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番外(100)

作者:酒筝 阅读记录

“阿父,您是说刘邦吧?现在在典司,跟着典客呢!能说会道,我还让他帮忙销售一下镜子,肥皂和玻璃呢!”

赢今歌也不知道怎么跟阿父说才好, 【阿父,要是你知道刘邦是谁,就定然不好奇了。】

“能说会道?那也算本事儿?”秦始皇见过不少能说会道,侃侃而谈的人,就连是当年吕不韦门下的不少门客,都优秀得很。

“知人善用?有自知之明?”赢今歌绞尽脑汁后,想到了另外两个优点, 【刘邦谋略不如张良,萧何,武不如项羽,韩信,凭什么人家能打下大汉天下?】

【不正是因为他知人善用吗?能够安排人在合适的位置上,自己也不过多干涉,能打就打,我放权,任由你管理。】

【哪像胡亥,当时章邯在抵挡反秦大军……哦,是胡亥还是谁来着?大军来临,因为抵挡不出城,被皇帝责骂换将领……哦,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

秦始皇已经顾不得后面的那句话了,最前面的一句足以让秦始皇沉默了起来。

凭什么人家能打下大汉天下?

打下大汉天下?

大汉……

反秦大将就在我大秦官吏行列中?

“这个刘邦,是什么人?”秦始皇在那一瞬间,有了想要杀了刘邦的冲动,只要杀了他,朕的大秦……

秦始皇的冲动,在这个念头刚升起时,又戛然而止。

大秦灭亡,数多原因交集在一起,主要还是在大秦统一后,埋下了祸根,再加上胡亥……

赵高已赐死!胡亥被贬为庶人,终生监禁。

平时还有人专门‘教育’鞭打,性子暴虐?那就尝尝自己种下的果子。

“刘邦,是泗水郡沛县的一个泗水亭长,家中父母皆是贫苦的黔首,为人淳朴老实……”赢今歌将其资料一一说明。

秦始皇眸色微深,父母皆是贫苦的黔首?不是六国余孽?也不是贵族世家?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期间,没有哪个是贫民黔首出身打下一个国家的,就算是他们大秦,也是被分封了封地,从弱小贫瘠发展壮大。

后来在商君的改革下,一跃而上,历代下来,都已自称‘贵族’。

黔首?反秦?还打下了天下?

“看来,还挺有本事儿!”秦始皇冷笑一声,令赢今歌有些疑惑。

【阿父似乎对刘邦很是不喜?难道,这就是直觉?知道刘邦未来会打下大秦的疆域?】

【听说,秦始皇巡游全国时,刘邦还曾瞻仰过秦始皇的御驾,当时还感慨‘大丈夫当是如此’,可崇拜秦始皇了。】

【只比阿父小三岁,可人家四十八岁起义,五十四岁登基,成立大汉后,很多都是汉随秦制,被后世人戏称‘刘邦才是真正的秦二世’呢!】

秦始皇不想说话,甚至还特别嫌弃。

紧接着听到人的岁数后,更是不爽了,难道,今歌你就不担心刘邦会造反?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反叛?

只是,这话没有问出声,赢今歌就直接被赶走了。

然后,让人去调查这个叫刘邦的人。

最后,招来了夏无且,他可不信命,自己竟然在四十九岁的时候就驾崩了?人家刘邦四十八岁还能起义呢!

夏无且: “陛下,汤药喝多了,对身子无益,您现在更应该的是锻炼身子,保持充足的休息睡眠,按时饮食……”

夏无且不明白陛下怎么就认定自己特别长寿?而且还有长寿的秘方?自个儿怎么不知道?

可陛下始终认定,夏无且能怎么办?

只能够将自己平日里的生活习惯,吃食,锻炼的法子……一一记录了下来,陛下,您爱怎么用就怎么用!

“你给朕把把脉,是不是还有什么隐疾,没有发现的?”秦始皇不信,不然我养尊处优,怎么就四十九而亡?不吃丹药了,是不是能活到七老八十?

