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番外(151)

作者:酒筝 阅读记录

陇西,北地,九江,长沙,会稽等各郡不定,放心,不会安排你们到匈奴,南越之地的。

然后立即就答应了,后来发现……不是去了长沙郡就是九江郡,还有几个个送去了太原郡,上党郡。

好吧,总比去东胡强多了。

好多女学子都被录取了,知道自己不是去南越就是东胡,略显担忧。

“娥姁,你一点儿都不担心吗?希望是南越,不是东胡,东胡在北地,又冷又贫瘠……”一学子看向了自己旁边很是淡定的吕雉,难道真的这么自信自己什么都能搞定?

“担心有什么用?我们受咸阳学宫教育,现在被录取当官,陛下怎么安排,我们就去哪儿,而且,我们学了这么多,难道不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去治理一方黔首,让他们过得更好吗?”

吕雉眼底夹杂着丝丝的野望,她不想当个后宅女子,为男人相夫教子,管家纳妾,有何意义?

现在一出来就是县令,只要治理有方,就能升职,指不定将来还能够踏入咸阳的朝堂。

被吕雉这么一说,罗莎也沉思了一下,在心里自责了一番, “娥姁,你说的对,我们身为女子,又怎么能退缩呢?现在陛下给我们创造了女子能入朝堂的机会,我们就更应该努力拼搏,给那些臭男人好好瞧瞧,我们女子,不只是只配在后宅相夫教子!”

“就是嘛,不管是南越还是东胡,现在都已经是我们大秦的地盘了,我已经传信回家族了,到时候带着我们家族的生意一起前往,肯定能将贫瘠困苦的黔首带领富裕起来。”

谁说女子不如男?现在陛下如此重用华安公主,指不定等到她们未来进入朝堂时,上面的人已经换成华安公主了。

到时候,才是她们女子真正发威的时候!

家族重男轻女,是因为时代的风气,女子不能入朝为官,不能爬到人上人的位置,最多就是成为后宫嫔妃,生下公子。

现在,自己以女子之身,就能带领家族飞黄腾达,家族怎么可以不给予支持呢?

“你就好了,有家族的支持,我就不行了。”另一人摇头,有些苦恼这事儿。

“听说,之前匈奴的几个郡县,华安公主与始皇陛下都给予了大资金支援,华安公主的工坊都进入了那些郡县,一方面是税收,一方面是给予当地黔首工作机会,有了钱,才能够有活力。”

工坊?

几个女子互相对视了一眼,她们将来的郡县,也需要华安公主的工坊支持,互惠互利……

华安公主·赢今歌最近几天都很忙,被咸阳学宫的学子们纷纷登门拜访,她交给了韩信与陈平去接待。

一开始是以为有什么事情寻她,后来发现是邀请她到她们的郡县落户之地开设工坊,赢今歌想起了旧匈奴之地消耗的资金和脑细胞。

成成成!可以!但有什么特色,值得我投资建厂?

现在,对于学子们的县令任命书下来了,她们暂时没有了解过,但对于华安公主开设的工坊都有所解,不管合不合适,先扒拉过来再说。

赢今歌将她们交给了陈平,韩信之后,就传信给自己学堂的学子们(在北地郡,陇西郡教书的学子),让那些在北方边疆记录大秦犁赠送名额的学子们来咸阳,参加咸阳学宫的考试。

而南阳郡,三川郡,北地郡……等几个郡县的学子,印刷了试题,送过去,让他们考试一番,考过了才‘资助’他们上咸阳,如果没考过……就自费!

如果这次考不过的学子们,打算将他们送去燕齐旧地当老师,当官的,可不能够全部出自一个地方,不然容易抱团。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会将政策扶持偏向于自己的故乡,不利于大秦团结!

