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搞基建+番外(156)

作者:意真 阅读记录

赵钰看着贾琏,直到他忍不住一般避开自己的视线才缓缓道:“若有泄露方子的,全族都要清查一遍。从厂子里出来的玻璃窗全部编号,若有损毁也必要见了碎片才能再买下一块儿。”

贾琏这会儿察觉出不对,正色道:“这玻璃再贵重也只是个消遣玩意儿,不...”

“诶,”赵钰一摆手,“这东西做得厚实,打磨一番能用在千里眼上。纵然这方子不可能一直保密,但在军中普及前,都要注意一二。厂子里他们做的板子都要半公分以下,若买家要求加厚,定要时时盯着。”

“是,臣遵旨。”

贾琏原先虽说是个不着调的公子哥儿,但出身武将之家也不至于连这点眼力都没有。他连忙应下,打定主意要将这方子瞒的死死的。

赵钰嘱咐道:“让匠人们好生试验,就照着西洋传来的玻璃制造。”

“是。内人陪嫁里就有一架玻璃屏风,还有几个玻璃小件儿。到时候拿过去,也能打个样。”

贾琏笑着答应下来,别的不说,要照着西洋玻璃的模样再简单不过了。昔日王家可是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四省洋船货物都是王家的。

放在寻常人家极为难得的玻璃制品,他们王家却是不缺的。王熙凤一个外嫁女都陪嫁好大一座玻璃屏风,上面的雕花、神女样样都好,便是宫里也是难寻的。

赵钰神色微微一顿,而贾琏也意识到什么,连忙住嘴。赵钰见贾琏如此作态,只笑道:“好了,不过是想起我母亲罢了。你现下就去办,等烧制出来了再来回我。”

“是。”

贾琏心说自己也是昏了头,竟忘了上面这位最是看不上勋贵之家的奢靡风气。就连自家这一门两国公都丢了祖上的爵位,更别提比自家还低一头的王家了。

荣国府勉强因着自己的面子,又实在没什么人命关天的大事,这才仅仅抄家夺爵。贾琏虽有些可惜祖上的爵位,但也不敢有异议,从此也只能越发谨慎。

赵钰心知贾琏想歪了,但也没有特意出言安抚。

贾琏的身份太过微妙,从血缘上甚至比与自己感情深厚的舅父、柳安还要近。单凭这一点,赵钰也不忍心严惩贾琏。

正因如此,才要时时告诫贾琏,以免他当真犯下滔天大错。虽然自己只是想到出海,并无他意,但贾琏能警醒些也是好事。毕竟他为人还是轻浮,略得些脸面只怕能飘到天上去。

赵钰将注意力从贾琏身上收回,盘算着怎么整治海道。他一直都知晓出海暴利,只是海上风险太大,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他一时也无法下定决心。

可...赵钰想到从西方传来的那些古怪却又格外实用的东西,心里也有些忌惮。西方诸国并非乾朝疆域周边的番邦小国,他们距离乾朝太过遥远,远到派出十艘船能有一艘船回来就不错了。

这样遥远的西方诸国,如果真的要下力气训练海军、造船,这笔花销可不小。只是若打通了两遍的通道,届时出海一次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倒也勉强能抵得过前期的花销。

赵钰一时无法下定决心,这样的大事他也不敢擅自作出决定。况且海禁在前朝就有了,自己忽然允许海上贸易,也不合适。

要养一支海军可不容易,说不定才从羊毛上赚来的钱,转头就都没了。当初他去东海平叛,还曾与海盗交手,其凶恶狠毒令人恶寒。这样一想,先不论海禁如何,这海军是要练起来,至少还沿海百姓一个安宁也是大功一件。

这般想着,赵钰暂且不打算暴露出来,便先行在纸上记下。他送往各地的棉种如今看情况也极好,只待今年试着种下,便可知这棉种究竟如何。

“叮当”一声,安置在一旁的时辰钟响了。

刘康适时道:“陛下,该用午膳了。”

柳安从后面进来,听见刘康的话忙笑道:“我来的正巧,赶上午膳了。”

赵钰听是柳安过来,忙从书桌前抬起头,拉过柳安道:“今儿有你爱吃的酱鸡,咱们收拾了也快些用膳。”

端着各色菜肴的宫人们鱼贯而入,看着多,实际上也就八菜一汤。这对两人来说还是略多了,可已然是赵钰减免三四次的结果,若再少下去也有些不成样子。

两人一同用膳时并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柳安将口中鲜嫩多汁的鸡肉咽下,笑道:“话说,今儿王姑娘的信你可看了?”

