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我助夫君重生后(112)

作者:月子樱 阅读记录

而那毁掉阵眼,救三界于水火之中的人,正是清源的父亲--金童神君,神龙夜明珠认主,当年一出世,便被金童的师父太上老君炼入了金童的心头血,一旦祭出,只有金童神君能压制住它。

确言之,是拥有金童血脉之人皆可让它听命,所以当时的清源也可以,那么带着清源仙格转世的杨戬应当也是能做到的,她想。

危如累卵,间不容发,杨苒依极其匆忙地联想过这一切,她恍然有了一个不详的念头--神龙夜明珠再现人世,所有矛头悉数指向杨戬,她们真的仅仅只是想报仇么?

当年金童神君以身殉三界,清源是战神之子,他既接过战神的责任,就应当护卫苍生,他不可以……不可以为了她葬送他原本辉煌的两生两世。

杨苒依毅然决然爬起身,托着沉重的身躯,朝那颗神龙夜明珠扑了过去。

三霄于空中垂眸瞥去,自然明白她想做甚么,虽讶然她怎会知晓将神龙夜明珠压入混元金斗中,便可从内摧毁阵眼,但即刻又暗嘲她的不自量力。

“这神龙夜明珠认主,你以为就凭你一个肉骨凡胎,能动得了它么?”琼霄冷冷出声。

杨苒依不做回应,只用双手使劲压着那颗夜明珠,耀眼的白光灼得她双目生疼,就在那一瞬,它动了……

这细微的突变,在场的众人都觉察到了,目光齐齐投向杨苒依那纤弱的身影。

三霄娘娘俯瞰,双目圆睁:“怎么可能?!”

杨戬大抵也明白了苒依在做甚么,他不可置信,同时也惶恐不及,而后,他望见姑娘回头了,她笑了……

那笑意如清风朗月,带笑之人却泪眼朦脓,满目苍凉。

他听见她扬声高喊:“杨戬,忘了我,好生活着,守天下苍生,护三界和平!”

姑娘转头,于烈光中阖上眼眸,颤抖着身子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她低语:“孩子,帮帮我,帮帮我……”这是她能为他做的所有。

她终是做到了,在神龙夜明珠陷入混元金斗内的那一瞬,投射出的剧烈白光包裹大地,方圆数里恍若白昼,耀得人恍惚不定。

“苒儿!!”杨戬双眸通红,近乎声嘶力竭。

砂石黄土漫天飞舞,毁掉阵眼所产生的强烈余波向四周扩散,众人避犹不及,李哪吒同黄天化死死钳住杨戬的双臂,阻止他发疯似地奔向那方石台。

杨暮言看着远处的乱象之景,听见她姐姐的声音顺着余波传出,响彻整座营寨。

“姐姐!”她痛喊,心口剧痛无比,踉跄着往军营外跑,但她终是痛不欲生,双腿无力,眼前一黑,栽倒了下去。

第79章 离世

喧嚣过后, 一切归于平静,除了那方轰然倒塌在地的残破石台,四周荒寂得恍若甚么都未曾发生过。

杨戬跪在那残垣之间, 耳畔有微风拂过,久久未曾言语。

甚么都没了,她走得干干净净,未留下一丝痕迹。

他从未想过,他与她之间,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太过意外,太过突然, 胸腔内的那颗心似乎已经痛到麻痹……

哮天犬不知何时钻了出来, 弓着细白的身子在碎石尘土间摸索,此刻突然抬头, 而后跑到了杨戬身边。

它嘴里叼着那只粉色的玉镯,俯趴在地,鼻腔内发出轻微的哼唧声,它似也知晓发生了甚么事, 黑溜溜的眼睛里透出哀戚之色。

杨戬握住那玉镯时, 指尖忍不住颤抖。这玉是南极仙翁赠予他师父的, 源自凤凰桃山顶的祥和之境,原身是一块通灵宝玉。

他及弱冠那年, 师父将玉给他做了生辰礼,寓意保他平安。

玉在人却亡,杨苒依的肉身被那阵眼中的强大法力消弭得无影无踪, 他眼下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肉骨凡胎是如此的脆弱……

