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同人)逍遥游(3)

然后就要听,听旁边人的谈话,好知道自己姓甚名谁,所处年代,或者是位面。

黄钥匙凝神倾听,发现自己的感觉异常的敏锐。

现在应该是清晨,黄钥匙能听到叫累了的蟋蟀钻回洞的声音,露珠砸到地上的声音。

左近没有人,远处有人起床穿衣吆喝卖豆腐的声音。

有人卖豆腐,那应该还是中国地界了。

黄钥匙睁开双眼,费力地侧转身子,四处张望。

眼前是一座土坯砌的小城,城墙上已长满青苔。城门处略用砖石修饰,门楼上写着“昌国”二字。现下晨光尚早,还没开城门。自己就躺在城门前的官道旁,被粗麻布裹着,像一个布包。

路对面有一个茶摊,还没开张。

昌国,这不就是定海市的古地名吗,让我想想,是什么时候的。

北宋之后,元朝之前,那么就是南宋了。

黄钥匙发现自己的思维异常的迅捷,而且前世的记忆似乎毫无遗漏的保留了下来。

南宋啊,不知道是初期还是后期。自己是该吹玻璃制钟表做富家翁呢,还是金戈铁马扫平大漠呢,舞文弄墨还是算了,济南二安甩自己九条街。

在黄钥匙尽情展望未来的时候,官道上已有了三三两两的行人。

茶摊开业了,城门还没开,于是等着进城的人们就聚到茶摊上吃些茶点。

几杯热茶下肚,茶客里就有出过远门的海商天南海北的胡侃起来,其他人也都你一言我一语的插话,没人注意到十几米外的布包里有个小生命,正在侧耳聆听。

“岳武穆死的冤屈,幸亏今上英明,鄂国公沉冤昭雪。”

“今上英明?嘿嘿嘿,我敢说,若武穆公复生,今上也不敢大用。”

“我不信,武穆复生,收复中原指日可待。今上怎会不大用?”

“我且问你,十年前采石矶一战如何?”

“虞公允文临时召集一万八散卒,大败金狗精锐十五万,震惊宇内。”

“我朝凭大胜之势北伐,结果如何?”

“因为主帅张浚无能,兵败符离。”

“若是虞彬父为帅,又当如何?”

“自然所向披靡,可惜圣上被奸人蒙蔽了视听。”

“蒙蔽视听?谁是世之名将,今上可比谁都清楚。我问你,张浚北伐时,虞公在哪儿?”

“经略四川。”

“经略个屁,就是赶紧把虞公调的远远的。惟恐虞公掌军。”

“怎么可能这样呢?”

“岳武穆、刘锜、虞允文,此三子皆能凭二十万之众,光复中原,此言不为过吧。就是在江南西路填词的辛幼安,才能也胜张浚十倍。为何中原仍在敌手?无他,我朝防内臣之严,远甚于防外敌。往下不能细说了。”

“今上议和之后,改元乾道,这七年可称得上是政通人和了。”

“那倒是,今上治国没得说,咱老百姓也跟着享福。”

“也不尽然,听说次辅张说养了众多美……”

“莫要多言。”

听了些闲谈,黄钥匙已经大致理出了头绪。

现下是乾道七年,那就是公元1171年了。

风波亭事件已经过去了29年,大侠郭靖还差29年出生,如果有的话。

此地是昌国县城,也就是后世舟山群岛的首府,历来乃南北海客落脚之所。

只是,黄钥匙不知道自己这一世姓甚名谁,生身父母又是何人。

黄钥匙正思索间,迎面一阵凉风,打断了他的思绪。

于是黄钥匙转念又想:管它姓甚名谁呢,当下最要紧的是,我得先好好的活下去,找个好人家收养。

于是布包里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哭声。

茶客们立即围拢过来。

“天可怜见,竟然是个孩子。”

“这般轻巧,怕是才四五个月大。”

“已有了两个乳牙,肯定六个多月了。”

“瞧这面黄肌瘦的,怕是有不足之症。”

“这做父母的也太狠心了。”

“莫要这么说,你又怎知他们的难处呢,靖康年间,易子而食都是有的。”

“可这几年风调雨顺的,怎么有人家能到这般地步?”

茶摊老板插话说:“毋须争执,当下要紧的是,给这可怜的娃儿觅个人家收留。孩儿他娘,熬碗小米糊糊。”

茶客们虽然可怜婴儿,可说到收养,谁膝下没个三儿两女,怎会收养外人,纵想收养,亦是有心无力。

唯有一个侯姓海商有些心思,说道:“此子虽面黄体瘦,然双目炯炯,不类凡俗,若实在无人收养,在下就叫内子收留了。”

众人交口称善。

忽然后方有人言道:“且慢,贫道有意收留此子。”

众人回头,见身后已多了一个青年道士。约摸二十多岁,生得浓眉大眼、鼻孔上翻,双耳招风、嘴唇甚厚,然气质不凡,令人亲近,一身粗布道袍竟无一丝尘垢。

金大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