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山有木兮木有枝(34)

作者:阡陌不交通 阅读记录

又对贾宝玉道:“你还是留下来吧,我有话问你。”

贾母想起贾宝玉昨日说的话,心里一跳,道:“他小孩子家家知道个什么,你和我们说就好了。”说着便向王熙凤使脸色叫他带贾宝玉离开。

王熙凤虽然一直没插话,但察言观色向来是本能,便笑着道:“我也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宝兄弟不如来和我做个伴,我还有些账没记全,也要劳烦你帮个忙。”

王熙凤才要拉着贾宝玉的胳膊走,文湙便开口道:“老太太,今日您若是让我将事情问清楚了,那便也罢了。可若是不叫问,本侯就只能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了,届时若是错了,也别来喊冤就是了。”

贾府虽然自恃门第高贵,不惧一小小侯府。但这林家小子不仅爵高,且明显深受陛下信任,连忠顺王借着太上皇都没能搬动他,可见其手段了。

贾母虽心下恼怒,却也只好将贾宝玉留下,只是使了个眼色与贾琏,叫他出去报信儿。

姑娘们便起身出去了。

刚一出贾母院子,薛宝钗便笑着过来牵起黛玉的手,道:“妹妹好长时间不过来了,怪叫人想念的。我那儿有昨儿下面才送来的瓜片,还有吉祥斋的点心,都去我那儿坐坐吧,姐妹们玩闹也宽敞些。”

也没人与她争这个,大家便去了梨香院。

待姑娘们落座后,薛宝茶便笑道:“本来都是很久没见的,林表哥非得将宝玉留下。何苦呢,他是个能知道事儿的人呢?不如留我们一道喝茶自在。”

立春回话道:“薛姑娘,我们林家可没有表哥往表妹身边凑的规矩,若是宝二爷要过来,我们姑娘怕是得受戴嬷嬷罚的。”

即使知道这丫头在呛自己没规矩,但皇后娘娘身边的教养嬷嬷都搬出来了,她又能如何。更何况,并非她不懂规矩,只是又有谁来体谅她的难处呢?

薛宝钗笑道:“原是为这个,我说呢,宝玉性子再惫懒不过了,和他有什么正事儿。”

“那可不见得,”黛玉喝了口茶道:“昨天虽是御史首告,忠顺王主导,但散播谣言的人还没下落呢。我哥哥从不无的放矢,怕是宝玉知道些什么吧。”家里的明前龙井还没来得及喝,要跑这儿喝陈茶。

在座的姑娘们谁不是玲珑心肠,刚刚

文湙那番话,分明是贾宝玉有嫌疑。贾母又一直找借口让他走,恐怕心里也是有分数。

惜春性子傲,冷言道:“背后说人,是个什么君子,有话还是当面说清楚的好。正如林表哥所说,当面说开了还能有点亲戚情分。若真撕开了叫外人看了笑话,谁脸上有光。”

贾宝玉毕竟是探春兄长,不好叫人再指摘他,便笑着道:“这都是他们的事儿,我们听不着也管不着,不如喝茶来的自在。”

又对黛玉说道:“我们家前些日子也派人去江南置办果树花卉,准备用在省亲园子里。听采买的说,你们家也有人去了。这么些日子,园子可是收拾好了?我们都还等着呢。”

黛玉心里虽有气,可也不是对着姐妹们的。她们自小要好,便也笑着道:“湖泥早就清好了,花卉也种下去了。只还有些路没清干净,订的画舫也还没妥当,暂时便不好游玩。待过些日子都得了,给你们下帖子。”

听说还有画舫,惜春便更是高兴了,道:“那林姐姐可一定要记得,我就等着你的帖子呢。”

黛玉点点她的额头,道:“就你爱闹,不过话说在前头,哥哥说果子种园子里,等熟透了容易招虫子。不如放庄子上,取了自家用的,剩的给雇户们补贴家用也是好的。是以我们家除了我院子里有两棵图吉利的橘子树,果子估计也酸涩得紧,再没别的果树招待你这猴儿了。”

惜春扭着黛玉只是不依。

薛宝钗笑道:“林表哥这主意好,既轻省了,又能示恩于下,所折损的不过几个果子罢了。”

真是什么事儿到了她那儿,都得先衡量比较一番。

姑娘们的谈话还比较和风细雨,文湙那边就没这么和善了。

文湙站起身来,问贾宝玉道:“那日我与国舅公子在敬安楼喝茶,听说你也在隔壁。那么宝玉,你可否告诉我,为何我们的谈话,忠顺王爷知道得事无巨细?”

看着文湙越走越近,贾宝玉吓得抓着王夫人的胳膊,直往背后缩,道:“这我怎么知道,不是我说出去的。”

饶是贾母也得无奈叹气,这不就是明摆着承认自己那天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嘛!如今是不是你说的,都洗不掉嫌疑了。!

第17章 安排

“不是你还能有谁?”文湙听得贾宝玉矢口否认,竟红了眼眶。

慢慢走向贾宝玉,满面悲愤,说道:“其他在场的几位公子与我根本就是素不相识,何苦来害我。只有你,宝玉。每次我过府,二舅舅都愈发觉得你不上进,必要罚你。我既’不知好歹’驳过你的话,又’不自量力’对你动过手,所以你记恨我是不是?故而你听到只言片语便想,终于有机会一解心中郁气了,是也不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