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番外(115)

作者:酒筝 阅读记录

“不,我是说,父王现在变得不一样了。”自从一扫六合统一天下之后,父王越发独断,不听他人劝告。

就像是郡县制的实行,自古以来就没有实行过,谁都不知道结局会如何。

可是呢?

父王就是不听,也有人在责怪李斯上书这个制度就是祸害,可事实上,谁都知道,如果始皇陛下没有这个想法,李斯就是上书再多次,也无用。

“比如?”看着扶苏似乎有些恍惚的叹气和失落,赢今歌沉默了一下,所以,扶苏这是要跟自己谈心?

“父王现在变得更仁爱了,可以看得见黔首们的苦日子……”这是扶苏梦里都不敢想象的事情,感觉就这么容易的实现了。

扶苏不是秦始皇一扫六合后才进入朝堂,毕竟身为长子,现在的人成亲又早,扶苏的年纪也不小了。

“这不是挺好的吗?”赢今歌默默嘀咕, 【有没有一种可能,将目光着重在黔首身上的人,是我?】

可惜的是,扶苏不能够听到赢今歌的心声,只是有些失落,能够改变父王的人不是自己。

也不对,不能说是改变父王心意,只能说是进谏。

不能够进谏成功,可见自己的失败。

“是挺好。”扶苏一直都是以自己身为继承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着力于为大秦的将来好的出发点。

但是,屡屡父王都不认可,让扶苏既失落又委屈。

“扶苏兄长,别想那么多,我们身为父王的子嗣,身为大秦王室的公子,受了黔首们的供养,为黔首们的幸福生活而奋斗,是一件多么光荣而伟大的事情。”

“不要想着名和利,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问心无愧,是否对得起大秦,就够了。”

赢今歌努力的给扶苏画大饼,见扶苏后来的举措,那就说明扶苏的野心不是很大。

或许有,但抵不过秦始皇的威严存在。

别钻牛角尖, “以你的优秀,可以更好的为大秦办差,天下的黔首何其之苦,扶苏,你任重而道远。”

扶苏的母亲是楚国王室的公主,难怪父王让扶苏从南部开始出发, “你看,你去楚地见到的那些黔首,他们的日子过得苦不苦?”

快,想起他们的苦日子,挑起大秦的重担不是为了谋权夺利。

扶苏听着赢今歌这话,脑海里也下意识的浮现了楚地黔首的生活,这一次真的看到了那些贫苦黔首们的生活。

有些……甚至一家子都凑不出两三套衣裳。

扶苏在路上,都花费了不少银钱。

“今歌,你知道吗?黔首的家中,甚至只有一套衣裳,谁出门,就谁穿……”说起这个,扶苏很是悲伤的叹了口气。

没想到,我大秦还有这么贫苦的地方?黔首们竟然过得如此之惨?

“很正常啊,衣裳多贵啊!黔首们一年到头就那么十来石的粮食,除了交赋税之外,可能还要被官吏乡绅剥削一波,一家几口一年到头能够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哪还有余钱买衣服?”

赢今歌一点儿都不疑惑,毕竟在后世某些贫苦的部落,别说是黔首,就是部落酋长,也是如此。

咳咳,或许不是因为人家买不起,而是人家的风俗就那么穿。

但是, “扶苏兄长,你可能没有见识过,所以才觉得惊讶,别说楚地,就是我们老秦人的地方,或许都有。”

赢今歌叹了口气,人家是扶贫,我们是处处贫。

“扶苏兄长,你知道为什么吗?当一个国家的少部分人掌握了全部的财产,其他绝大多数人,就得忍饥挨饿受寒。”赢今歌说起了自己的财富论。

“我能做到的,就是推广高产粮食,将工坊建立在各郡县,将那些权贵世家手中掏出些许的银钱,然后通过雇佣黔首建设大秦的方式,将这些银钱分配到黔首的手中。”

“但是,兄长,你应该知道,我从他们手中赚钱得来的银钱,只是冰山一角,砸在水中溅不起多少水花。”

