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当燕王妃那些年(9)

作者:鱼七彩 阅读记录

王熬忙问:“那可从吕向荣口中拷问出什么没有?”

“怪就怪在这,只是折磨他,一句话都没问。倒是那个吕向荣叽里呱啦说了一堆求饶的话,燕王爷根本没理会,只玩儿扇子呢。”

王熬越听越害怕,“既然不问,便是燕王心中早有数了。他特意提前来凤阳府,一大早就弄了这么一出,分明在故意警告咱们。传我的令下去,阖府都给我夹着尾巴做人,谁都不能有错!”

罗性应承,几番犹豫,欲言又止。

王熬不耐烦道:“都什么时候了,有话快说,憋着作甚。”

“下官有一个不知是否合适的主意,您听听看。”罗性就将平安观的事讲给王熬,复述了徐青青的提议。

“人都不能免俗,谁不想在圣上面前博个好名儿?这倒不失为一个卖好的办法。”王熬情绪稍微缓和了下,思虑一番后,对罗性道,“这样,咱们把这案子讲得扑朔迷离些,回头王爷破了案才更显得英明神武,到时自然高兴。”

罗性见王知府应下,心里踏实了,这也算给徐道姑一个交代。

徐青青和楚秋在凤阳城内找了几个名声好的木匠,带他们去集市订好木材等物料后,便结所有的工钱给他们。

“便是有人说我们做活好,不验收先给钱的,徐道姑却是头一个,不怕我们干活糊弄?”杨木匠调笑问。

徐青青挑眉:“可知我今早从谁家出来?”

杨木匠等人不解,“谁家?”

“罗通判。”徐青青不多说,只笑看他们一眼,挥手道别,“那我就在平安等着诸位了。”

杨木匠等人瞧这小道姑自信的架势,倒是不敢怀疑她跟罗通判的交情。事后稍微打听,得知徐道姑对通判夫人有救命之恩,便更加不敢怠慢了,干好活儿就是。

……

徐青青将剩下的钱交给楚秋保存。楚师姐会些拳脚功夫,体力也比她好。

楚秋接下钱后,表情沉重,仅剩这三十五两银子了。

“青青,我们能挺过去么?”

“能啊。”

简单利落的两个字,充满了自信坚定,比任何话都能安慰人。

楚秋瞧师妹不知愁的模样,开心地笑起来,她信师妹。

俩人雇了辆马车,去买粮食和蔬菜,听到集市上好多人议论起凤阳城最近闹的江湖流匪。

“她大娘,这段日子可别叫你家闺女出门,邪得很。昨儿个老张家的小女儿出门打酒后,再没回来。”

“天呐,是不是被那些江湖人劫了?前儿卖豆腐的老孙头跟我说,他亲眼看见有两个大男人当街把一个小姑娘劫走了。”

“唉,衙门怎么不管管?养闺女的人家可都得看紧了,真不能出门!”

……

徐青青收起刚买好菜种子,不禁想起故事里她们原本的结局:道观被烧毁后,道姑们无家可归,后来在流浪时,被好淫的下三滥流氓觊觎。

这‘好淫的下三滥流氓’,指得应当就是如今凤阳城内正闹的江湖流匪。

她本来还觉得奇怪,虽说她们这些道姑都是弱质女流,但好歹人多势众,其中有几人还会些简单的拳脚,怎么就任凭流氓欺辱了,原来欺负她们的是这些武功高的江湖流匪。

尽管现在她们逃过一劫,但只要这些恶徒在,依旧会有无辜的姑娘被害,徐青青不想放过这些恶人。

奈何凤阳府的王知府是个不作为的蠢货,这事指望不上他。

“青青,凭咱们俩这样,肯定斗不过那些流匪,你可不要不自量力。”楚秋劝徐青青趁早回道观,“你如今是大家的主心骨,不能有事。”

“燕王来了。”徐青青眼睛突然一亮。

故事里有关于燕王的描述不多,但分量可不轻。

燕王曾因刘灵秀的冒犯而不悦,派人为难过刘灵秀,刘灵秀险些被追杀致死,后来还是男主沐景春出面斡旋,凭二人自儿时结下的情意去恳求燕王,燕王才放了刘灵秀一马。再之后,故事里顺带提过一句,这位燕王登基为帝了。

这天下有什么比皇帝更厉害的人物。

既然能自己拼天下做皇帝,这个燕王肯定不会是草包,让他对付几个江湖流匪绰绰有余!

当前的难题是,怎么才能让燕王自愿去对付流匪?

徐青青让楚秋先回道观,她有事必须办,要在凤阳再留一晚。楚秋本想留下来陪着徐青青,奈何马车已经雇了,东西都买了,只得应承,嘱咐徐青青一定要注意安全。

“放心吧,我随身带了匕首,还有让人浑身发痒的药粉,吃不了亏。”

徐青青告别楚秋,就去人员混杂的街市里打听……

是夜,亥时刚过,各处早已熄了灯。

凤阳府西北、东北两个方向忽然升起九盏孔明灯,灯下拴着一长条红纸,被风吹得摇摇晃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