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同人)我和我的玉虚至宝师弟[封神](8)

作者: 楚楚留香 阅读记录

杨戬暗暗点头,心道,这位弹琵琶的魔将老三雅通音律,果然粗中有细,倒是个明白人。

“可如今没有了混元伞,我们法阵施展开,必然大打折扣,焉知他们有无御宝后招……” 魔礼寿愁眉苦脸的说。

老大魔礼青沉下脸来,训斥道,“老四未免太过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那花狐貂已多日未得寸功,难道说四弟你自认你的实力就止于一只血食妖兽?”

魔礼寿被他教训得满脸惭愧。

魔礼青接着又咬牙切齿说道,“须得让姜尚那老狐狸知道,我们魔家四将固守佳梦关,靠的是可不是手中法宝,而是我们四位兄弟同心协力,匡扶殷商王朝的实力和决心。”

魔礼红和魔礼寿连连称是。

魔礼海却不应声。

魔礼青知道三弟素有智计,便说道,“三弟,你有

魔礼海长叹一声,“大哥,二哥,四弟,我们有多久没有回仙域真境,听多宝仙师教诲了?”

他们四人皆为截教三代嫡传弟子,拜在多宝道人门下,他们口中的仙域真境,便是海外仙山截教教主通天教主所建道场碧游宫。三教之中,截教通天所收门人最多,不限种族根基,热热闹闹有数万之众,纵横九州四海,势头如春竹秋枫,烈火烹油,强势了得。

“上次碧游宫一别,不过三百年尔。”

“我们食商朝之俸禄,求得这人间富贵。这十丈软红,满目繁华,确实滋味了得。可是,这人间因果不了,我们何日可得复归仙师门下,求证大道?” 魔礼海慢慢的说道,“如今我们出世之心全无……这宝物丢失,焉知不是天意?不瞒大哥你说,我等接闻仲调令来伐西周之前,我曾有风闻三教圣人共签‘封神榜’一事,说那姜尚乃是奉玉虚宫圣人法旨下山扶佐应运帝王,这三教中人都有在‘封神榜’上的。既是圣人有旨,为何师父从未明言告知我等?”

魔礼青听得打了个寒战,连魔礼红和魔礼寿也陷入沉思。

他们四兄弟心意相通,此刻一旦察觉危机,便生出感应。

片刻后,魔礼海勉强笑道,“各位兄弟,也许是我言重了。我等深陷红尘,又岂能责怪恩师久不联系。不过此战的确不宜久持,后日见战自有分晓。待此战一结束,不管我等是胜是负,或可效仿黄滚老将军挂印而去,回那长生不老仙域真境求证混元金身。”

杨戬没想到魔礼海能说出这番话来,可谓见识不凡,不由得想起了下山前玉鼎真人的教诲……

和不耐清净仙人洞府的哪吒天化等青葱少年不一样,杨戬当年被玉鼎真人救下时,已历经家破人亡,母亲被镇,父兄被弑等种种坚辛险恶,自己亦被天帝舅舅视为天庭污点,带着弱妹被天庭追杀逃亡逼入绝境,几乎是带着万念俱灰的心境拜入玉泉山。若不是他身上天仙血脉觉醒,天眼得开,在最后生死一线之际护住自己,得玉鼎真人另眼相顾,又得元始天尊出面善后,只怕早就被天庭挫骨扬灰了。

玉鼎真人性子肃重清冷,虽然博文广志

玉鼎正是看他修行境界已至瓶颈,便求来玉虚宫圣人师尊默许,命其下山助周历练。

那时杨戬已出关数日,听到师父召唤,便来到问心崖前,只见一名看起来三十来岁的年轻道人负手立在崖石上,身穿蓝袍,头戴玉冠,风姿俊雅,高大玉挺如崖上青松,大袖漠漠似风中之云,令人望之脱俗,正是他师父玉鼎真人。

玉鼎对他言道,“我辈已入杀劫,此事再无周旋余地,你可从速下山。‘封神榜’已立,你姜尚师叔已经奉三教法旨,坐镇西周,扶佐应运帝王。上天天意借此战封神。以你智计修为,师父不担心你有性命之忧,只要不行那欺师灭祖之事,自可以随心便宜行事,多送几个对手上榜。或可借机斩断与天庭种种因果,求证大道。”

杨戬不解,“师父之命,弟子自当遵从。只是人世艰辛,凡人朝生暮死,故此贪恋痴嗔,爱恨纠缠,多有不得好死之命运。师父何以认为弟子重新入世,以杀止杀,反而有助修行呢?”

玉鼎一声叹息,知道杨戬心如止水,又太过聪慧,这个徒弟确实不容易糊弄过去,便解释道,“天道圣人之下,皆为蝼蚁。当年洪荒三千魔神,遍地准圣,金仙多如牛毛,千万年修行,一朝遭劫,灰飞烟灭。后又逢巫妖大战,两位妖皇与十二祖巫同归于尽。如今九州列国除四海仙山偏僻域外部族,还有谁得闻上古正邪至尊?现如今人族当兴,灵气却已远不如洪荒时代。我辈得天地灵气,还于天地,本是道法自然。可但凡是修道者,何人不想夺天地之造化,成就不坏金身?我辈已是与天地争功,避而化之,积而弱之,三尸不斩,却终逢大劫。此杀劫,非身陨不得灭。凡人虽弱小,却是得天道眷顾,圣人教化,知道聚弱势强,力转乾坤。天庭二圣,得天道授权大封九州正神,也是顺人族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