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我助夫君重生后(94)

作者:月子樱 阅读记录

杨暮言坐在步辇上,旁的声音几乎听不着,只余下随行内侍的脚步声。

自进宫门,约莫走了一盏茶的功夫,姑娘在龙德殿外甫一下轿,便有宫娥过来扶她。

这样的客套,杨暮言是不适应的,连忙婉拒,只跟着宫娥走进了殿内。

绕过屏风,她能隐约瞥见珠帘后的床榻上,半卧着一个人,床旁仅有一人随侍在旁,瞧着是位上了年纪的内侍老臣。

姑娘屏息凝神,在宫娥的指引下,屈膝而跪,“民女杨暮言,参加陛下!”

闻声,姬发同何元双双转首望了过来,前者隔着珠帘,仔细地瞧了眼她,才道:“快快请起,杨姑娘无需多礼!”

刚说完,又轻咳了几下,何元连忙给他递上一杯热茶。

不得不说,姬发给人的感觉温和极了,全年无休更新腾讯群好,爻二无以四艺四幺贰没有一点儿帝王的威势,杨暮言进宫的这一路都战战兢兢,这会子见着了九五之尊,反倒莫名心态安稳了下来。

她是背了药箱来的,何元在卧榻旁摆了张圆凳,便同宫娥一块儿退了出去。

房内仅余下他们二人,寝殿的门被掩上的那一刻,杨暮言蓦地就感到十分局促。

这样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真的好么?

但她不敢出声,只是坐在那默默取出了自个儿望闻问切所需的医具。

隔着薄薄一层巾帕,杨暮言细细替姬发把着脉,虽并未与他对视,但她能感受到,对方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她的脸上,胸腔内的心便不自觉跳得有些慌乱。

“回禀陛下,您的疫症并无大碍,再调理个半月,想必就能康复个十之八九。”

结合姬发的症状与脉象,她耐心地说着:“至于您夜里多梦,我想应该是近日来的疲惫与焦虑所致,也就是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只要吃上几副安神的方子,多多休息,便会有所好转的。”

她声音委婉动听,容颜依旧如初见时那般淡雅清丽,又明媚动人,姬发深深地望着她,眼底就像蒙上了一层雾。

这些日子以来,因着得了瘟疫,身体羸弱,姬发每晚都会梦见他的小妍,他其实时常在想,要不干脆就这样去了也好,去与白妍相会。

他不断于心里告诉自己,无论杨家姐妹同白妍长得有几分相似,他也不应该打她们任何一人的主意,可他无法控制住自己那颗饱受煎熬的心,还是将杨暮言召进了宫。

他哪有甚么新的疾患,他只不过就是太过思念白妍罢了。

见姬发久久无言,杨暮言手心都开始隐隐冒汗,有些胆怯地稍微抬起了头。

她其实还未认真瞧过姬发的模样,只知道,姬发与伯邑考都是当年西岐城内有名的俊俏贵公子。

他这副皮囊虽比不上自己家的那三位,但也确实是生得上好的,杨暮言本该对他人畜无害的长相感到平易近人,可却在对上他眸中的深情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这样的眼神,她完全无解,遂又试探性地唤了句:“陛下……”

姬发收回目光,淡淡一笑,颔首道:“多谢杨姑娘亲来诊治,早有听闻姑娘是医仙的真传弟子,今日得见,是孤的荣幸。”

“当日下旨取姑娘的心,着实是被逼无奈,还请姑娘……能宽恕孤的罪过。”

他委实是十分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从骨子里透出一股书生气。

他们杨家是书香门第,可她长大以后却日日与武将相伴,这样的气质,久违了,虽让她感到舒适,却也让她愈发谨慎起来。

“陛下言过了,得见尊荣,是民女的荣幸才对,您乃一国之君,定然以江山社稷为重,民女怎敢有所怨言?”

姬发的病症,宫内的巫医定是能解决的,杨暮言此刻不禁怀疑,他难不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召她入宫诊治,仅是一个借口罢了?

如是想着,对方突然又道:“食盒里的药刚送来不久,不知能否劳烦杨姑娘您,喂给孤喝?”

