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当燕王妃那些年(296)

作者:鱼七彩 阅读记录

朱棣岂容自己以及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儿女们落得这样凄惨的下场,他们来到他朱棣身边,是享福的,不是来受罪受死的。

慈不带兵,仁不从政。

有些事儿,自是不能只顾着书本上宣扬的所谓正统、大义。

莫不是正统之下的侄儿把刀都架到他脖子上,他还要恭顺地喊‘万岁’跪下,乖乖受死?

“世有三亡,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在朱棣看来,他朱允炆之所以会有落败的下场,便是将好好的正统的‘正’转为‘乱’、‘邪’、‘逆’。

靖难之变,终究还是来了。

朱棣在此间行军的过程中,因属下的背叛,中埋伏受困于险地,得幸随行的人中有擅长挖洞的钻地鼠祝良救了他一命。

朱棣因而不禁忆起自己与徐青青相遇的缘分,若非有她,祝良如今也不会在他身边。因念及徐青青,太想着与她早日团聚,朱棣的干劲儿便更足,他定要将这些麻烦彻底解决,也好在以后能跟着徐青青一起在红梅苑悠闲养老。

……

永乐元年,朱棣登基为帝,封徐氏为后,大赦天下。

“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女为朕正妃,内助藩国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济朕艰难同勤开国,今寰宇肃清朕登大宝允赖相成宜正位号,今特遣使奉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以奉神灵之统母仪天下。”

徐青青戴着九龙四凤冠,在两侧百官的矗立之下,一步步走向身着衮冕服的朱棣。

或许是朱棣在这身造价不菲、材质极好的衮冕服衬托,又或者是环境氛围使然,总之徐青青这一刻觉得站在她面前的朱棣神武无比,帅出天际了。她当初怎么就那么幸运呢,一不小心就‘色’到了一位这么好的夫君。

说起来,从她跟朱棣坦白善言咒之后,朱棣便再没给她机会用过善言咒,似乎是故意在较真,想着终有一天她不用善言咒也会对他那么热情。

这些年,他眼中始终有她,也一直愿意听从她的意见,减少杀戮,以仁治下。

今晚便满足他吧,难为这个男人一直这么努力。

永乐七年。

皇帝将诸多政务都交与太子朱高炽处置,终得清闲,与徐皇后日夜相伴于红梅苑中,或扫雪煮茶,或棣棠花,或私服出街尝尽京城小吃……

这天下,朕只和她共享。

作者有话要说:下篇文《我在开封府坐牢》,下周开,去大鱼专栏可收藏!!!快去!!

断了几天,感谢小可爱们能理解大鱼的腰的问题,谢谢你们一直陪我到这,太爱你们了。虽然更文的过程挺痛苦,但总体我挺开心的,因为我写出了我想写的故事。幸好有你们,一直陪着我到底,我一点都不孤独。明代文特别写朱棣在晋江挺小众的,所以遇到的你们都是难得的缘分,难得大家同好、同好的啦。

(这章很多地方写的隐晦,你们懂就行,就是个后续的交代。现在写历史文有限制了,被编嘱咐不能随便改历史。所以鸡贼地徐写幸福的部分,再次强调一下这是明架空,如果还是不行,那就算是不正经番外吧,可不是正文里的哼,正文主讲燕王妃二三事儿,历史还是历史哈。下篇文搞破案,就不用考虑这么多了,松口气~)

————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引自《韩非子》

“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女为朕正妃,内助藩国二十余年……以奉神灵之统母仪天下。”引自《明太宗实录》

《洪武帝起居注》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讲过:“朕第四子贤明仁厚英武,勇武似朕,朕欲立为太子何如?”翰林学士驳回:“若立燕王,置秦王晋王于何地”。

第87章 帝王的双重标准

当今陛下登基之前, 行军打仗数次,条件艰苦。便为亲王, 每餐用食,皆与普通士兵无异, 填饱肚子足以。故而陛下与先帝一般, 十分崇尚节俭。

永乐八年,皇后随藏锋道长往玄晨观会友祈福, 朱棣一人独留宫中无趣,不知不觉闲逛至一处偏僻地脚, 刚巧遇见一太监竟用米喂鸡。

朱棣雷霆大怒道:“此辈坐享膏粱, 不知生民艰难,而暴殄天物不恤,论其一日养牲之费, 当饥民一家之食, 朕已禁戢之矣,尔等职之,自今敢有复尔,必罚不宥。”①

随即便重罚惩治了那太监, 并在次日大朝之时,以此事为例, 敲打百官。另外警告太子, 不可仁善太过,应当严行规矩法制,有遇违者, 严惩不贷。

次日,朱棣往御花园寻皇后,半路碰巧就见一宫女竟拿香气四溢的烤鱼喂猫。这鱼与米相比,岂不更甚?且还在他警告之后的第二日!朱棣怒极,欲命人立刻将此宫女乱棍打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