————————

注①:汉武帝的对匈奴政策不止这些,引用于百度,很长,没全复制。

-

第43章

很快,刘邦的资料就被黑冰台递了上来,秦始皇拧眉,果真贫苦人家出身。

还是个地痞小混混,靠着好口才攀上了权贵,才得到了泗水亭长的位置。

泗水亭长,是管理乡里的职位,可不低了,负责治安警卫,管理外来旅客,治理民事①等,难怪今歌说其好口才!

还真是!

除此之外,秦始皇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反光点,还跟寡妇偷……生下了庶长子,现在,他的兄弟都在今歌工坊下干活,父母被荣养,刘家子嗣在学堂上课。

想起了今歌学堂的教育,那个叫王成的太监还专门当上了‘思想教育’的老师,难怪没想过刘邦反秦的结局。

若大秦没有二世而亡,而是三世,四世,十世的传承下去,又何惧?

秦始皇低头轻笑了下,突然,想起了今歌所说的秦末,自己在临终之际的旨意被篡改,扶苏被假诏骗得自杀而亡。

秦始皇知道自己现在纵使跟夏无且‘学’,也不一定能让自己长寿,指不定自己天命就在四十九。

得将继承人定下来,不然,总会有些狼子野心的人,卷裹着他的子嗣上位,兴风作浪。

今歌就挺优秀,如果今歌不行,那就今歌的子嗣……

微眯双眼,眼底泛着凉意,他不敢确定,如果其他子嗣上位,今歌是否还能如此慷慨大方;而其他人,也是否能够如自己一般,对今歌如此信任不忌惮。

明显不可能,今歌如神助,底下的子嗣没有一个功绩高过今歌的,再平庸也会有嫉妒之心。

他不能让那些废物,毁了大秦!

扒拉一下了咸阳权贵的子嗣后代,感觉都不怎么适合今歌,以她的纯善,如果家族过于贪婪强势,指不定会被外戚掌控。

有能力,护得住今歌,又能忠心耿耿。

蒙家,王家……

秦始皇对她的安排,赢今歌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己身边的‘门客’被阿父安排得妥妥当当后,又从南阳郡将孔管事他俩发现的好苗子——陈平给带到了咸阳。

陈平本来就在南阳郡对养猪场,制盐工坊和商铺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一来到咸阳,就被安排处理一大堆事务。

陈平也才发现,华安公主手下还有诸多生意,账簿一本又一本的。

对于公主殿下的‘伟大理想’,陈平现在还不知道,只知道公主殿下果然如两位管事所说为国为民,爱护黔首。

那一笔笔的支出,以及收购世家陈粮平价卖出,这一点,让陈平颇为崇敬爱戴。

如此好的公主,比那些尸位素餐的贪官污吏,王室公子不知好多少倍!

别人夸赞宽仁厚德的公子扶苏,陈平没见过,不过,再怎么宽仁厚德,想必也是针对官员和文人学士的宽仁。

哪像公主殿下,目光放在了黔首身上。

陈平大包大揽的将公主名下的工坊事务都处理了,赢今歌颇为惊喜, “陈平,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陈平很是谦虚, “都是公主殿下教得好。”

“不不不,这个不是我教得好,应该是孔管事跟李管事教得好。”赢今歌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搜刮来的有才之士,自己单纯给予了‘伯乐’的存在。

陈平都很感激,唯有认真工作才能报答公主殿下。

鸡鸭鹅的幼崽不好收购,所以只在咸阳城外建了两个工坊,老农们十分勤快,这可是他们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

能够聘请他们这些老农和伤残人员,给予他们一口饭吃,必须努力干活!!

此时,越过了炎热的夏天,便来到了微凉的秋天,秋收的季节,田地里的粮食在摇曳着成熟了的气息。

赢今歌交给秦始皇的粮种,自然也该收割了,秦始皇为了给赢今歌刷名望,自然得带上所有的朝臣。

最起码能有四十石……左右的粮种,必定要让朝臣们知道才行!!

朝臣们听说,始皇陛下又有一个新的粮种,大家不得赶紧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