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番外(147)

作者:酒筝 阅读记录

真是神奇。

“彩!我儿大智。”秦始皇狠狠地夸赞了一番,又给赢今歌升爵位了。

赢今歌为大秦发明创造了诸多农具(锄头,耙,镰刀……等),又献上诸多高产青菜种子,对大秦贡献颇大,被封为了少良造。

少良造处于二十等级军功里面的第十五级,大家也没有任何意见,虽然华安公主殿下没有上战场打仗,可是她的贡献对于大秦来说是无可替代的。

甚至,不少武将都觉得,自己打杀再多的敌首都不如华安公主的诸多高产粮食来得贡献高。

毕竟,打杀敌首,只要够多人,勇猛一点就能办到,可高产到几十石亩产的粮食,真的只有上苍赐下了。

心里还默默嘀咕,始皇陛下对华安公主也过于严苛了,像华安公主这么优秀的人才,早就应该被封君了。

大家都很好奇,华安公主献给秦始皇的那个时钟,到底是不是这么神奇,有些大大咧咧的官员自认自己跟秦始皇的关系不错,真的凑上前去看了。

盯了好久,秒针旋转一周,分针真的会自动的跳转一下,旋转两周,又跳了……

一天十二时辰,被华安公主分成了二十四个小时,啧,如果真是如此,以后就不会非要多早起来,不是早起就是晚起……

买!

觉得华安公主真是会挣钱,之前的自行车,三轮车席卷而来,他们仗着自己的身份没买,而是让家族里的年轻少爷小姐给买了。

现在,时钟是牢牢地抓住了他们的心,必须买。

“华安公主,不知道这个时钟怎么个价格啊?”一个臣子凑过来时,赢今歌脸上露出了轻轻的笑容,又甜又乖,看起来特别好哄骗的模样。

……

赢今歌对于自己新造出来的产物,并没有送给任何人,都是自行购买。

购买的钱,都用来砸在农具,麻衣的地方,用昂贵的奢侈品换来了给予黔首的平价货物,赢今歌颇为满意。

瞧着赢今歌的这个做法,秦始皇也略有所思,比如沿海之地的晒盐,现在全在他手中。

不昂贵,但是利润也不小,数量加起来,也不一定比赢今歌的生意差。

毕竟,奢侈品如镜子,三轮车,自行车和时钟等,买一次就能够用很久,盐就不一样了,必须每天都有摄入量。

久了不吃盐,容易生病,以前就有人试过,反正就是脖子肿大,后来那病人吃了一个多月的盐之后,就好了。

不知为何,这件事情被传开之后,大家都不敢不吃盐了,生怕自己病死了,那多亏啊!

私盐的盈利不用上交国库,但是私盐盈利的税收却是要上交国库的,毕竟今歌说了,公归公,私归私。

如果一国之君都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又如何威震底下的人呢?

反正,每年国库的税收大头是各郡县赋税外,赢今歌的税收是最猛的。

比起巴寡妇清的巴家商会,华安公主名下的工坊大抵都是昂贵的新奇产品,每年都是新奇的昂贵产品流行,一波接一波的,税收当然猛了。

故此,秦始皇也看到了商人的税收之猛,相对于后世如大明,为了官方贬低商人地位,从而将商人的税收收得超低,大秦的商人税收就猛(高)得很。

是的,你没看错,大明的商人税收,差不多是各个朝代以来最低的。

朱元璋认为,我讨厌商人,我要看不起商人,我就故意将你们税收放得超低,这代表你们对大明完全不重要。

而且,大明的身份是固定的,除了农民能参加科举考试进而改变门户之外,商人就是商人,工匠就是工匠,军户就是军户,这辈子……这世世代代都不能够改变。

如果大明能延续上千年,指不定就会成为下一个印度的种姓制度。

当然,赢今歌对别的朝代制度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毕竟每个朝代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她现在就招来了自己的几个在咸阳的门客。