杨暮言藏于袖中的十指已然攥紧,踧踖不安,面色却仅是微微一动,颔首答道:“是,陛下!”

旋即起身去桌上的食盒内端药。

姬发盯着她玉立亭亭的身影,内心十分纠结。

他本想着,见她一面,缓解一下自个儿的相思之苦便好,可人都是贪婪的,若是能拥有,不是更好吗?

虽说君子不夺人所爱,可他是帝王,终究还是抱有那么一丝希冀。

天底下有多少名门闺秀想当他姬发的王后,杨暮言,说不定也会为之所动呢?

檀香徐徐燃着,姑娘坐在那儿,几乎是面无表情地喂完了整碗药。

屋内的地龙烧得很旺,可她的手却是冰凉的,在放下空碗,准备收拾药箱请辞时,榻上的男人却忽然握住了她的手。

这样陌生的触感来得猝不及防,几乎是让她一根筋自手背麻到了脖颈。

她倏地就抽回手,提起裙摆慌忙跪在了地上,“陛下,请……请您自重!”

第68章 李家

紫玉珊瑚纹楠木床前, 杨暮言垂着头,紧拽裙衫的指节隐隐泛白,天知道她是废了多大的勇气才敢说出这句话的?

她是真的想不明白自个儿是犯了什么错, 才会忽然“招惹”上武王?

姬发靠在卧枕上,看着她那副尤为抗拒且惶恐的模样,眉眼间忍不住泛起一阵哀伤,他对天发誓,除了白妍,他没触碰过任何一个外姓女子。

所以,哪怕他是一国之君,有才且有貌, 又如何?

杨暮言不是白妍, 她早已心有所属,对他丝毫不感兴趣, 而他现下的行为,也确实和登徒浪子没甚么两样。

夺人所爱,他尚且可以倾力弥补,但强人所难, 就是失德之行了, 他姬发, 做不出来这种事。

“杨姑娘长得……委实有几分像孤的一位故人,只不过……她早已不在了, 方才一时失态,还请姑娘见谅,”姬发缓缓说着, 语调平和,看不出情绪, “时辰也不早了,孤这就派人送你回府。”

随后,何元应声进殿,杨暮言收拾好药箱,跟着前者离去,却在出门之时,瞥见了一幅之前未曾留意到的女子壁画。

那画中人的气韵不仅似她,还似她姐姐,清秀俊丽,端庄文雅,一看就是大家闺秀该有的模样。

杨暮言忽就生出一丝释怀来,哪怕姬发贵为帝王,位高权重,也感情上,竟也是一位可怜人。

*

疫病渐稳的丞相府,又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

萧条多日,四处竟显出一派破败感来,婢女们戴着面巾于抄手游廊上穿梭,小厮们则忙碌于洒扫凌乱的庭院。

东跨院内,好些人正围坐于石桌旁谈笑风生。

因着杨苒依有了身孕,哪怕李氏尚未病愈,也得拖着病体往丞相府跑,恨不得直接在这儿住下,好照顾女儿的衣食起居。

桌上摊着形形色色的婴孩儿衣物的图样,还有些许布匹锦缎,看得杨苒依眼花缭乱,“娘,这孩子才一月有余,不用如此急着准备衣裳吧?”

“怎能不急?”李氏握住她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着,“棉袄,帽子,襁褓,还有虎头鞋,这样多物件,等你日后肚子大了,哪还有精力准备这些?自然得早早筹划好。”

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盼了个外孙来,李氏自然得事无巨细地张罗。

好在杨戬是随了他们杨家姓的,若是苒依能生个儿子,也算是有人给他们杨家传宗接代了。

杨苒依微微一笑,大抵也觉得母亲说得有理,便又埋首继续挑拣着自个儿喜欢的样式,杨戬就坐于她身旁,抬手将她鬓角散落的发丝拢到耳后。

这种场合,他一个大男人也没甚么好发表意见的,就安静地看着,唇边挂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邓婵玉倒是对李氏带来的金锁项圈很感兴趣,亮闪闪的,漂亮极了,顺手捞起来就往黄天化的脖子上扣。

后者嫌弃这玩意儿是小孩子戴的,直往别处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