赵钰点点头,随手给他夹了块儿脆生生的腌萝卜,慢条斯理道:“难得见这样年纪的姑娘有这样的心性。虽未曾见过真人,一看信件也想象出是个极有主见的。她父亲还是王常鸣,若要把人安置进太医院还要费些心思。”

毕竟王常鸣答应不答应是一回事,自己这个皇帝能否把人女儿安置妥当是另一回事。

若是王嘉到了太医院后被人排挤,亦或传出些风言风语,只怕王常鸣还要恼了自己。他倒也未必有多在意这个女儿,但若这个女儿毁了王家女儿的名声,怕是掐死她的心都有了。

况且王常鸣位高权重,又多有功劳,赵钰也想着尽善尽美。

柳安面含笑意道:“这还不简单。那张太医的年纪都能当王姑娘爷爷了,一群太医年纪也都大,如何能与小姑娘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倒是太医院的年纪小学徒也有不少,这个倒要多加考虑。”

说着看了看赵钰的面色,说道:“不如派几个宫女做王姑娘的副手,这样人多,旁人还要乱说话就不合适了。”

赵钰也觉这主意极好,但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王嘉转,岂不是把人架在火上烤。他思忖片刻后说道:“倒也可以从民间征选医女入太医院学习,这样也能同王姑娘作伴,另外一同学习,她们也好切磋交流。”

柳安笑道:“妙极,只是怕张太医一个人教不过来,是不是多安排几位太医?如今宫中需要请脉的也只有你一人,太医院也不算繁忙。”

赵钰闻言点头,笑道:“不过,这也不是人张太医主动收下的学生。不如公中多出一份钱,权做委托太医教导医女的奖赏。也能贴补一二,总不好让人多干。”

这样一来,太医院竟与私塾也没什么两样,只是私塾里学的是四书五经,这太医院学的是医术。要说这些医女与原有学徒的不同,也只有这些医女并非这些太医主动收下的学徒,双方的牵连也少了许多。

作者有话说:

还差四千字,明天日六叭。以后是写多少发多少,底线三千

第126章

如今这世道, 医者在民间很受尊敬,但在富贵人家眼中却不值得一提。况且学医若要学出名堂来少说也要从八九岁学徒开始,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竟也同十年苦读差不离。

一般而言,有这样的时间, 家中钱财略多些的都要送孩子去读私塾, 少有送去学医的。

赵钰也想不到一个权贵小姐能去钻研医书。但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她能读医书是一方面, 却不见得能忍受病患身上的脏乱。

两人商议片刻, 将此事定下后便命人传旨, 先行在太医院拾掇出十来个院落,又拨了几个宫女过去。此事一出宫中议论纷纷, 让宫外人也摸不着头脑。

但宫中太医,品阶最高者也不过五品,那些大人们思索片刻不知其意便抛开了。毕竟做医者官位最高也才五品,哪像他们, 只要熬够资历最次也是五品。

*

前去建州的一众钦差本是打算赶在年前回来, 可当时瘟疫虽有好转却并未完全平息,他们便将时间延后。为此, 不少人心中都有些牢骚。

只是不光他们这些位卑职小的, 就连上头的忠顺郡王都没能回京,也让他们心中略有些平衡。

现在过了年, 张太医总算开口说瘟疫平息,他们也是一片欢欣。要说为此地百姓高兴, 早在张太医研制出方子时他们就高兴过了, 早知百姓无恙, 他们现下一心想着回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