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我助夫君重生后(64)

作者:月子樱 阅读记录

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忽闻见吆喝声,连忙侧身给一路车马让了道。

不久后,马车踏着辚辚之声停在了丞相府的角门口。

杨暮言踩着脚凳落地时,正好望见士卒扶着杨戬从前一辆马车上下来,随后杨苒依搀着他的胳膊走进了相府。

面容英俊的男子着一身玄青色长裾,身形挺拔如松,身旁跟着的女子依旧穿着淡雅素净的白衣,搦腰擢步随风移,左右盼睐目波施。

这样两个人站在一处,任凭谁都得不禁感叹一句:璧人一双,佳偶天成。

只可惜,造化弄人。

二者之间那稍微显露苗头的关系,保不准就会被九曲销魂散这破事儿就此掐灭。

杨暮言站在长街的晚风里静静望了一阵,眼眸里逐渐染上惆怅之色,直至身后有人将宽大的手掌轻轻覆上她单薄的肩头,才赶忙抽回思绪。

转首时,那人已经来至她的身旁。

李哪吒搂着她的肩膀,用宽慰似的语气道:“夜里凉,快进去吧!”

第45章 姐妹

一行人回到相府不久后, 屋外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浓云遮蔽圆月,夜晚散值回来的几名小将顶着斗笠跑进了花园,婢女小厮们急忙前去端茶送水。

待房门外的响动稍稍平息后, 杨暮言才披着一件月白色的外衣,抱着软枕,将烛火熄灭走出了房门。

隔壁的卧房内,杨苒依坐在妆奁前,刚放下发髻,准备梳发就寝,便闻见了敲门声,宫中习性使然, 她应了声:“进来!”

旋即便瞧见自家妹妹从门外探出了颗小脑袋, 眼睛扑闪扑闪地将她望着。

“言儿!”杨苒依眸色一亮。

本以为是方才离去的婢女又送了些甚么物什过来,见着款款走进来的姑娘, 她忙放下木梳起身迎了过去,“你还没休息呀?”

杨暮言挽起前者的胳膊,将头靠在对方的肩膀上,亲近道:“姐姐, 言儿今晚想和你睡!”

年长了几岁的姑娘引着妹妹来到床沿边儿坐下, 微笑着打趣道:“都这样大了, 难道还怕雨夜里打雷不成?”

“才没有呢!”杨暮言放下软枕,唇边扬起甜美的弧度, “我只是有些怀念小时候同姐姐一块儿睡觉的日子了。”

杨苒依瞧着对方那张精致得似瓷娃娃一般的小脸,连心情都舒畅了不少,她欣然应允:“那言儿今晚就睡这吧!”

熄灯后, 夜色浓重。

外头的雨还在下,整间屋子都陷在密雨倾斜的昏暗静谧之中。

一大一小两个姑娘躺在卧榻上四目相对, 杨暮言像是个突然开了窍的话匣子,将这些日子在军营里的所见所闻都一股脑儿地道给了姐姐听。

情窦初开的小姑娘自然眼里心里都是自个儿喜欢的人,故此她着重叙述了李哪吒的那些显赫战绩,并且不着痕迹地将杨戬干的事儿也顺带强调了一番。

当杨苒依得知三军督粮官亲自上阵只为了取崇应彪身边一名参将的脑袋时,鼻间还是忍不住泛起一阵酸意。

两个人东拉西扯,说说笑笑,连窗外的雨停了都未曾发觉。

杨暮言絮叨良久后,声音戛然而止,她于黑暗中注视着对方清亮柔和的眼眸,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姐姐,你应该不会再离开我了吧!”

她这一句来得突兀,似乎方才那些闲话儿皆是铺垫,此刻终于绕到了关键点上。

杨苒依是明白的,明白这丫头处心积虑就是想将自个儿留在这里,可留下来就等于留在杨戬身边。

天道是很残忍的,两个人明明不能在一起,却偏偏还要让他们遇见。

数十年前,真君为了阻拦天帝将潇芊推入畜生道,从灌江口一路打上了三十二重天,于凌霄殿前斩杀三百名黄巾力士,血染南天门,此番违逆之举,终是触怒众神。

忆及此,杨苒依五指悄悄收紧,她真的怕,怕今世的那个人也会为了她做出甚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只要彼此能安稳度过这一生,这段情,就此舍弃,又有何妨?

