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18)

作者:书一行 阅读记录

“我想着这原是你该用晚的时候,巴巴的让人传话,等奶奶去大门那儿迎了我,回来饭菜都凉了。”林如海说到。

贾敏见他如此体贴,温柔一笑,又吩咐丫鬟要厨房再做几道菜来。

每次归家有人等候,有人嘘寒问暖,林如海也觉得熨帖,虽说将来该何去何从尚无个章程,此刻却也安心了许多,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先前贾赦给芸娘送‘厚礼’一事,贾敏尚未得知,只是想到父亲贾代善就是这几天去的,她作为女儿,总不能完全将骨肉亲情尽数抛之九霄云外,而后一日还特意往那荣国府去了一趟,见贾代善精神矍铄,又问太医脉案,都说无甚大碍,她还特意多说了两句要贾赦这个长子莫要混闹,也该上心进学。

贾代善见女儿如此,还夸她越发懂事,将来也要让林如海多指点这几个哥哥才是,贾敏虽是心中不悦,可想着自己心头那件忧心的大事,也没和贾府的人分辨。

然而世事无常,就连贾敏都想不到,昨日贾代善还神采奕奕说什么时候荣国府也当摆了酒,为林如海庆贺一番。今日贾敏才用过早,便见贾府的人慌慌张张来报丧,荣国府的国公爷,竟是仙去了!

“国公爷是夜里走的,具体几时却也不知,今日他一直未起,服侍的人去看,才知他老人家已经去了。”这小厮是家政身边常使的哪一个,原本也是个稳重的,只是贾代善走的太过突然,他如今面色也是灰白灰白的。

贾敏一听,登时滚下泪来,长叹一声。

“果然都是命数,昨儿都还好好的。”

林如海连忙扶住摇摇欲坠的妻子,对下人道。

“还不快去找几件素净衣裳,将车马也挂了白,我要和你奶奶去吊丧!”

贾敏那几个陪嫁本也是贾府的人,忽得听说贾代善没了,同样慌了神,还是林家那几个丫鬟稳住了心神连忙找了衣裳来给大爷和奶奶换了,林如海扶着妻子上了马车,急急忙忙往荣国府去。

荣国府中的下人们忙乱成一片,谁都不曾想到一向身子康健的贾代善会这么去了,很多东西显然都没备上,他们到时,刚好贾府的下人们拉了许多白布来,几辆马车将路堵了,贾敏也等不得这些车马移开,下了马车,自己走进了大门去。

老远便听见荣禧堂的哀嚎一片,贾代善已是擦洗过了,换好了衣裳,只是棺木尚未运到,贾敏一看,父亲竟然像是睡着了一般,十分安详。

“你们父亲,虽说走的突然,却是没遭罪,你们做晚辈的,且将他身后事料理好,他也能走的安心。”贾母作为一家之主,就算悲痛万分,却也要稳住局面。

人既然已经走了,如今倒是要将后事料理好。

前世宁国府为个儿媳的丧事都如此铺张,也不知轮到贾代善又会如何?

林如海夫妇并没有见过秦可卿的葬礼,只是后面作为一缕孤魂游荡的时候听到过许多次下人嚼舌根,仿佛那不是什么葬礼,而是宣告着宁国府煊赫的盛大仪式。

荣国府当下的家底很厚实,对于贾代善的这等大事,自然更加舍得花银子。

贾母擦了泪,红着眼,对过来的贾府小辈们道。

“国公爷生前说过后事从简,只是咱们这样的人家,他这辈子也就这件事了,必定不能委屈了去。”

贾母向来爱热闹,又喜排场,虽说这丧事不是找排场之时,但是她与贾代善夫妻一场,又怎么会愿意将丈夫的丧事一切从简?

