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79)

作者:鸦泉 阅读记录

如今在众人见证下,得了仙使夸赞和鼓励,已经是远超期望。

可以想见,来日的阳武县县试、三川郡郡试,他陈平将不会遭遇不公刁难。

而如果公平应试,他自信不会逊色于那些士人。

及至入了咸阳应试,就无需担心太多了,因为他和咸阳的考生根本不在同一阵线上。

心念电转间,外人眼中不过一个眨眼。

陈平又表态道:“平必定用心备考,全力以赴,考入咸阳!”

此时的陈平——或说天下绝大多数应试者,尚且不知道大秦科举制里,那经过李斯完善后,堪称严格到变态、但也更为公平的应试、监考及批卷制度。

其实无需他如此费心算计。

但未雨绸缪之举,谁又能鄙夷他白费心机呢?

何况,今日此举未必就是无用功。

不,可以断定,今日谋得的一番际遇,绝非徒劳无功。

“有此决心和信心,值得赞扬。”周邈对陈平的豪言壮志,表示赞许。

神情坚定的陈平,也回以坚定的笑容。

话到此处,目的已经全部达到,可以结束交谈了。

周邈也不好一直耽搁人家干活,“尔等且忙去。”

说完,就干脆利落地转身走开。

周邈一走,方岩、黄药子、燕一干人等,以及英布、王离等人也都跟随离开了。

仙使离开后的当场,虽还有两步一岗的士伍盯着他们,可众人也瞬间放松不少,然后看陈平的眼神都不同了。

之前因陈平的豪言壮语,笑得最欢最狠的几个,当下更是眼神闪躲。

他们未必真知道仙使的身份有多重要和尊贵。

但他们能看见那五六千的虎狼之军,那近二十辆的马车车队,还有阳武县县衙上下的毕恭毕敬。

仅仅这些,就已经足够震慑这些县邑普通黔首。

陈平不是得志便猖狂之人,今日有幸局面大好,他又怎会愚蠢自毁?

“仙使慈悯仁厚,对吾等黔首也亲切至极。”

陈平一句话出口,打破了现场尴尬的气氛。

瞬间,众人也纷纷夸奖起来。

“是啊是啊!仙使真是温和亲切!”

“正是正是。”……

还是那句话,他们未必知道仙使其人,但只要知道周邈是咸阳来的贵人就已足够。

……

仙使颇为赏识一个切肉的陈平,且二人相谈甚欢。

——这个消息,没多久就彻底传播开来。

于是等到晡时,周邈和扶苏携众赴约宴饮时,就在席间见到了相貌英俊出众的陈平。

阳武县一方陪座的大啬夫、众啬夫及县中德高的父老,以及几个年轻郎君,除了位高者几人在堂上入座外,余者都坐在堂下。

而陈平就是坐于堂上者之一。

且就挨着县令、县丞和县尉,在其下首就座。

显然,阳武县令是一个颇懂人情世故之人。

让陈平陪座贵人,这安排确实讨喜。

既讨仙使贵人的喜,也讨陈平本人的喜。

——来日陈平出人头地,总也要念着故乡所在的阳武县令的一份好。

可惜此次出巡的整支队伍,心眼子平均下来,每个人都不足一个的。

反正周邈没看出什么来。

只是在看到离席相迎的人之中,有陈平在时,倒也确实为再次遇见而高兴。

“诸位免礼,都请入座。”

周邈上首尊位入座,扶苏紧随下首入座,其后众人依次入座。

贵人到齐,宴饮开宴。

饭桌社交有扶苏,周邈摆出高深莫测的仙使款儿,就开始专心吃杀猪菜了。

不算不知道,这一餐竟然是周邈穿越后,第一次吃到劁过的猪肉!

劁过的猪,没有了香料都难以压制的那股腥臊臭味。

又是在官府苑囿中放牧长大的,吃的是嫩草野菜,而非泔水和猪饲料,猪肉也就没有‘三月肥’速成肉猪那股子油腥腻味。

入口的猪肉,似乎都格外带着一股清香,没有肥腻之感。

半大猪的肉质又刚好鲜嫩,咀嚼间一整个唇齿留香!