哦,不能说是门客了,只能说是她这一方的官员。

“公主放心,少府这边的人才大抵都跟公主的研究人员有些关系,我经常在他们面前说您的好话,对您的感官可好了。”

“廷尉这边……”

“我在王绾大人手下干活,他身边的那些小吏……”

一个个在禀告着自己拉拢人才的行为进展如何,情况都很不错,大家都很满意。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小心思,我拉拢来的人才,自然就潜规则的默认是我底下的人;可如果是华安公主拉拢过来的人才,不是跟自己平级,就是越过自己成为上司。

这里特指他们三人,由华安公主亲自派人到泗水沛县找到的他们几个,比如萧何现在就跟着三公之一的丞相办差,比自己在九卿之下高级多了。

不过,现在的他们也还没认为,萧何能坐在丞相的那个位置,劳苦功高的人多是的。

他们也不指望在秦始皇的有生之年爬上去,比如自己身为华安公主的心腹,等她爬上去之后,自己‘从龙之功’不就开始有回报咯。

“你们都是我们大秦的好官员,只要尽心为阿父办事,我就很高兴了,今天中午在公主府用过膳再走吧……”

赢今歌笑得颇为温和友善的邀请着他们,并叮嘱他们,如果家中有子弟在学堂上学的,最近最好用功一些,指不定过不久,咸阳学宫又要重新开学了。

“陈平,去将上一年……上次给学子们的辅导试卷拿过来。”记得上次印刷了,还没用光,留在公主府,送给他们几位。

他们回去交给家中的子弟也好,送给亲朋好友也罢,没有什么考题泄露,单纯就是真题演练。

刘邦的长子刘肥在学堂上学,不过年纪还小,可以去咸阳学宫考试,但如果不是特别优秀,在这个年龄段的学子,咸阳学宫不会破格录取。

“谢谢公主了,没想到我家那臭小子,还需要公主您操心。”刘邦乐呵呵的,自己一人改门换庭还不够,家中子侄也能够相互扶持。

关键是……得拿到进入官场的门票之后,才能够互相扶持,不然只能够培养下一代了。

现在各郡的县令都不能推举上位,唯有在咸阳学宫考试出来,合格之后才能成为县令,更别说是郡守了。

如果是当个主簿之类的小吏,他们又何必大老远的从泗水跑到咸阳来拼一把?

“操心再多,都不如孩子争气,刘肥在学堂还挺用功的,好好培养,指不定是一方好官。”刘肥的性子有些憨厚,与能说会道的刘邦完全是两种人。

哦,刘家除了刘邦之外,其他人都是务实的老农。

说明,刘邦才是那个变异种。

“嘿嘿,能当一方好官,已经是他的造化了,希望他没有辜负公主殿下的厚望。”刘邦笑得颇为开心,一方好官……说明执掌一方,县令也好,郡县也罢,刘肥那憨子,他已经很高兴了。

希望次子没有这么差劲……

在临走前,每人送了一台三轮车,又可载人,又可载物。

时钟太过精细,现在除了献给她阿父的那一台之外,自己公主府就只有一台,现在有三人,分不开,总不可能只给一个不给另外两个吧?

三轮车的价格比自行车的价格要贵,萧何等人都没买到,不是没必要,而是预订排到了明年,根本轮不上。

三人在收到公主殿下送的礼物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推辞,见推辞不掉,才带走的。

***

等到三人离开后,赢今歌看向了在自己身边的陈平, “你想不想入朝为官?我可以推举你进去。”

赢今歌觉得,同样是门客,陈平就一直在自己身边当个管事,还不知道会不会心里不平衡?

她看得电视剧多了,再怎么忠心的下属,想要得到的没有得到,反而会让对方失了这份忠心,还不如在其忠诚时送上去。

“公主说笑了,我是公主身边的管事,替公主管理着各工坊的事情,入不入朝为官无所谓,能帮到公主就好。”陈平不似刘邦他们,是派人到泗水郡指名道姓请回来的大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