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当燕王妃那些年(146)

作者:鱼七彩 阅读记录

如今人既然出现了,想来还是有话要说,徐青青便将那丫鬟叫来。

蔡老夫人见状欲阻拦,被徐青青便故意感慨一句。

“我是外人,竟见不得她了。”

“王妃千万不要误会,我之所以找借口那般说,其实是怕那丫头魔怔,冒犯了王妃。”

蔡老夫人叹口气,她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大孙女能帮徐妙书一把,但她断然不敢厚脸皮去主动提这种要求。她当初硬留下徐妙书的决定,已经给谢氏添堵了,难得儿媳妇不计较,大孙女被认回来之后也没太计较过。她虽是徐家的老夫人,是辈分最高的长辈,可也不能倚老卖老,得寸进尺了。

徐青青拍拍蔡老夫人的手,“祖母的心思我明白,没事的。祖母只管回去歇着,我去看她一眼就走,那麻烦事儿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祖母且等几日,便会有好戏看了。”

蔡老夫人一听这话,开心不已,忙问徐青青是什么法子。徐青青看看周围这一众送行的人,对蔡老夫人微微摇了摇头。

蔡老夫人当即明白这事儿还不能让太多人知道,总归有了解决办法就让人放心了。

“我一个老婆子精力不济,也就不多问了,且听王妃的,过几日看戏就是。”

徐青青刚进徐妙书的寝房,忽有一身着白衣披头散发的女人扑了过来,她脸色苍白,偏一张嘴涂得血红。

“大妹妹!呜呜……”

熟悉的哭声,徐青青从凌乱的鸡窝头下仔细分辨出了徐妙书的五官。

这忽然一下子还真把人吓一跳,难怪蔡老夫人不愿意让她见徐妙书。

“大妹妹,我不想嫁给胡安做妾,你带我去平安观好不好,让我做道姑去。”徐妙书嘤嘤哭着,泪珠儿果然跟穿了线的珍珠似得往下掉。

“倒也不是不可,但你这般模样是怎么回事?”徐青青有点想去洗眼睛。

“日子没奔头了,还梳发作甚。”

“那你涂什么红唇?”徐青青再问。

“丫鬟说我气色不好,会吓到别人。”徐妙书低头抽泣时,头顶的鸡窝就跟着一颤一颤的。

“这样就不吓人了?”徐青青令徐妙书坐在铜镜前,好生照一照自己,让她眼睛都不眨一下对镜看自己一盏茶的时间。

“做到了,我就帮你去平安观。”

徐妙书就盯着铜镜看自己,起初还挺安静,看得越久哭得越凶,最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赶紧跟徐青青道歉。

“对不起。”

“为何道歉?”徐青青凝眸看她,目光平静至极,这架势倒有几分像燕王,令被看者心里很容易慌神儿。

徐妙书知道徐青青看穿了自己,这才支支吾吾地说实话:“我是故意装成这样的,我怕爹娘还有祖母最后没办法了,真的会把我给了胡安。如果我这副样子传出去,被胡安知到了,他肯定就没心思纳我了。”

“你就是疯成一条狗,只要顶着魏国公养女的头衔,他都不会改主意。赶紧把自己拾掇干净了,你这个样子可把祖母给吓坏了,都不敢让我见你。再说你如果真有发疯的名声传出去,今后可真难嫁给好人家了。”

徐妙书马上听话去收拾,再出来的时候,换了一身淡粉色裙裳,头发也梳理好了,人瞬间精神好看了很多,不过仍能看出她面色憔悴,可见这些日子她没少因为胡安的事儿受折磨。

“放心,有我在,你嫁不过去。实在不行,就真收你去平安观当道姑去。”徐青青道。

“嗯。”徐妙书乖乖点头应承,想想若有了这个保证,她倒也没什么好怕的。

其实她不怕出家,她是怕不知去什么地方出家,那里是否有合得来的人,一旦那些人不喜欢自己怎么办。但平安观不一样,知根知底儿,早听说那里的道姑们都好,而且看大妹妹这性子就知道,观里的人肯定也都好相处,而且有大妹妹的面子拂照,定然不会有人为难她。

徐青青折返回府,在路过大通街的时候,忽听前头突然有人高喊一声“避让”,紧接着便有一辆马车呼啸而过。路边的百姓都惊叫起来,伴有孩子的哭声。

再然后,有孩子开始扯破嗓子大哭。

妇人悲惨叫:“我的儿啊!”

“怎么回事?”徐青青隔窗问随行的侍卫。

侍卫忙道:“才刚过去的那辆马车好像是胡府的,八成是胡家大公子。有一妇人欲拉着孩子们躲避,却不小心把孩子的腿给摔断了。”

徐青青围上面纱,下了车。见一妇人跌坐在地上,双手抚着躺地的孩子。这孩子大概有三四岁,一只腿不敢动,已经哭的抽搐了。在妇人旁边还有一个年纪五岁所有的女孩,也跟着在哭,她身上粘着许多尘土,不过从她完好站立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没有受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