赢今歌还打算在曾经的边疆之地,比如现在的北地郡以北的九原郡,太原郡以北的雁门,云中,代郡等,这些郡县曾经备受匈奴骚扰,自己之前没有将目光放在这片地区。

赢彻巡游全国揭穿方士的小把戏,赢今歌觉得边境的黔首过得是有些苦,思考了一下前世关于这些地方的发展产业。

首先,粮食种植是必不可少的。

木炭和煤炭用于取暖,这块北方的十三郡也相当需要。

野麻分布在南方地区,能种植的粮食也就土豆,红薯,小麦,高粱,玉米等,再不济就是水果,如苹果,葡萄,杏树……

距离太原郡,河东郡,上党郡也不算很远,制作水果罐头,也不是不可以。

黄桃罐头就很好吃,在后世的时候,赢今歌都经常买来吃。

除了水果外,还能够种植草药,种植花卉也可以,关键是……花卉这玩意儿现在没有人购买,不能当做赖以生存的产业。

不似后世,恋爱了?送束花吧!有人生病了,探病?送束花吧!生日?节日?送束花吧!

再说了,花卉的保存时间太短,就算她想要加入香皂里,也因为……嗯??香皂里?花香?口脂?胭脂?纸??

好像也可以??先试试水!

于是,赢今歌又觉得自己缺少人才了,传信到各郡县的工坊里,给我推举人才上来,如果合适,给予赏银!

农具,麻衣都在各地郡县的商铺里上架,店小二在掌柜的命令下,只能够每天在外边儿喊几次:麻衣,便宜的麻衣,农具,干活的农具,又便宜又好用的农具啊!

“农具?什么农具?大秦犁吗?这里也有的卖?”有个黔首好奇的走过来问道,他们家不争气,那会儿没被奖励到。

那时候,都狠狠地将自家孩儿胖揍了一顿,每次看到隔壁家的老曹快快的耕好了田地,就心酸!

老曹还有兄弟,还有娘家的人……也没那么快轮到自家。

“没有呢!不过如果你想要的话,我可以传信回咸阳,或许以后就上架了!看看这个锄头,可好用了……”我的其他农具都很好用,买来试试呗。

“麻衣,你摸摸,手感都比其他麻衣好,线脚多密集,而且还便宜很多呢!”现在不买,将来指不定就涨价或者被别人买走了。

“木炭,便宜的木炭。”

“我这边还有便宜的煤炭,水洗过的,放心,没毒!!!”

在华安公主名下的诸多商铺中,都招揽着顾客,非要将这些商品推销出去。

黔首们好奇的上前围观, “哎哟,那麻衣真的便宜好多啊!怎么这么便宜啊?”

“华安公主工坊出品,你看看我们这边针脚的图案,特地不挣钱,专卖给你们的。”

“真的假的?不挣钱?那华安公主图什么?”

“当然是图大家能够吃饱穿暖,玉米知道吧?红薯知道吧?土豆知道吧?都是上苍赐给华安公主的,为的就是让黔首们能填饱肚子!”

“有了粮食,自然就是衣服了,之前华安公主还做了羊毛衫,冬天可暖和了,可能是太贵,黔首们没多少买得起的,这不,华安公主就想到了麻衣,这是夏衣,听说冬天的麻衣还里面还有羊毛和鸭毛呢。”

“鸭毛?那不行,哎哟,多腥臊啊!”黔首一听,连连摇头。

“你不懂,工坊已经将羊毛,鸭毛,鹅毛都洗涤过了,还用开水滚烫过,消毒了,而且人家咸阳的权贵们都穿呢!”

“什么?咸阳权贵官员都穿?真的假的?”一听就好奇心来了,那岂不是跟我们穿的没什么两样儿?

“当然是真的,华安公主刚做出羊毛衫和羽绒服时,第一个就进献给始皇陛下了,用鹅毛做的锦被,鸭毛制作的羽绒服,可暖和了。”

可能买不起冬衣,但羊毛,鸭毛,鹅毛这种玩意儿,家里或者附近都有,我可以自己在家里做啊!

“鸡毛行不行?”我家没养鸭鹅,也没有羊,应该没什么区别吧?

“那可不行,你没看人家都没卖鸡毛吗?人家华安公主不比你聪明?”真是的,别以为你比华安公主聪明好不好,看看这些农具,这些粮食……

赢今歌接到了底下大管事们送来的信,关于‘大秦犁’的售卖问题,以及之前水车,耧车,脱粒机,脱壳机的售卖,这四样都在南方工坊,都处于免费阶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