玉鼎真人踏祥云而来时, 笼罩苍穹的黑云已然散去大半,浮于空中的那颗神龙夜明珠依旧光彩四溢,他念了个法诀,将那珠子收入云袖之中。

老者手执拂尘落地,视线落在那躺倒在地,已没了气息的三霄身上。

她们方才在阵眼被毁时受了重伤,而后便成了李哪吒与黄天化的刀下亡魂。

玉鼎心下叹息不定,他自是没料到玉虚宫与碧游宫能闹到此般境地。

忽闻众人的那声-玉鼎师叔-,杨戬原本岿然不动的身躯,堪堪转了过来。

他目光窅窅,黑白分明的眼眸里布满血丝,在来人走进时,他伸手拽住了那玄色的道袍。

“师父……”杨戬垂头,颤抖出声:“为甚么?苒儿此般良善,为甚么要这样对她?”

他不知该与谁说理,不知该去哪里给他的妻儿讨一个公道,他一向坚毅且鲜少展露自个儿内心的情绪,眼下,在玉鼎真人面前,他终是落下了无声的泪。

为甚么?玉鼎真人也想知道。

老者垂眸,眼前是自己费心费力培养出来的弟子,他拽住道袍的那只手,依旧骨节分明,似是比数年前更修长结实了些,却带着满满的无力与绝望。

杨戬上一回这般拽住他,还是杨苒依出嫁的那一年,少年十七岁,跪在玉泉山顶的密雨里,求他放自己回家。

物是人非事事休,摧人心肝,也磨软了老者的这颗千年心。

玉鼎真人垂眸长叹,终是无奈开口:“杨戬,有些事,为师不得不告知你了。”

-

杨苒依牺牲的消息传回西岐城时,武成王府的侍卫还在四处寻人。

前厅内,小厮匆匆来禀。

本就心神俱焚的李氏闻此,霎时大惊失色,手中的杯盏哐当坠地:“你……你说甚么?苒……苒儿……”

话未说完,李氏气息一滞,只觉血液瞬间涌上头顶,径直朝后倒了下去。

相府东院。

杨暮言醒来之际,卧房内并未点灯,自窗棂投入的清辉打在昏暗里,将周边的物件皆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

她视线朦脓,脑袋也是昏昏沉沉的,躺在榻上好一会儿都没缓过神来。

恍若大梦一场,让她分不清梦与现实。

芸儿端着一盏烛灯走进房门,见榻上的人转醒,有那么一瞬险些面露欣喜,但终还是压抑着,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低低出声:“小姐,您感觉如何了,有哪里不舒服么?”

杨暮言嗓子干哑,默了一会儿,才问:“咱们何时回来的?”

芸儿答:“昨日破阵之后,大军便撤退回城了。”

闻见“破阵”二字,杨暮言的心猛地抽痛了一下,她多么希望那仅是一场噩梦,梦醒之后,她的姐姐依旧安然无恙。

她似乎想要确认,喃喃道:“姐姐她?”

芸儿不语,一双眼睛又噙了泪水,默默垂下头去。

杨暮言阖上眼眸,泪水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只听见芸儿小声说:“奴婢去将小姐的药端来。”

误了两日半夏汤,又遭此锥心之痛,她四肢绵软,大抵连下榻的力气都没了。

芸儿端药回房时,杨暮言已靠卧在床头,她并未言语,仅是静静地由对方喂着药,像个没有生气的娃娃。

她想,她得快些好起来,去看看娘亲……

思忖及此,廊下又有脚步声传来,而后是轻叩门扉的声音。

芸儿猜测,兴许来人又是武成王府的绿旖,李氏晕倒的消息,还是她过来传的话,只不过那会子杨暮言还未醒。

芸儿开门,本想先将绿旖拉至一旁说话,谁知后者见着杨暮言,当即跪坐在地,埋头便道:“二小姐,夫人,夫人快不行了!”

-

杨暮言不知自个儿是怎样混混沌沌,被人送至武成王府的,芸儿和绿旖搀着她走进房门时,杨戬已经在那儿了。

李氏形容枯槁,颜色憔悴,仿若卧榻已久的模样。

杨暮言跪坐于榻边的蒲团上,伸出手去把李氏的脉。

此时旁侧的巫医凑近问:“暮言姑娘,杨夫人平日是否会有眩晕、头痛等病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