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山有木兮木有枝(177)

作者:阡陌不交通 阅读记录

文湙斜眼看了他一眼:“我的人,如何能落他手里去?”

“你的人?我说,那人可马上是人家亲哥哥!还你的人呢。”顾舒庭一愣:“咦!你的人?不是我理解的那个’你的人’的意思吧?满朝达官显贵家的姑娘叫你推了个遍,最后你就给自己找了这么个……”无父无母的孤女?

文湙闲闲道:“我不知道你以为的是什么,但我身为人子,当要维护母亲的声誉。何况将来我若是青史流芳,她的名字定然也会在册,只有将她与林大人彻底剥开了,才不会再有污点在她老人家头上。如此我既是借了林大人地名儿,自当要为他照料好遗孤,方对得起他在天之灵。”

虽说他与黛玉并无任何血缘关系,但这时候的人可不管这些,他母亲又曾是林如海的妾室,传出去了,怕是名声极不好听。他倒罢了,可他不会叫黛玉受这样的委屈。所以他折腾了一大圈儿,便是为了将这件事儿洗得干干净净。

但这件事到底瞒不过所有人,顾舒庭便是其一,还有些人不能瞒,因为有欺君隐患。所以他早便准备好了说辞,他不过是为了母亲清誉,但叫人知道黛玉与个毫无关系的男子朝夕相处了五年,怕更是于名声不利。

皇家最重规矩,却又最肆意,儿子娶了父亲小老婆的都有,是不会理会他这样的小事儿的。而顾舒庭,当然是好兄弟想如何便如何了,也不会太苛求他这个。而会苛求这个的人,便叫他永远蒙在鼓里便行了,包括黛玉本人。

如此一来,这门婚事自然便顺理成章。

“不是,以你的名头,想给她说门什么样的亲事不行,非得拿你自己搭上?”很显然,这一个已是对文湙的说法深信不疑,并且他也不觉得文湙说自己要青史流芳的事儿他也不觉得有问题。

文湙道:“人心难测,我与她毕竟是两姓人,万一看走眼。我连个说话的立场都没有。”

“那你就更不能给自己找这么大舅兄了!”

你看看他那拿猪手的爪子,那看看那喝酒的油嘴,再看看被拿过猪手的爪子挠过得头发,呕,以后有你受得!

文湙笑笑,不置可否。

第86章 等你

大舅兄不大舅兄的,文湙这会儿还懒得管,但家里那个最近好像在闹别扭,虽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但还是要绕个远路去买好吃的回去哄。

文湙将手里的杏蓉饼和芙蓉糕递给紫娟,笑问:“姑娘在做什么呢?”

“大爷来得可巧,姑娘午觉刚起呢,这会儿精神还不大好,指不定和大爷说会儿话就精神了。”紫娟接过东西,心里叹道:“姑娘何止今日精神不好,她最近都似不大乐,自打离了荣国府这几年来,这还是头一回。”

但这事儿她一个奴婢不好多嘴,就盼着大爷能有法子了。

紫娟这一边想着,文湙已经自个儿撩了帘子走了进去,却见黛玉穿件家常的罩衫还歪在塌上。只好无奈坐过去,伸手将人拉直了坐起来,好笑道:“年纪轻轻地,怎地学个耄耋老人,这个时候还歪着,岂不是越歪越没劲儿!”

黛玉坐起来,借着整理裙子挣开了文湙握着她手腕的手,低头蔫蔫道:“顾先生有事家去了,我也没什么事儿,这般歪着倒还舒坦。”

因午觉才起,也没打算出门,黛玉一头乌黑的青丝只用簪子在脑后松松地挽着。这时又低着头,文湙便只能看见她乌压压的小脑瓜儿,显得别扭又委屈。文湙好笑:“不念书你便要歪着,若是不小心睡着了,夜里岂不是要走了困,你还是起来与我去园子里走走是正经。”

“哥哥自去吧,我这会儿懒怠走动,便不去了。”黛玉这会儿躲他都来不及,如何还会与他逛园子。

谁知话音刚落,便觉身边气氛不大对,本能抬头一看,果然便见文湙黑着脸,眉头也是紧皱的。

文湙见她抬起了头,道:“终于舍得看我一眼了?”又转头对外吩咐:“外面的人都进来。”

黛玉心下觉着不好,忙拉着文湙的袖子:“哥哥这是要做什么?”

外面候着的丫鬟一听到里面喊便进来了,是以文湙这会儿也不搭理黛玉,只问到:“近来跟着姑娘出门的人都有谁,可有人在姑娘面前说了不好听的?”除了这个,他也实在想不出能有什么叫黛玉不快至此。

几个大丫鬟闻言面面相觑,紫娟道:“因为刚出正月,姑娘并没有去不熟的人家里,大约是并

没什么不好听的话传到耳朵里的。”毕竟今年连贾府都没去,谁会惹姑娘不乐呢?

黛玉也忙道:“并没有谁说了什么,大约是春天走了困,过几日我就好了的。”

“还过几日?听说你最近饭都不怎么吃,关嬷嬷都快为你愁死了。”文湙又转头看丫鬟们:“我信任你们,放心将姑娘交于你们照顾,你们看看,最近人都成什么样儿了。这好容易长了二两肉,眼见着就要瘦成猴儿了。早便与你们说过,就是养小猪儿,你们也得给我养出个膘肥体壮的,而不是懒待动弹还要犯春困的瘦猪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