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同人)逍遥游(97)

凤翔路,虞允文亲率精兵两万五千人,从宝鸡出发,沿官道向凤州府杀来,兵锋直指凤州府城梁泉。

凤州观察使和部下两位副使紧急商议对策,最终结论是,宋军有妖人相助,切不可据城池山林河泽而守,只能寻平原旷野,与敌拼死决战。

三月十六日,金兵三万人列箕形阵于白河镇外的旷野,迎击宋军。

金国初建之时,金兵战力极强,号称满万无敌。

时至今日,金军多是就近招募的汉人组成,战斗力和以前的纯女真人部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普遍来说,仍能压宋军一头。

两军在野地堂堂一战,金军没有怯战之理。

巳时三刻,宋军在距金军二里外列下锋矢阵,主将虞允文率亲兵占据前方锋矢位置,勉励全军,勇往直前,穿透敌阵。

初入午时,两军相交。

虞允文身先士卒,宋军气势如虹,如尖刀一般切入敌阵。

见宋军没有妖女相助,金军也杀出了血性,两军很快陷入了胶着鏖战,再也看不到阵形。

午时四刻,两军激战正酣,天上忽然飘过来一朵雨云,雨云不大不小,刚好遮住了战场所在。

不多时,战场上便下起了沥沥细雨。

说来也怪,雨滴只会落在宋军身上,半点也不曾落在它处。

雨滴一落在身上,宋军伤兵的伤口便开始愈合,没伤口的宋军淋了雨滴,更是变的生龙活虎,所有疲劳一扫而空。

许多本已垂死的宋军,被雨滴淋了,竟又活蹦乱跳的站了起来,加入战斗。

两军本来都已体力透支,逢此变故,宋军恢复如初,金军登时不敌,立显败象。

而细雨还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

不多时,除了已死的宋军以外,宋兵已无人带伤。

金兵终于崩溃,丢盔弃甲,望西而逃。

宋军携大胜之势,一路掩杀溃军,狂追十余里,斩首八千,俘虏万余人,就势席卷了凤洲府城梁泉。

两日后,宋军来攻两当,两当县守军三千人弃城而逃,竟不去紧邻的成州,而是往更远的天水一带而去。

又两日后,宋军兵临河池,河池县守军杀了观察副使,献城投降。

至此,凤州大定。

虞允文复生才不足二十天,已经攻取了凤翔、凤州两府之地,杀敌两万多人,俘虏三万多。因为俘虏多为附近汉人,所以虞允文下令,将俘虏中老弱病残之人就地遣散回乡,年轻力壮之辈打散编制,经过集训后编为宋军。

更有本地不堪金人压迫的汉民和党项人,踊跃加入宋军,愿追随虞允文杀敌。

宋军征战多日,军队数量不降反升,从八万多人增加到了十一万人,军威大振。

也有不好的消息,利州路的栈道被不知何人破坏,多处险要栈道被烧,巴蜀的粮草一时运送不到凤翔了。

好在去岁凤翔府大熟,各府县存粮甚多,又不及烧毁,虞允文还无需为军粮发愁。

一直以来,黄药师刻画阵图,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聚灵阵略明其理。

现在,黄药师得了空,决定改变这种状况。他要理解各种阵图,掌握它们的原理。要理解阵图,以前黄药师想都别想。现在,得了阵理之书,黄药师已经有了理解阵图的途径。

黄药师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翻开阵理一书,开始修习。

书的第一页上只有寥寥数语,道是:欲修阵道,先修符道,符道若成,聚符成阵。

之后此书花了五百多页,详细介绍了五百一十二种常见符文图的构造和机理。

最后,只用了四十多页讲解如何聚符成阵。

黄药师草草翻了一遍书,豁然开朗。

所谓符,其实是小巧的真气流动图。每个符都需要外界输入某种真气,来实现某种功能。

所谓阵,则是由成千上万个符组合成的复杂的真气流动图。阵的真气来源一般是晶石,庞大的阵图,真气也可能来自阵图吸收的天地灵气。

简单来说,如果把阵比作一个几十万行的程序,符就是一个个可调用的子程序。一个程序通常包含成百上千个子程序,每个子程序可能只有几十行,甚致十几行。

另外,通常一个大阵需要存在很长的时间,有的大阵甚至是一个修真门派的依仗。所以阵图所用材质必须经久耐用,甚至能历千万年而不朽。但符则不同,一个符文可能只能保存数月,甚至即画即用,所以如果单纯的画符,不需要什么珍贵的材质做阵线。比如水灵根修士常常便以水线画符,即画即用,一个符可以只存在刹那时间。

最后,画符也不需要像画阵图那样丝毫不差。画阵图时,阵线细上一分,分流到此阵线的真气就会少一分,其他地方真气就会多一分,结果整个阵图就会因为不平衡而崩溃。画符时就没那么麻烦,一个小小的符文,不过几十根阵线,根本没有所谓的真气平衡问题,甚至就算符图画的不甚准确,多半也有一定效果。

金大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