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山有木兮木有枝(77)

作者:阡陌不交通 阅读记录

听着这五不着六的话,贾元春一口郁气憋心里,母亲有这样的念头,人家也不是个傻得,还肯与她好才是奇事。

“再怎么是庶出的,人家也是和林表妹一个姓儿,如今又是长兄如父,林表妹不偏着他偏谁。”到底是亲娘,贾元春得试着看还有没有的教:“那林表弟年纪轻轻便是陛下亲封的安定侯,就是前些日子太上皇还赞过他年轻有为,宝玉能在他跟前儿受点为难未必不是好事儿。至于母亲您,人家一等侯爵,您从五品的诰命,见了面人家能低头称一声舅母就已经算是恭敬了。他到底不是姑母所出,他母亲当年为何出府都令人费解,没结仇就不错了,您还指望怎么着。”

当时蔡志友受忠顺王指使在朝上捏造文身世时,可没半点顾忌贾家姑太太的名声。

王夫人没想到女儿居然不站她那边,道:“这还没结仇,您不知道他将宝玉打成什么样子了,脸肿的好些天没敢见人,现在提到姓林的就怕的什么似的。

当着我和你父亲的面就敢打宝玉,这口气我怎么咽得下。”

想到这儿她就气得不行,那日他们兄妹走后,贾政不说想法子为她母子撑腰,竟还要人传板子。可怜的宝玉已是吓得不得了了,要不是老太太身上突然不好,这顿打就跑不了了。

“不咽下去您要怎么办,去告他无故打人,还是告他不孝?别说他做表哥的教训表弟几下不是大事,这世上也没有有儿有女的舅家去告外甥家不孝的道理。况且他又先一步将理抓到自己手上了,您现在去坏他名声,别人会怎么想?”

还有一句,这件事儿有顾家掺在里面,高权重的皇后娘家和空有其表的嫔妃娘家,人家肯信谁的,简直不需细想。

贾元春见母亲回转不过来,只好问祖母:“不知宝玉与林表妹的事可还有转圜?”

现成的一门贵戚,她并不想白白错过。

贾母倒是欣赏孙女儿的才智,略一思量,道:“玉儿像她母亲,是个极心软的,她又自小与宝玉相得,虽说这次宝玉胡闹叫她呕了气,不过他们自小三天两头儿闹性子的,都是转眼就好了的。过两天我再寻个机会接她回来,好生安抚一下便是。”

前几天她寿辰林家兄妹借故没来,想必是还在气头上的。

又道:“林哥儿虽说不喜宝玉,但多半也是如你父亲一般恼他不上进,回头我盯着他念好了书,再去他表哥跟前儿说说话,说不得就有转机了。”

听得祖母如此说来,贾元春略有放心。

不过王夫人却不满起来:“还要叫宝玉去林家?宝玉现下听人提起他就吓得不行,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吗?”

她素来不喜黛玉,那丫头从前便一副狐媚样子,如今更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只是不好当着贾母的面说黛玉不好,便扯着宝玉来。

贾元春却明白母亲的心意,又怕她得罪了外祖母,道:“母亲切莫糊涂,满京城里,莫非还能为宝玉找到门第更高的人家?”

贾宝玉不袭爵,又无功名在身,实在很难与高门嫡女匹配。黛玉这个,还是看在贾母的面上以及她自小与宝玉的情分上才有一二可能。

王夫人想要争辩,却又无言以对。

贾元春接着对贾母道:“听说家里的省亲别墅差不多得

了,待我回府之时,祖母也带林表妹过来我看看。”

小姑娘家家的,多哄一哄就是了。

好歹是当着孙女儿的面,不好教训她的母亲,贾母便只应着元春的话,并不理会王夫人这不知好歹的。

文湙自是不知道这边祖孙两个还对他妹妹不死心,若是知道,他定得呵呵她们一脸。

不过他虽不知这贾家的算盘,却在中秋后不久带了黛玉去翠屏山赏秋,直到鞑靼人离京才回城。荣国府也是三番四次叫贾琏过来赔笑脸,但是主人不在,再怎么舌灿莲花也是无法。

文湙在山上接了消息,简直头都大了,这家人属洋葱的吧,脸皮揭下来一层还有一层。他都闹成这样了还能再贴上来,大家各自安好不好吗,非得再找着没脸。

好在很快他们就没心思再考虑这些非分之想了,因为忠顺王好像想到了什么,三番四次找贾宝玉去说话。并且估计也没什么好话,贾宝玉回回战战兢兢地去,摇摇摆摆地回。

偏偏荣国府的人还不敢不叫他去。

本来文湙借贾宝玉引开忠顺王视线这件事儿就是随缘的,这回又满世界传两家不和,本想这事儿就算了。谁知道贾宝玉个倒霉催的,碰上个脑子山路十八弯的主儿,硬是将这件事安在他身上了。

别人听到荣国府与安定侯府不和,顶多叹一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可忠顺王叫文湙坑怕了,一听这事儿是由顾家先揭出来的,便开始阴谋论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