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农业大亨(65)

既是有共同话题,早晚会成为朋友。

……

王夫人从上次贾政闹出事儿后,消停了几日,便捧着自己细心抄写的大字佛经献给贾母。贾母也是喜好佛的人,偏又听说王夫人是跪着抄经的,心中感动不已。作为两房儿子的母亲,贾母自是希望两个孩子都能孝敬自己,家庭和睦,让荣府的门楣更加光耀。

思虑到二房这段日子抹下不少面子,贾母也觉得不容易,拉着王夫人亲昵几句:“前段日子叫你们搬了地方,着实委屈了你们。但个中理由的确有你们的不是,你心里头的怨念也别太多。毕竟人家是长房长子,办事又比你们清楚,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老太太哪好一劲儿的偏着你们。我啊,只能偏理不帮亲了。”

王夫人一听,贾母这心里头其实还是更偏着二房的,忙点头跟贾母表示:“前些日子也是媳妇儿糊涂呢。”

贾母见她明事理,笑着拍拍王夫人的手背,叫她别灰心,回头他会吩咐琏儿重新拾掇一下府东,好好改建一番。

王夫人听到这话后,心里五味陈杂,不知是该高兴还是失望了。高兴的是老太太还算惦记她们,知道给他们的住处改善一下;失望的也是因为‘改建’,似乎也预示着她们以后没机会搬回荣禧堂。

王夫人越琢磨心里越堵,想象而今的光景,再回忆以前的时候,怎么都没料到他们二房会混到如今的光景。

贾母:“你怎么了,因何发呆?”

王夫人回神儿,忙用帕子擦眼角,假意破涕为笑:“老太太念着我们,媳妇儿心里感激。琏儿那孩子这段日子确实渐渐出息了,我和他二叔都替他高兴。只是……”

“只是什么?”贾母脸色微变。

“只是那日他的确狂妄了些,不然他二叔一个好好读书的斯文人,哪至于那般愤怒地要砸门。”王夫人提起这茬是真委屈,货真价实的掉出眼泪了。

贾母心一沉,把手从王夫人的手上移开。王氏恐怕至今还不懂,贾琏跟四皇子之间可不只是两盆花的关系了,贾琏现今就是荣府的希望。身为荣府的老祖宗,她怎么可能委屈这个‘希望’。老二这次的确委屈,却也只能叫他忍着了。

王夫人见状,还以为贾母不喜自己说这些,忙止了泪,笑骂自己道:“瞧我,又胡言乱语了。今儿个不光是要给母亲送好东西来呢,还有丫头们呢。琥珀,快去将孩子们唤过来。”

贾母听王夫人念想着姑娘们,高兴不已,吩咐人去叫三春姊妹。

王夫人见贾母高兴了,趁机便把薛家来信要进京的事儿说了出来。

贾母点点头笑道:“欢迎!”

……

贾琏在会宾楼送别靖英光之后,顺便去逛菜市场。

在菜市上买菜或是做买卖的都是一些穿着粗布服的普通百姓。忽来个容貌清俊,一身高贵锦缎的公子哥儿出来,霎时就引起所有人的注目,不单单是因为贾琏的脸长得好,还有他弯腰认真看菜问价的架势,专注程度简直不亚于他们这些专门挑菜降价的妇人们。

这可真稀奇!

贾琏走这一路,很引人侧目。更有好事儿的媳妇儿三三俩俩凑一起,远远地跟着,用手捂着嘴,红着脸,偷笑议论。

兴儿跟在琏二爷后头感觉到氛围怪怪的,起初还好些,只是目光上的,后来竟然有好事儿的人跑来问询他家主子的情况,甚至还敢问“叫什么”、“哪家的”、“是否婚配”。兴儿不敢擅自透露身份,却赶不走那些人,几次表情为难的想提醒琏二爷,却见琏二爷一脸专注的询问菜价打听行情,甚至还跟几个卖菜的老农聊得不亦乐乎。兴儿明白二爷一办起事儿来就特别认真,谁都不能去打扰,只得尽力敷衍那些打听情况的人。

“让让,都让开!”忽有一婆子厉声喊道。

菜市街头突然出现一辆豪华的轿子,丝光锦缎罩顶,四角挂着流苏玉坠子,连轿子的抬杠上还缀着金银,一瞧就是个极为十分富贵的人家。

街市上的百姓们都惊呆了,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先来个富贵的公子哥儿买菜,这又来了一顶豪华抬进来,打眼瞧着着轿子帷幔鲜亮的样色,该是个女儿家坐的,再瞧随轿走得几个婆子便更可确认这点了。

前头开路的婆子,年纪四十上下,肩宽体胖,一脸管事婆子的架势,气势汹汹地甩着帕子催促前面挡路的百姓们给她让路,甚至还随手推倒了两个。

买菜的百姓们俱有怨言,但谁都知道天子脚下随便打个哈欠都能吹着皇亲国戚,他们这些平头小老百姓也只有缩着脖子躲的份儿,万不敢造次。不过和这位坐着豪华轿子的比起来,还是先前那位穿着贵气的公子更待人亲。人家没摆架子,走着来的,还能拉低身价和菜农们说说笑笑,但真是个好人儿。

鱼七彩/七彩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