杨苒依不知该作何回应,她想了想,最好还是说点对方感兴趣的事情绕开这个话题。

故此,她莞尔开口:“言儿,我看你同哪吒的关系已经挺亲密了呀,你们是不是定下了?”

这骤然一问倒还确实起到了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杨暮言当即羞赧地埋下了头,脑海中不禁闪过与那人在一起的令她脸红心跳的诸多场面。

小姑娘眼角眉梢皆是掩饰不住的喜色,小声道:“应该……算是定下了吧!”

“我瞧着他也比以前稳妥些了,对你也是非常上心,不如你们先将婚事定下,等两年后服丧期满就能成亲了。”

杨苒依面露欣慰,妹妹的终身大事,她是一直都记挂在心上的。

因着这话,杨暮言似是突然找到了突破口,顺势便道:“那我成亲的时候,姐姐你会陪着我的吧?”

小姑娘恳切诚挚的目光映在姐姐的眼眸里,逐步冲击着后者的心理防线。

这丫头果然未曾将留下她这事儿忘却过。

杨苒依不禁思忖,言儿也不过就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她希望亲人都陪在自个儿身边又有什么错呢?别人能拥有的姐妹亲情,她也应该拥有不是吗?

姑娘缓缓抬手抚上妹妹的薄肩,允诺道:“会的,言儿成亲那天,姐姐一定会陪在你身边的。”

听见对方终于稍稍松口,杨暮言赶忙将小脑袋蹭进身前人的怀里,双臂紧紧环住那抹细腰,趁此机会得寸进尺:“那我成亲之前,成亲之后,姐姐都要陪着我,言儿要一直和姐姐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她说得紧凑且带着点儿央求,似是不容人拒绝。

这样的情景,让杨苒依想起年少时的那些岁月,高堂俱在,兄妹安好。

幼时的暮言喜爱将小手臂挂在她的脖颈上,听她讲睡前故事,若是她不依,便会闹腾许久。

姑娘目光愈渐闪烁,眉眼间染上哀愁,似是在心里苦苦挣扎。

她沉默了良久后才缓缓将脸颊抵于妹妹的发间,在后者的视线之外,嘴角显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回应道:“好!我会一直陪着言儿,三书六礼……姐姐都不会拉下,你出嫁那日,我会亲手替你穿上凤冠霞帔,送你上花轿,入洞房。”

而这些种种,此生,于她而言,已是奢望。

杨苒依语调缓慢,声音轻轻柔柔的,飘荡在幽阒无声的卧房内,让杨暮言听着听着便情不自禁湿了眼眶。

小姑娘强忍住泪意,仰起头朝身前的人明媚一笑,“那我们说好了,姐姐不许反悔。”

“拉勾!”她伸出了自己倔强的小拇指,眸子黑亮亮的,就似小时候那般。

杨苒依无奈,只好缓缓勾住对方的手指应下:“不反悔。”

她既是姐姐,就应当尽到做姐姐的责任,都是自己最爱的人,她哪一个都舍不得伤害。

夜深了,房内愈渐转凉,她掖了掖杨暮言的被角,轻声道:“很晚了,休息吧!”

后者乖巧地颔首,旋即于黑暗中翻了个身,方才忍住的泪还是不可控地溢出了眼眶。

杨暮言抿住唇,偷偷抹掉脸颊上的湿意,于心中五味陈杂地道了一声:对不起,姐姐!

*

日子过得不紧不慢,转眼间,中元节已是数日前的事情了。

七月底之际,正值酷暑,西岐城外热浪翻腾,这种时节是不宜打仗的,军营的值守刚在日头下站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已是大汗淋漓。

邓婵玉再三斟酌,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决定归降西岐,而彼时的邓九公刚于首阳山附近重整完兵马,准备先回三山关再做打算。

西岐前来劝降的铁骑由黄天化领兵,邓婵玉做说客,将邓九公半路拦截,随之而来的是周武王的诏书。

邓九公归周后,邓家军收编于威武军的铁骑营,仍由邓家父女统帅,西岐与朝歌的这场战役,暂且告一段落,西岐城得以休养生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