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山有木兮木有枝(75)

作者:阡陌不交通 阅读记录

文湙不看重名声,却会斟酌得失。

时下人们多以孝道衡量一个人的德行,他倒是不怕皇帝陛下因为他对贾家人无礼便不喜他。只是黛玉不同,她本就是丧母长女,在五不娶之

列。他适才扇巴掌是扇痛快了,却决不能让黛玉为此受过。

有些话若是一时没说便可能永远都没了说出口的机会,他用贾家前程和黛玉的母亲拖住了贾母,当然不是为了将这样事关黛玉名声的事赌在荣国府众人的脑子和愧疚上。

丢下荣国府的一地鸡毛,他回府便派人送信去了承恩侯府。而顾夫人得了文湙的请求后,第二日便带着太医院院判到了荣国府。

贾母毕竟年纪大了,昨日既气又惊,晚上身上就闹不好。可听闻顾家夫人来访,岂敢延误半分,忙打点起精神出来相迎。

顾夫人以晚辈自居,坐在贾母下首,道:“子遥这孩子,自幼便六亲缘浅,也不大会与长辈打交道,但却是个再忠厚不过的孩子了。往日去我们府上,比我家那几个小子还要贴人皮肉,您这是与他处的不久,还不晓得他的好处。那孩子昨儿从你们这儿回去便使人去与我说了,他们兄妹两个昨儿在府上惹怒了长辈们,今儿叫我来说说情,您可千万莫要与两个孩子计较才是。”

这番话说得贾母及王夫人都是一怔,看那小子昨日的猖狂样子,也不像是会托人说情的样子啊。只是此时却显得自家待外甥还不如别人家宽厚,这可不是贾母愿意让皇后娘家人知道的。

贾母笑道:“哪里,那孩子也忒是多心,不过孩子间的口角罢了,哪说得上生气。毕竟多年不曾相认,竟是与我们生分了。”

将事情推到孩子们的口角上了,这便与两家关系无关了。

顾夫人也笑道:“那孩子是极敬重长辈的,自然多想一点。不过听他说贾家二公子似是伤着了,我这里请了张院判过来,不妨让他看一看?”

王夫人倒是意动,毕竟以她家的地位是请不来院判的。贾母却道:“他小孩子家家的,没什么事儿,何以劳烦院判大人。想必他公务繁忙,还是不麻烦了。”

就贾宝玉顶着的那俩巴掌印儿,人家肯定不会先关心林家小子如何冲撞长辈的事儿,而是先好奇,贾宝玉为何叫人打成这副模样。那林文湙又是个口无遮拦的,好容易将那癫狂之症按下去了,决不能再叫人牵出来。

何况眼前的人是皇后娘娘嫡亲的嫂子。

顾夫人如何劝说贾母都不松口,没得法子,只好先回去了。

没过几日顾夫人进宫见皇后娘娘,恰好贾元春在旁侍奉,皇后娘娘便问道:“听说嫂嫂前些日子去了贤德妃娘家,我还不知道嫂嫂与她家也有走动呢。”

顾夫人笑道:“倒也不是什么交情,不过是子遥说他惹了他外祖母、二舅母生气,托我说和说和罢了。”

皇后笑道:“那小子有时候脾气是有些冲,不过待人到都是极好的,往前就是太子也喜欢和他玩儿。要不是他守着孝,陛下怕是要宣他进宫为太子讲书了。”

贾元春在旁边听了心里微微发惊,早便知道这林家表弟极得圣宠,不知道他与皇后娘娘还有厚。早便嘱咐过祖母与母亲切不可怠慢他们,可如今怎么倒要外人去与他们说和。

嘴上却还是笑道:“林表弟怕是有什么误会,祖母与母亲万不是会与晚辈计较的人。”

“那倒是,昨儿我去的时候,太夫人与二太太倒像是没有什么不高兴,只说是孩子们起了口角。”

皇后娘娘闻言却笑道:“我还当是子遥将外祖母气病了呢,果真如此陛下可不能饶他。不过,既然只是说和,嫂嫂带着张院判去作甚?”

顾夫人也笑:“倒不是去看太夫人的,只是听子遥说是林家的小姑娘将贾家的二公子气的病倒了,太医是去看他的。”

是的,顾夫人并不说贾宝玉叫文湙给打了,而是叫黛玉气病了。

在场还有其余几位诰命,有一人闻言便奇怪道:“据我所知贾二公子年岁不大吧,这么点儿的孩子怎么就能叫人’气’病了。”

这个问题大家都好奇,却不好说。

皇后闻言望向贾元春,元春艰难开口道:“舍弟,翻过年十四。”

“林家小姑娘十三还不到吧,我上次见着她的时候是她与子遥去安国寺替亡父亡母做法事,是个懂礼的好孩子,我家嘉儿也很是喜欢她。”顾夫人不等皇后娘娘问便开口道。

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叫个温柔懂礼的小姑娘几句话给气得病倒了,这事儿就不止是叫人难以理解了,简直匪夷所思。

他又不是风烛残年的老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