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瞻彼日月(14)

作者:亮家川儿爷 阅读记录

“那是天上最亮的星,指引着无数人方向。”

“我相信夫君会是这世间的一颗北辰星。”

于是我二人聊起荆州旧事,江东风月,而后沉默在这春风里,他眼神亮亮的看着我。而后将我一把抱起,走回卧房。

春宵一刻值千金。

第8章 闲中好

婚后一月,我们先是回家见了父亲母亲,母亲一开始本不是很看得上诸葛亮的家世,可一见之后,竟觉得诸葛亮谈吐气质极佳,待他好似亲生一般。诸葛亮从小便没了母亲,这次能有对他这样好的长辈,他自然也是当做亲生母亲来侍奉,这下变成了岳母和女婿母慈子孝,我和父亲在一边灰溜溜看着的局面了。

归宁之后,我们又去拜访了师父和庞德公,还有徐庶、石韬这些昔日的好友。

然后我和诸葛亮便商量着诸葛均教学的事,决定让诸葛均跟着白楚在读书游学,我和诸葛亮则决定去会稽游学。诸葛亮说正好见兄长诸葛瑾和鲁肃一面,于是我们便在五月离开了隆中,我照旧是一身男装打扮,到底方便些。

无怪乎师父这等闲云野鹤的高人都在会稽安了家,到达会稽的时候,诸葛亮也对这里的山水民风啧啧称叹:“此地山林青翠,绿竹猗猗,是君子之地。”

我在一边应和道:“我记得十二岁时和师父来此,师父于山中建一茅舍,四周皆是竹林。”

“哦?”诸葛亮不知道师父在会稽也有住所,问道“夫人不是说白楚先生向来不拘尘俗,喜爱四处游访,怎的在这里还有房舍?”

“师父是很少在一处待很久,但这里却每到春夏之交就要回来一次,他说这里的山水最是养人,尤其是春末夏初,颇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古意。”我带着孔明找到了师父的茅舍,师父应该是带着均儿去寻访高人了,估计刚刚离开,因为屋中灰尘不多,显然是刚刚打扫过。我回忆起和师父在会稽遇到的趣事,便一边讲给诸葛亮听,一边和他到山林里打了些柴回来,傍晚生起火,屋中便有了人气。

炒了些春笋,煮了粥,我二人坐下用了晚饭。饭罢,诸葛亮洗了碗筷,回到屋中时我正在看着上次未看完的一卷兵书。

山中不知时光,我二人在山居里度过了数日,又在会稽城中游玩了两天,拜访了些朋友,而后便回了隆中。

两年后。

正是阳春四月,诸葛亮在田间种地,这些年他的农艺越发娴熟了。我将果儿哄睡放在摇篮里,嘱咐了青衿看好孩子,又看了看均儿的课业,便带了布巾和食盒去垄上送饭。帮着诸葛亮擦去额上的汗水,把饭菜递给他,我拿起锄头打算帮着他做会儿农活,被他给拦了下来。

“夫人照料果儿辛苦,不必操劳田间的事了,亮来做便好。”他把锄头放在身边,说道。

我便也不再拗他,只是看着他把饭吃完,这时日正是春耕农忙的日子,他每日早出晚归地劳作,回家后还要看书,我便只有做好饭,哄好果儿,养好家中后院的十几棵桑树和百只蚕儿,不打搅他读书。

收拾好食盒,我和他并肩坐在田间,他看着我的脸庞,有些心疼地说道:“阿月嫁我以来,亮没有照顾好你,让你真的黑了不少。要是被岳丈看到,怕是要怪我了。”我笑道:“既然嫁给了你做村妇,还说什么黑不黑的。”他听罢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被四月的春风吹着传了很远很远。

“孔明还记得,荆州田间,你、我、广元兄、元直兄和孟建,一起长谈天下,抱膝长啸的时候吗?”我倚在他的肩膀上问道。

他看着远方,笑道:“怎么会忘了呢?那当是你我最快意的时光了。”

而现在,孟建去了北方,徐庶已经找到自己的明主,石韬也在游历寻访,只有诸葛亮和我还在隆中。可我知道,夫君他不会永远呆在隆中的,这应当只是暂时的休养生息。荆襄之地,并不是他的归处。况且,最近徐庶常常来找他,说起他的主公刘备的事,夫君看着似乎对这刘备很上心。

我二人许久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过了一会儿,我收拾好食盒回到家中,趁着悠闲看了会儿书,又开始照料孩子和准备晚饭了。备好晚饭,在桑林里转了转,浇了水,便在门口看到了诸葛亮的身影。

我跑向我的夫君,接过他手里的农具,我二人一起慢慢走回来,青衿已经把菜端到桌上了。诸葛亮抱着果儿逗了一会儿,我们和均儿用了晚饭,便到了休息的时间。我帮兄弟俩准备好灯油,也坐在摇篮边开始看书画图,改造机括。青衿前不久和诸葛亮的侍从阿三结了亲,就在偏房起了一间茅屋,晚上二人吃过饭洗过碗就回家了,只有我看着果儿。好在果儿晚上睡觉不怎么闹腾,倒是让我和孔明省了不少心,也不必天天起夜看她。只要轮流起来一两次帮她掖掖被角就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