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番外(165)

作者:酒筝 阅读记录

秦始皇微微皱了下眉,他觉得自己给官员们的俸禄,已经挺高的啊!每年官员俸禄支出,都不是一笔小数。

赢今歌说这个政策的时候,还唠叨了许久,生怕秦始皇不知道自己的想法,使劲儿的推崇这个政策。

以前当官儿的那些,都是有点家底的,没钱的人根本接触不到‘读书’这个门槛,对俸禄的要求还不如对官职的追求。

现在,学堂开设在各郡县之后,今歌还颇为善心的招收了一大批贫苦的学子。

为了扶持寒门(贫苦)学子与权贵世家的学子争权夺利,给底下的黔首撕开一条改变命运的路,也的确做出一些改变。

今歌说了,没有希望的朝代,如同一潭死水,见不到任何希望,就会阻碍了黔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

秦始皇也在努力学习赢今歌的思想,可能有时候不赞同,但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看问题不够深层次,没有扎根在大秦底层,看不到苦苦挣扎的黔首们。

是他的问题。

高薪养廉……的确,一部分本该清廉的官员,因为养不起家,看不起病才贪污,就该是他这个陛下的不够关心下属们了。

不过,高薪……得多高?秦始皇又召开了朝臣,王室宗亲的会议。

对于涨俸禄这件事情,有些人不太在意,有些人却亮起了眼睛,不是养不起家,单纯觉得……陛下今天闪闪发光,特别让人崇敬。

俸禄该如何涨,涨多少都是一个问题,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大家知道是华安公主的提议后,对华安公主的感官又上升了好多的好感度,一看公主就是和善御下的帝皇。

除了朝臣的官员外,那些没有在咸阳朝堂的郡守,县令,还有更底下的主簿,主吏掾等小官吏,又该发放多少俸禄?

国库能不能支撑?有何影响等等,都得考虑上。

这个政策,从赢今歌启程回咸阳,都快回到咸阳了,他们还在争论这个问题,底层的小官吏也需要养家糊口,我们大秦很多琐碎的事情,都是靠他们去办的。

“不信你们问问萧何萧大人,他曾经就是主吏掾,他的俸禄能养一家几口人吗?”

“在我们咸阳,房价也好,商品也好,粮价也好,价格都不低,你让他们怎么养家糊口?”

敢于站出来着力于小官吏的官员,不是从底层爬起来,就是为了讨好华安公主,谁都知道,华安公主喜欢关爱黔首,特别是受苦的那些贫民。

嗯……不对,不能够这么说,应该是说‘为国为民’, ‘忧国忧民’。

要打造好自己关爱黔首,关爱底层小官吏的人设,才能够更好的传播名声,让华安公主知道自己!

从上到下都讨论了一番,上到丞相,下到狱掾等,都仔细的讨论了。

别以为是小事儿,这关乎到每年的国库该支出多少,定了这一次,可能下一次再定,就是下一个帝皇上位之后了。

现在,陛下看起来还颇为精神硬朗的样子,好歹也有数年时光。

当然,关心主吏掾,狱掾等小官吏的俸禄,都是那些底层爬上来的官员们,萧何和曹参就挺热衷的。

在讨论这些俸禄的问题时,也没有耽搁其他正经事儿的办差问题,秦始皇也是在那些底层官员的诉苦中知道,原来……小官小吏们,过得这么惨吗?

让他忍不住想起了曾经在赵地时的生活,年幼被欺辱,所以在灭赵国时,邯郸的赵人可没什么好下场呢!

只是,他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幼时的生活了,因为,报复完了之后,秦始皇就给忘记了。

天下之大,秦始皇还要放眼整个大秦,哪能一直惦记着赵地的那群垃圾呢?

