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番外(154)

作者:酒筝 阅读记录

“都不是,处于海外的一个小岛,大家请看我手里的这个地图,向东走,此乃宝岛,此乃桑岛,宝岛可适合种植水稻,一年两熟,南部地区可一年三熟,同时适合种植甘蔗,甘蔗可榨糖,一年可达七百多万斤呢。”

斤,这个单位在华安公主之前的粮食种植中提到过一次,大家也记住了。

虽然,不太懂为什么华安公主说,一石等于一百二十五斤,难道不是一斗十斤吗?

可,七百多万…… “公主,你说的这个数量,是指甘蔗,还是糖的产量?”

“一年三熟?一年能种三季的粮食吗?那水稻在这里种植,岂不是一年亩产三十石?”

“真的假的?我大秦能拥有这么好的地方吗?距离好像有些远啊!”

“必须打下来!!!”都还没等华安公主回答是否真实,他们就已经开始兴奋了起来。

“七百多万斤,当然是糖的产量了,别看这座小岛小小的,可种植各种粮食的气候条件很合适,可当我大秦的粮仓!不然我为什么称它为宝岛?”

赢今歌觉得, 【像某个国家不希望全球人活下来的随意排放核废水,就想要全球的人跟他们一起陪葬,还不如纳入我大秦的疆域。】

【我大秦的黔首都是淳朴又善良,将来定然不会有如此邪恶的基因。】

【也不知道那些人怎么总是这么恶毒,大屠杀三十万,又是将人弄过来做人体实验,直接抽干了人的血,不然就是种下各种病毒。】

【战败后,还不知道收敛,将危害全球的核废水倒入海洋,海洋里的生物全死了,能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

【海洋藻类释放的氧气能高达百分之七十,这些藻类都没有了,我们呼吸什么?难不成二氧化碳?】

【真是该死,今天,我就要让他们付出代价,为他们的子孙后代赔罪!】

“阿父,这块桑岛,拥有诸多金矿和银矿,而且,岛上居民阴险又恶毒,喜欢恃强凌弱,还喜欢攀附强大的国家,等到学完强大国家的知识,就会白眼狼的攻占过来,与匈奴没什么两样儿。”

赢今歌觉得自己这么说,都在侮辱匈奴了。

可没办法啊,大秦最厌恶的就是匈奴,因为他们直面匈奴的残忍。

“华安公主说得对,这片土地需要我们这等强大又友善的国家去持有!”武将立即赞同,这么多金矿,可不能够让别人得了去。

“阿父,我们可以先打造一批船只,再训练一批士兵适应水上作战,毕竟我们这里身处内陆,大家都没怎么在水上打过战,纵使骁勇善战,也没必要因为不适应环境而丧了命,这些都是我们大秦的子民啊!”

赢今歌的话,很得将领们的心,他们最为关心的除了自家人之外,就是手底下的那些兵崽子了。

都是一同训练过,上过战场打过仗的人,怎么可能会没感情呢?

【建造船只打扶桑,哎,我记得历史上,阿父被方士骗吃丹药,最为出名的方士徐福担心被阿父揭穿了,就借口要给蓬莱仙岛的神仙祭拜。】

【带上了三千童男童女和许多祭品,一艘华丽又庞大的船只,浩浩荡荡的往东而去。】

【有野史记载,徐福往东而去的地方,就是扶桑,啧,这不是跟历史上对印上了吗?】

【哈哈哈,可惜,这次不是求神,而是去攻打他们!阿父,你可比那历史上的嬴政幸福多了,你知道吗?因为你有我这个天选之女做闺女!惜福吧!】

赢今歌心里一直在口嗨中,就仗着秦始皇听不到,所以说得不知有多嚣张!

秦始皇淡淡的抬眸看着赢今歌,的确,他有今歌这一闺女,可就比历史上的那个嬴政好多了。

最起码,他没吃丹药,不用修建长城,能把匈奴,东胡,夫余打了下来,南越,西瓯之地也打下来了。

大秦的黔首有数种高产粮食,水果蔬菜也能高达五六十石的亩产,秦始皇能不觉得幸福吗?

