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农业大亨(323)

次日一早,鄞祯带着画来亲自向贾琏证实,得到肯定答案之后,鄞祯万分诧异。

“原我只是查出来这事儿跟文华殿有关系,没想到竟然和你说的扬州案子也有关联。谋财,害命,这件事背后肯定有巨大的阴谋。”鄞祯道。

贾琏还在盯着那幅画,与他所见的一般水墨画不同,水墨描绘一般只是‘画骨’,描绘得是一种风姿,不会特别细腻。但这幅画却不同,把罂粟花画得栩栩如生,很逼真。贾琏不禁想到那名扬州瘦马身上所着的花样子,立刻叫人拿来对比,竟如出一辙。只是画上的所绘的更多一些,衣服上的则只是截取一部分样子去刺绣。

“女人刺绣之前,都会先描样子。这幅画难道是用来刺绣用的?”鄞祯问。

贾琏看着落款处的空白,表示赞同:“若是作画,应该会提上几句落款。”

隔两日,刘元青捎来消息,扬州那边已经查到罂粟花的所在地,就在扬州城三十里外一处偏僻的村庄内种植,那里的村民全部受雇于一人,先拿银子后种花,必须保密,必须禁止外人来,否则就没有丰厚的报酬再拿。村民们受够穷苦日子,自然认钱听话,又因为村子偏僻,鲜少有人往来,所以消息一直被瞒了下来。

而负责与村民们联系的人,是香满楼的一个管事,叫来福的,他应该也是受人指使。

具体情况如何,便要亲自去审问才知。鄞祯和贾琏当即动身。到了扬州,贾琏却没多做停留,直接上船回京,和四皇子辞别了。

鄞祯不解:“为何不留下来同我一起将这案子破了?”

贾琏:“王爷别忘了,祁天来参的本子还在上京的路上,就算有刘元青后续的解释,也难保他不会怀疑。如果我继续逗留,在这儿陪着,您说他会怎么想?”这个他,当然是指皇帝。

鄞祯忙打发贾琏快走,再无怨言。

四皇子追踪他的香满楼去了。

贾琏同林如海、贾政和宝玉共乘船回京。

这一路上可热闹了。贾政督促宝玉要学习,没事儿的时候就当着林如海的面儿叫宝玉作诗。宝玉的作诗水平时高时低,有时候被贾政骂了,差不多就像傻子似得,做些烂东西出来,少不得又挨贾政一顿骂。

林如海同贾琏在一帮笑笑,看个热闹,并不多说。

宝玉只有在贾政休息的时候,得空见着林如海,便会拐弯抹角的问黛玉好不好,黛玉爱吃什么,爱玩什么。

林如海见宝玉不避嫌,他便也不避嫌了,把黛玉搜集大青虫的事儿讲给宝玉听。

宝玉怔了怔,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来,一脸诧异。林妹妹竟然喜欢搜集虫子?宝玉在脑海里想象了下,那般较弱如花的林妹妹,撸着袖子满园抓青虫。青虫又大又肥,动起来跟蛆虫一样,想想就叫人犯恶心。美美得林妹妹,竟举着肥肥的青虫子冲自己笑……宝玉晃了晃脑袋,抚着胸口,惊魂未定。

贾琏见宝玉有点发痴,问他怎么了。

“没,什么事儿都没有。可能有点晕船,二哥,姑父,容我先告退回房。”宝玉匆匆行礼,逃了回去。

林如海哼笑:“瞧给他吓得!”

“他一个不问俗事、不沾俗务的人,自然是受不了您形容的事。”贾琏别有意味的笑。

林如海白他一眼,“还说我,黛玉这毛病也不知是谁给弄出来的。”

“哈哈,”贾琏笑,“姑父换个形容不就好了,说她爱养蝴蝶,便就有出尘脱俗的劲儿了。您非要跟宝玉说她弄青虫子,还特意强调虫子又大又肥,你叫宝玉不怕才怪。再说,我倒觉得鼓弄虫子,可比葬花有趣儿。一个是烂在土里了,一个人是破茧成蝶,怎么看都是后面的更好玩儿。外甥帮你提升了她的爱好,您是不是该好好谢我才对?”

“爱好还有提升的?你这厮,嘴巴越来越厉害,我得个探花名儿都说不过你。才年纪轻轻的就这样,将来指不定会如何了,可得罪不起。”林如海挤兑贾琏道。

贾琏更笑:“你要是这么想最好,这次您回京高升了之后,可千万别‘得罪’为难我这个小辈,我便是求福得福了。”

“又胡说。”林如海道。

“真的,”贾琏伸了个懒腰,站在甲板上,望着河岸上渐显的秋景。

林如海记得贾琏早前就跟他说过这话,之前还觉得不可思议,现在隐隐的他也有这种预感。临行前,皇帝对他说了很多器重的话,他心料这次远行,如无意外的话,应该是会有所变化。

就在贾琏离开扬州五天的时候,皇帝受到了福建布政使祁天来的折子。

皇帝看完,脸色阴沉,丢了折子,不知该作何感想。贾琏的事儿他刚放下去,又闹这么一出,他真不知道是该信还是不信了。之前赞颂声满天下,他心中忌惮,有诸多不爽,因想到北静王的问题,到底给搁置下来了。现在又闹出结党,真真假假难辨,更令他头疼。

鱼七彩/七彩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