贾代善一走,贾母就是这宁荣二府唯一的长辈,她速来积威,更是说一不二,贾母再过十几年之后精神头都还好,今次就算有儿子儿媳做帮手,却也主动操持起丈夫的丧事,事事亲力亲为。

贾府族人兴旺,林如海帮不得什么大忙,却也与宫中告了假,上了折子,将自己去翰林院的日子延后了,在荣国府中帮忙接待宾客。每日里还要担心妻子贾敏的身子,只恐她哭坏了身子。

贾代善走的突然也就罢了,这日子似是不太好,贾府里专门请钦天监算了日子,大约是一番生肖星宿抑或是子孙运势的因由,荣国公只停了二七的灵,便趁着那唯一的吉日归葬了,贾母就是想要停灵七七,举大丧也不能够。好在出殡之时,京中有名有姓的人家都来路祭,锣鼓宣天,白幡如雪,好不热闹。

如此忙乱了好些时日,贾敏眼见着也消瘦了,林如海看着心疼,好在夫妻二人总算可以归家好生歇息,瞧着妻子也不似先前那般哀痛。

“我家中有那么些人,还这般忙乱,当年玉儿那段时日,又是如何过的?”

贾敏想到自己的身后事,还有林如海的身后事,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便要经历两次,心头不由得又绞痛了起来。

第15章 圣意

林如海捏了捏妻子瘦削的肩头,揽过她宽解道。

“人生百年之后,这些排场说是为了告慰逝者,实则是为了在世之人罢了,人总有那么一日,若是这辈子,为夫却也是希望一切从简,万事皆空,不过一付皮囊,何必牵累玉儿受罪……”

这话着实苍白,奈何林如海熟读百书,此刻也不能像王熙凤那般说出一箩筐的漂亮话来。现下却是把前世经历的事,又重新经历了一次。

林如海看着荣国府里虽然看着忙乱,岳父这丧事又来得急,但总算大体井井有条。

他想着自己前世做的还不如贾母,纵使如今妻子还鲜活的坐在他身边,林如海也觉得羞愧难当。

若是荣国府铺张也好,浪费也罢,当年贾敏故去之时他也病倒了,是以就连贾敏的丧事也未曾好生操持过。只记得浑浑噩噩便办完了一场丧事,黛玉每日到了夜里总会苦着要娘。

其实荣国府之中贾代善是清醒的,见儿子不成器,便竭力想将林如海这个女婿扶上去,或许将来也有个一荣俱荣,他知晓与其将银钱花销在自己的葬礼之上,莫不如留给子孙花用实在,宁愿自己丧事简薄着办。

可贾母大肆操办,的也不算错处,依着她的想法,荣国府将来要在京中挣得颜面,这丧事也不能简薄,毕竟为了颜面,贾母的物件最后也当了个精光。

京中的世家总是有事发生,荣国府已是出殡,这一件事也渐渐淡了去,间或会听到说书先生念上那么几次,可京中王公贵族,最爱比较的就是哪家阔绰,既是有贾代善在前,而后再有哪家国公没了,那阵仗只有更大的说法。

待荣国府的丧事完毕,林如海才歇了一日,还未来得及上折子请示何时入翰林。

宫里却是有旨意来到了门口,圣旨上写得一清二楚,圣上怜恤告老还乡的林大人缠绵病榻,圣上赐下良药,着令当朝探花林如海回乡侍疾。

圣上此举,虽是遂了林如海的心意,却是在朝中掀起了波澜,大臣们一时也同那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有说圣上仁厚的,必定是见那荣国公走的突然,是以才要探花回乡。

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是做此想,这官场之中有人为了不断仕途,担心回乡守丧会断了官路,家中父母故去秘不发丧的人偶尔有之,林大人也是个官场中沉浮多年的老臣了,若不然也不会自己病着还坚持要儿子进京赶考了。

又有人猜想,兴许是荣国府那一位的后事办得太大了,引得圣上的不满,故而牵累了林探花。

然而就算旁人怎么猜疑,圣旨已经宣了,林如海却也是非走不可。

贾母听说这消息,竟又忍不住哭了一场,一是哭女儿又要远去扬州,若是这林家的人仙去了,就算将来林如海回京复职,也要三五年才得见。

再来如今贾代善没了,贾赦和贾政终归有些靠不住,原指着这女婿能倚仗一二,毕竟这入了翰林的人,周遭都是朝中说得上话的重臣,贾代善生前便说过,林如海一表人才,又得圣上赐字,入了翰林之后必定会在圣上跟前走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