他可惜福了,对于这个稀罕的麒麟女,都已经打算将秦二世的位置留给今歌了。

赢今歌沉迷打造‘仙女转世下凡’的人设,不少人信了,连秦始皇都有些相信了。

能当仙女的子嗣,还能够是普通人?

仙女还能不疼自己的子嗣?能让自己的孩子秦三世而亡?不可能!

介于这样的自信,秦始皇满意的点点头, “今歌说得不错,此事就交给……韩信去办,王离辅佐。”

说得是练兵,而建造船只,这一点可以问今歌有没有先进的船只设计图,如果没有,可以找墨家的人。

墨家的子弟不少被赢今歌收入其研究所工作,工资颇为丰厚,现在墨家越发壮大,那些贫穷黔首都恨不得自己赶紧学会,然后去华安公主的工坊报名呢。

……

琅琊郡,赢今歌的造船场建设在此地,距离出海口近,又适合在此地练兵。

赢今歌跟墨家钜子商讨过……嗯,也不能够说是商讨,赢今歌掏出了清代先进的船只设计图,让墨家钜子好好修改一下,叫上墨家弟子们,商议一下是否可以更加改进。

也不是赢今歌不想用后代最先进的船只,军舰先不先进?那也要大秦有这个技术才行啊!

现在大秦的铁,才刚用上兵器使用的阶段,最多放到自行车,三轮车的使用上。

木船也不是没有优势,以前清朝的北洋水师就很厉害,为什么邓世昌打仗失败了?是因为慈禧挪用了军费过寿辰,导致北洋水师的大炮都是沙子,如何对敌?

现在,那群‘没用的方士’还没将炮筒研究开发出来,只能够给船上的人送上几枚火药了。

琅琊郡。

造船厂开设后,首先建造场地就需要一批工人,又收购树木,另外又有树木处理成木板的工坊。

士兵在这边训练,消耗的军资用于购买粮食,衣物等,也带动了当地不少经济,特别是此地盛产海鲜,来自咸阳,北地,北原等内陆地区的士兵都没吃过多少。

听说,炭烤不错……嗯,主要是华安公主送上了一份美食方子,让军队里的厨师多试试。

这可是为我们大秦浴血奋战的勇士们,怎么能够在粮食上亏待了他们呢?

为什么要购买海鲜?当然也是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当地居民可能不会怎么购买海鲜,因为他们能自己去打渔。

海鲜换成了秦半两,秦半两可以用来购买华安公主名下店铺的商品,不管是书籍,麻衣,农具,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己的生活。

“这麻衣不错,够便宜,也不知道这么便宜?”

“说不定只是因为人家刚开业,快买吧,过了这个时间,就要贵回去了。”

“这锄头,挺合适的。”

“那不是那什么公主的,叫做大秦犁的玩意儿吗?这里也有?”

“什么那什么公主,人家叫华安公主,别记错了,以后让贵人听到了,说你不敬就不好了。”

“今天的鱼虾,卖得可不少,听说那军队弄了个什么鱼丸,全部打碎打碎,还有个什么打浆机?哎哟,可厉害了!”

“什么?你看到了吗?还能全部打碎?那鱼骨头呢?这玩意儿可容易卡喉咙呢。”

“也碎碎的,真厉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买一台?”谁家吃鱼没有被卡住过?要是自家也有一台,就不怕孩子吃鱼卡脖子了。

“想得美咯,人家这是华安公主专门为军队的士兵们研发出来的,说是希望士兵们吃得好,真羡慕,这华安公主怎么好像很好啊?”

安插在人群中的‘宣传人士’第一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华安公主为黔首们都做过了什么好事儿!

为黔首研发了‘大秦犁,锄头,镰刀,水车,耧车’等农具,方便大家能更好更轻便的耕地,为学子们研发了‘白纸’,降低了学习的成本,又开设了学堂,免费入学,便宜的‘麻衣’,御寒的‘羊毛衫’, ‘鹅毛锦被’, ‘羽绒服’,最最最最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诸多高产粮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