小官小吏看似威风,实则俸禄不高,难怪当年还见他们剥削……呸,那也不是他们仗着身份欺压黔首的理由。

臣子们讨论了将近大半个月,参考了咸阳物价和周旁郡县的物价,终于将俸禄给定了下来。

秦始皇和臣子们都知道,高薪杜绝不了贪污,却能让一小部分本可以不贪污的人,保持本性,就算是成功了。

在定下各等级的俸禄之后,张贴在各部门外,还传令到大秦境内的各个郡县去。

某些地区的小吏本来还在苦恼今年家里的收成不太行,哎,可能又要过一个稍微贫苦的年了。

手中的俸禄也不多,能勉强养家糊口,却不足以支撑家中父母妻子买下人天天吃好喝好,比一般黔首稍微过得好一些,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只是,今年老父亲上山挖药草时,不小心摔了下来,腿都伤了,还得花不少医药费呢。

愁啊!

然后,一条从咸阳来的政令传来,大秦最新政令,给各位官员小吏涨俸禄了!

“嗯?都涨俸禄了?陛下还同意了?”郡守县令还颇为惊讶,咸阳朝臣怎么说服陛下的?这俸禄好多年都没涨过了呢。

一涨就翻倍的那种,有些甚至还翻几倍呢!那些辛苦的差事工种……

“真好,这会儿我可以养家糊口了!”

“我爹也可以去看病了!”

有人兴奋,也有一部分人在担忧:

“这么多的俸禄,国库哪来这么多钱给我们?”震惊,之前还听县令说,这个月的俸禄还没发放下来,得等等呢!

他们猜想,是不是咸阳那边……国库没钱了?

谁知道……

今年发达了?

大秦疆域现在都四十几个郡县了,国库要是发着发着没钱了,该不会是打算裁掉一部分的小吏吧?

不过,第一个月的俸禄发下来后,大家都顾着高兴了,担忧?我大秦如此强悍,怎么可能养不起这么小小一部分官吏呢?

是的,秦始皇的晒盐场,从会稽郡,薛郡从南,北两端扩张,尤其后来打下来的闽中郡,南海郡沿海一带,天气炎热,晒盐量特别高。

仅是靠这部分的税收,国库都进账不少,秦始皇满意极了。

秦始皇十分霸道,就控制了盐与铁,铁是因为兵器的关系,除了赢今歌能接触外,其他人碰即死。

哦,也不对,扶苏也碰了,帮忙打造了农具!只是,他那些工坊的人,都是秦始皇的人在管控着。

盐嘛,都是我大秦刚打下来的地方,你们这些贪官污吏恶乡绅,鱼肉乡里,实在过分,罪名拉出去一游街,顿时成为了所有黔首唾弃扔石头的对象。

海边之地,成为了晒盐场后,秦始皇自然不会将这部分分配给其他人。

他又不可能低下脸面去问孩子的工坊收益进账,跟孩子伸手要钱,多丢脸啊!

内帑没钱,都不能够给自己的爱妃,儿女,爱卿们赏赐了,能丰富自己内帑,又能增收国库,比那些世家贵族掌控时好多了。

如果没做,秦始皇从来不知道,海边晒盐场的出盐量竟然这么高,一两个月的赋税就能抵曾经一年的盐税。

可见那些该死的权贵世家,贪了他多少赋税!杀了也活该!

***

官吏们的高兴,赢今歌自然清楚,给大家涨工资,虽然我不缺,但到手的多了,谁不高兴?

“阿父,我回来了。”赢今歌回咸阳后,也没回自己的公主府,就这么风尘仆仆的直接来咸阳宫见秦始皇了。

“阿父,这么久不见,我可想念你了!这件差事,我可办妥了呢!阿父可否想念我在的日子?没有我在身边照顾你,你看你,都消瘦了不少。”赢今歌可关心秦始皇了,每日担心阿父快驾崩。

“今歌辛苦了,此件差事,的确有功,做的不错。”秦始皇给予表扬的赞许了一句, “你也消瘦了不少,要记得照顾自己啊!”

秦始皇知道孩子可能想要立功给自己看,但更重要的是保重自己身体。

“我知道,我可会照顾自己了,放心吧,阿父,我身边还有万能秘……管事呢!很多琐碎的事情,我都交给他去做了!”

赢今歌不是个贪功之人,是自己立了功,就骄傲,但如果是别人做的功劳,也不会戴在自己头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