而炖煮肉的盐,也是放的他们自带的雪□□盐,没有平常那股苦涩味。

叠加下来,这也太好吃了吧!

只是简单的清汤水煮肉片,配着豆芽和豆腐,竟也格外的清爽美味!

而宴上觉得猪肉好吃的,不独周邈一人。

因为少见油星,又第一次吃到没有腥味和苦涩味的炖煮猪肉片,他们比周邈的反应更大,简直是惊为天人!

各人面前食案上,迅速减少消失的那份猪肉,就是有力证明。

陈平抬头夸赞:“经仙使所授神通劁过又养大的猪,肉质鲜嫩,香而无臭,实乃人间美味!”

“且长肉更快,这于天下黔首而言,更是天大福音。仙使功德深厚,可得黔首万世供奉!”

夸人陈平是会夸的。

周邈虽然因为劁猪神通一词,有些许羞赧不自在,更多的也还是高兴。

又虽然,这一份高兴,更类似于找到了口味相同的饭搭子。

“你也觉得这猪肉好吃吧!”周邈兴奋地和陈平确认过,又开始劝菜:“好吃就多吃点,吃完再去添一碗,今天我们吃个过瘾!”

为这一顿宴饮,宰杀了好几头猪羊。

堂上堂下入座参宴的也就二三十人,不至于一人一份就舀完了。

“……依仙使之言,平便再添一碗。”陈平神态大方道。

话落立即就有隶妾上前,端碗去再盛一碗杀猪菜。

陈平开了添菜的先例,之后就又有几人先后添了菜。

可以说这一顿饭,众人吃得是肠满肚圆。

对此,阳武县令高兴,又没那么高兴。

众人吃得香,主要功劳在用仙使劁猪神通劁过的猪身上,以及咸鲜不苦涩的精盐,还有仙使手笔才有的豆腐、豆芽、腐竹和豆干等配菜和小菜。

至于桌上的酒浆,仙使是尝都没尝一滴,扶苏公子等人亦然。

这样一来,其他桌也不好举杯自饮,于是就都剩了下来。

再者,都只顾着往嘴里送菜扒饭了,没有空出一张嘴来交谈。

饮宴期间,就过于安静了些。

主要是周邈把饭桌社交,全权托付给了扶苏。

而长公子扶苏虽然知礼讲礼,可一天赶路下来正是饥肠辘辘的,也不会为了与县邑的官吏啬夫应酬,委屈自己的肚子。

只等都吃饱饭了,才终于有时间来应酬社交。

社交的话题不知不觉地,就谈到大秦近期的朝野大事。

又自然而然地谈到了科举取士,这一昭告天下、关乎重大的政略。

“……月余之内,各科的三册参考书目,应当就会下发至各郡县了。”

这也不是保密信息,席上问起,周邈就顺嘴透露了。

但对席上有志科举的陈平和年轻郎君们来说,先人一步得知科举的详细信息,便是占得先机。

陈平又发问:“只不知这参考书目,是否高深渊博?吾等学子也担心学不懂……”

科举取士是周邈提出,推广科举也当有他一份责任。

闻言,耐心解答陈平的疑问:“明法、明算、明字和进士四科,每科三册参考书目,都是朝野大儒大家汇编而成,重在实用,不在艰深,本也不是为了难住考生。”

“内容都是常见常会的,主要是给考生划定了出题范围。”

虽然这范围是整三本书,可相比书海浩渺,已经缩小很多了。

得到周邈的回答,席上陈平和年轻士人们都松出一口气。

周邈随即又补充,“当然,作为选拔性考试,到会试和殿试时肯定会加大难度。虽然还在参考书目范围内,却也有出难题的出题方式。”

陈平理解,“这是理所应当的,有难度才能分出个高下。”

他只需排除外物阻碍,再竭尽全力,总能博一个出身的。

这出仕的出身是高还是低,且看天下士人学子的高低,届时就各凭本事了。

上一篇:寒潮之火 下一篇:刀刀去哪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