿便有消息了。

文湙道:“鞑靼那几个人不急着审,他们这会儿还不大老实,得多关几天。倒是老郭那儿,多亏那天他反应快,赫连昊一不见他便下令将行馆看守的人全部关押了,如今一个都没少。偌大的行馆,一两百人守着,总不可能个个儿都不知情。我去问一问那里的人员配置名单,到时候挨个儿审,总能问出点儿什么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还有人没来得及灭口就叫郭衍看起来了。

王子腾不动声色:“那二位大人便去忙吧,老夫先行告辞了。”

顾舒庭在他背后问道:“你这样便轻易告诉他线索,无碍吧。”

他刚才主动问文湙,不过是深知好友为人,给他递梯子罢了。虽说还想不明白,但这时候听聪明人的准没错儿。

“要的便是他知道,不打草惊蛇,怎么引得他再伸出狐狸尾巴呢?就算是要杀乌龟,也要等他伸出头啊。”

如此,考验耐心的时候便到了。

第83章 三审

林家亲戚少,更没什么穷亲戚,头一回碰着来打秋风的,文湙觉着有点儿新奇。并且更叫他觉着新奇的是,贾家人这脸皮怎么长的?你家老太太过世没钱治丧,就能来才得罪过的亲戚家里来要了。

你们还真不怕再多几口子需要治丧的人吶!

但不看僧面看佛面,人家怎么说也是黛玉的外祖母,况且死者为大,虽说妹妹面上并无什么悲戚之色,但好歹当着黛玉的面,文湙还是叫人送了三牲祭礼过去。

至于银子,你们什么时候准备全家回金陵了再过来说话,要是还打算在京城待着碍眼,那我看你们也不缺这仨瓜俩枣,这不下人都还在用着么?

若问黛玉为何不大伤心,这一来两家关系疏远好些年了,祖孙关系实在没往日黛玉还住荣国府时亲密。二来,实在也是贾母这去的也的确不是个好时候,她要是再撑个一年半载,等黛玉暂且消了火,她这一去,黛玉估摸着还得伤心一场,毕竟这是嫡亲的外祖母。但黛玉才叫她诓了一回,不说自己险些没命,连哥哥的前程都险些葬送了。正在气头上听到这消息,居然除了心下有些怅惘,并无其余伤心之感。

文湙还道:“老太太今年都八十多了,也算是个喜丧了。”

其实他心里真正想着的是:叫你乌鸦嘴,可算是自个儿把自个儿咒死了吧。

黛玉也点头道:“确实是喜丧,老人家这个年纪了,病痛又拖得不久,实在是大幸。”从生病到过世,不过三两天时间,比起先皇这个一气拖了大半年的,那还是要好不少的。

所以贾家的事儿到底也还是没能生出多少波澜来,倒是晴雯的伤势好差不多了,黛玉问文湙:“她一个姑娘家独自住外面确实不大相宜,她兄嫂又都是靠不住的,不如就叫她待我们这里吧。她有一手好针线,管着针线房还是可以的。”

虽说这样的内务文湙是鲜少插手的,黛玉一人便可做主,但到底晴雯不是他们府上的下人,用个外人管内院的事儿,还是要文湙点头的。

好巧不巧,文湙这回还真有不同的意见,不过他倒不是对晴雯本人有意见,毕竟不熟。他笑着道:“提起晴雯姑娘,我这儿还得请你帮个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