赢今歌抬眸,因为感慨黔首的贫苦,悔恨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红了眼, “我多么希望,大秦公子们,都能够齐心协力,为父王的大秦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只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我们一般光明磊落忧国为民,菱华去研究医学,为的是让更多大秦的人可以治病,南莲现在已经前往陇西郡建立更多的养猪场,为的是大秦更多的人吃得起肉。”

“粮食高产的种量是不少,但也有经过五六年慢慢推广,才能遍及大秦,可这五六年,不少大秦的黔首可能等不到了。”

“世家的陈粮堆积了一粮仓又一粮仓,根本吃不完,放到发霉发臭,宁愿倒掉,扶苏,你愿意帮我吗?”

“我们一起齐心协力,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大秦,为黔首们更好的未来而努力。”

“我正为此而奋斗,你呢?愿意跟我一起奋斗吗?”

扶苏还是个感性的青年,对大秦有一种理想化的期待,类似儒家所说的那种‘仁爱社会’,只是经过此次巡游大秦,让他好生失望。

失望的同时,又多了许多想要努力的心,为大秦黔首的生活过得更好而努力。

可是,扶苏又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努力才对!

在朝堂上,父王是安排了差事,可这些差事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来说,完全不一样。

曾经,扶苏以为,自己登上父王的那个位置之后,自己就能够让黔首们过得更好。

可……

今歌给予了他另外一个答案,不一定非要自己登基才可以,现在他就能够开始,可怎么开始,又是一个坎儿。

“那我应该怎么做?”扶苏抬头看向了赢今歌,那双眸子满是诚恳真挚的情绪。

“兄长,你可知道,为什么一家七八口人,只能够一年到头耕十来亩地吗?”赢今歌扬起了笑容, “一方面是打地主们占据了大部分的田地,另一方面是他们的耕种工具落后。”

“大秦犁能够减少人力,快速耕地,耧车能够边耕边播种,省下了这些人力,就能够去给地主干活,挣钱。”

“大秦犁正在我的工坊每日不断的加工敲打,源源不断的送往大秦各地,但还是不够。”

“除此之外,制盐可以从海上晒盐更为方便快捷便宜,养猪场也只在几个郡县内,如果兄长愿意在楚地开展养猪,定然能让百越之地的黔首对兄长信服。”

“我还打算建造学堂,允某些立过功的黔首家子嗣入学,可惜没有教学的老师,如果兄长能够帮忙就更好了……”

赢今歌一点儿都不客气,将自己手里的活儿交给扶苏手中。

赢今歌相信,像扶苏这种以继承人培养长大的公子,一定能明白铁器的重要性。

大秦犁的打造,定然能够让底下的人不传出去,至于扶苏怎么做,那就是扶苏的手段了。

如果这点儿都做不到,赢今歌就该怀疑扶苏是不是真的辣鸡一枚了。

“晒盐一事,我们可以上禀给阿父,对大秦来说,是暴利的收入。”盐铁自古以来在历朝历代都是重要的存在,赢今歌也没打算让扶苏去做。

只是跟扶苏说起这事儿,告诉扶苏自己对黔首安排的进行。

“你说得对,这些我应该可以做到的。”扶苏点点头,既然老秦人的地盘,南莲已经开始了,那么楚地也是大秦的一部分。

扶苏表示,他可以。

“对了,兄长,我工坊那些耧车和水车的组建,你可以安排人过来学习,到时候在楚地可以更好的开展你的活动。”赢今歌笑盈盈的开口。

扶苏天然跟楚地有血脉关联,楚地的权贵家族也不会对他十分防备。

交代完了之后,又跟扶苏商量了一下关于匈奴之地的事情, “咸阳学宫这一批学子毕业,没想到积极参与的更多是女子呢!”

“这说明啊,有能力之人,区别不在于性别。”赢今歌轻飘飘的开口, “我已经安排了大部分的流民前往,福利比在大秦好多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