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邢氏(185)

皇帝眉头皱的更深,冷笑道:“果然如此,朕怎么就没想到呢,你是皇后身边的女史,怎么可能不怕她呢。”

“皇上,臣妾……”贾元春话有没有说完,人已经被皇帝拉了起来,抱在怀里,“朕乃一国之君,朕会保护好你,保你们母子平安。”

贾元春忽听这话,恍若做梦一般。这场景,难道不就是她梦里所向往的么?贾元春脑子飞速旋转,终于有些弄明白现在的情况了。

婉妃的事开始,皇帝对后宫之事便颇为敏感。

贾元春是皇后宫里头出来的人,加之前段日子,贾元春一直听话的日日去皇后宫里孝敬,有目共睹。如今贾元春怀孕的消息只告诉了皇后,却疏忽了皇帝。皇帝不爽至于必然会起疑,稍稍思考究其原因,便不难轻易得出一个结论:贾元春受皇后掣肘,惧怕于皇后。

对于一名皇帝来说,最耻辱的事儿莫过于他宠爱的女人,反要去巴结孝敬甚至惧怕另一个女人。这是对皇帝地位的侮辱,也是对帝王绝对权力的挑战。

皇帝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次日,皇帝以贤德妃座寝宫风水不好,不宜养胎为由,下旨为贾元春调换了寝宫。除了贾元春特允的周公公外,其余宫女太监等一律留在了原来的寝宫内。新的寝宫里,自有皇帝安排的宫女太监们等候侍奉。

说白了,皇帝就是为了给挑战她权力的皇后一个教训。皇帝就是要让皇后明白,她把手伸得再长,也逃不过他的五指山,他想砍就能给砍断了。

在邢氏巧妙地帮助下,贾元春终于可以稍稍安稳的在寝宫中养胎,暂且得到片刻的安宁。至于以后再遇的大大小小的争斗,贾元春只要能保全自己和孩子,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

近来,贾母的身子越来越不大好了。黛玉本是来住几日就走的,因见贾母那番情景,到底是念及当初贾母对她些许的宠溺之恩,预备留下送她一程。林如海闻得消息,也赶来探望贾母。

宝玉精神稍好些,同宝钗一通来看望病重的王氏。王氏听说贾母不大好了,嘱咐宝钗去瞧一瞧,替她尽尽本分。

宝玉坐在一边只会捣乱,时而傻笑,时而又头脑清楚了,落泪心疼母亲。

王夫人见呆呆傻傻的宝玉,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气。

王夫人还有话要和宝钗商量,只得暂打发宝玉出去。

“我大限将至了,看在我要死的份儿上,以前我对你做过的过分的事儿,也别放在心上了。”王夫人服软道。

宝钗垂首,点点头。

王夫人抓着宝钗又道:“宝玉如今精神是不大好,可他年轻,养一养总归是能痊愈的,你也别担心。嫁妆的事儿是我对不住你,可你要知道我也有我的难处,不怕跟你说,我为了这个家也早把自己的那点私房掏空了。老太太如今跟我似得,日子也差不多了,你抽空多去陪陪她,送她自后一程,务必叫她老人家知道你的好。”

宝钗点点头,有点明白王夫人的意思了。说白了,这是叫她在贾母死前好好巴结老太太,好等老太太分家的时候,多给二房分点银子。

王夫人突然哭了,泣不成声。

宝钗见她真可怜,一时动了恻隐之心,真心劝了劝她。

王夫人呜咽道:“我这一辈子活得,出嫁从夫,养儿育女,到头来,只混得你在我床前伺候。宫里头那位当初说地好听,如今半点指望不上,我就当没生她了。兰哥儿和老大家的,唉,不提也罢了。如今我身边,也只有你了。”

宝钗笑了笑,拍拍王夫人的手背。心想她还不是罪有应得,坏事做多了才会这么惨。她能忍到今日,在王夫人床前服侍,也就是等着瞧王夫人如今的惨样。

仔细想想,王夫人是够惨的,临到要死,床前剩下陪她的,竟是给她下了催命符的人。

☆、第69章

林如海来见贾母的时候,贾母已是有些糊里糊涂。听说说那是林姑爷,贾母就哭着叫起来贾敏,伸手要抓他。众人忙大声喊着告诉贾母:“那是林姑爷!”

贾母又哭了,喊起来:“我那可怜的孙儿哟,怎就魔怔了!来来来,快叫我看一看。”

林如海蹙眉,回头看见贾赦夫妇。

邢氏告知其道:“这几天都是这样,有时一整天昏睡不醒,好容易睁开眼,也不用饭,更吃不下药。口里头就念叨着敏妹妹,再就是哭宝玉。”

鸳鸯叹气,故意讽刺宝玉:“老太太病糊涂了,还说过混话,昨儿个宝玉来瞧她,一时清明说自己要死了,要带着宝玉一块去。抓狠了他,吓得宝二爷再不敢来了。”

林如海闻得此言,禁不住皱眉鄙夷宝玉的畏缩。老太太病糊涂混账了,并非有心,不过是掐他两下,这就有理由躲着了?枉老太太平日把他发放在心尖尖上疼爱。

鱼七彩/七彩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