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少年志同人)【宽辛】蛇与毒(46)

作者:淋着雨的Monster 阅读记录

元仲辛的话刚说完,人群中立马出现了轻微的骚动。

那人咬牙,死死盯着元仲辛。

“你们渴望重回到这个社会上,可惜,被人用完的东西若是不扔,放在家里,是会发臭的,所以你们被遗弃了。”

人群间的动静越来越大,集中在元仲辛身上的目光也越来越多,或带着愤怒,或带着悲恸,或带着绝望。

“走投无路之下,你们或许是偶然中夺了别人的皮,你们想借着这层皮,做一个在这世界上有身份归属的人,但杀人剥皮是死罪,于是你们躲进了清河镇,并且将清河镇闹鬼的传闻传得沸沸扬扬,这样,就再也没人敢进来,也就没有办法得知你们所做的一切。”

底下,居然响起了啜泣的呜咽声。

赵简等人听着元仲辛的话,已然震惊得不知该作何反应,呆呆愣愣地看着那群人,他们好像无形中意识到什么。

元仲辛的视线不再放在那群人身上,他垂着眸,仿佛陷入了沉思:“你们以前,应该也是有家的吧?”

否则,何必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猎杀那些身份记录在案的人?

第26章

三十六人,三十六个家,家中皆有着爱人,父母,儿女与兄弟姐妹,他们可能不是大富大贵,日子清贫,却安稳康乐,他们就这么守着一个小小的家,立足在一个乱世中。

家国颠乱,风飘雨迫,都没能使他们的家倒下。

很久之前,正值宋夏之战最为水深火热之时,大宋一直居于劣势,为了扭转时机,大宋高官决定派人潜入西夏搜寻消息,为了减少西夏的猜忌与怀疑,有人提议,从平民家中挑选出众的人才,经过专业训练,再送去西夏。

这个提议被人拍手叫好,于是他们派兵上街,找了三十六个家中清贫仍有父母子女待养的力壮青年,许下帮他们照顾好家人的承诺,告诉他们只要同意了,他们的家中便无需再为生计奔劳,以此作为交易条件,三十六人要抛弃自己的官案身份,离开自己的家乡远赴西夏。

从他们同意销毁自己身份的那一刻起,这世间,便多了三十六个有家不可归的游魂,流离于腥风血雨的西夏官场里。

他们不负大宋朝廷重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不同年间,被西夏朝廷收入编制。

在西夏,他们依旧没有身份,归属于西夏一个鲜为人知的机构,其名阴兵阁。阴兵阁具体做什么,知道的人不多,三十六人只知道自己要无条件服从西夏皇帝下的直接命令。

后来,阴兵阁接到命令,要找到西夏的地下城。

地下城不过是西夏流传至今的一个传说,要想找到它的实际所处位置,其希望渺茫得如同风中微尘。

因为任务艰难无比,三十六人一同出动,他们并不清楚西夏的地下城有何用处,如同往常那般,他们偷偷将地下城的消息传回了大宋,谁料大宋对这地下城兴致异常地高,下令要他们全力寻找地下城。

三十六人奔走相告,费尽心思用了整整八年时间,终于找出了有关于地下城位置的痕迹,又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确认地下城是否真的存在。

地下城的确是存在的,他们不仅找到了,还画出了一副地图,图上详细地记录了地下城周遭的地理环境以及流域情况。在递给西夏皇帝的那幅地图上,他们是做了手脚的,画出了好几条岔路,而寄回到大宋手上的地图却是毫无差错准确无比的。

三十六人将地图寄回到大宋那日,是充满希冀的,他们在外奔劳这么多年,已经许久不曾回家,他们兴致高昂地说着话,不知家中娘子是否仍镜前梳花黄,不知家中父母身体是否无恙,不知家中孩儿是否已经懂得认字......

三十六人揣着一颗激动的心,盼着大宋召他们回去的信,谁料第二日,他们等来的,是宋夏谈和的消息。

官报如是说:宋夏之争,民不聊生,即刻谈和,再无战事。

但他们得到的情报,是大宋拿着地下城的把柄去威胁西夏,西夏在知道是自己的阴兵阁出卖了自己的情况下,出于某种顾虑,咬牙接受了大宋谈和的要求。

两国谈和了,他们的身份暴露了,大宋却没有任何要接他们回去的动静,哪怕只是一句口头宽慰,都没有。

他们的心越来越凉,眼看着西夏前来追杀他们的追兵将至,他们才意识到:

大宋不要他们了。

三十六人,是三十六只弃卒,他们一夜间一无所有,没了身份,没了家庭,没了希望,只剩堪堪一条命,好不容易逃回大宋,逃回家中,却因为官案册早已抹去了他们的名字,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