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问+番外(141)

作者:十四四十 阅读记录

尉缭作为一个参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他擅长的是大格局上的战略目标,攻城这种小规模战役还需要另有人来干。

然而,像武将这种人才,需要的是大量的实践,不是所有人都像是尉缭和孙武一样文笔好地能写出传世兵书,大多是都是能打不能说的实干家,所以愣是嬴政将秦国全朝文武的祖宗十八代研究了个透,都愣是没找出个又可信又能干的武将。

虽然墨斗满脑子都是王翦,但是实在是最多只能对嬴政进行引导性指示,比如说:“大王你看这个这个人,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太子晋的第十八世孙,感觉不错。”

嬴政将脸从大把的竹简里抬起来,迷茫地对向墨斗,刚刚他听到了什么,好像是最不在意家世的墨斗因为某人的血统而向他推荐武将?

墨斗似乎也知道刚刚自己说的话有多奇怪,他讪讪一笑,但还是坚定地将手里的竹简推向了嬴政,天知道他在这么多竹简里找王翦这么一个名字找了多久——像这种族谱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转移到纸上的。

嬴政沉默地盯着竹简上的名字,王翦,好像有那么一点印象,听说对方自小喜爱兵书,可以试一试,最关键的是墨斗还专门提到了他……

嬴政提笔,将王翦的名字添加到纸上,这时纸上已经写满了十几个名字了,没错,嬴政现在就是在广撒大网捕大鱼,旁人推荐总会涉及到利益,自己亲自一个个挑效率低不说,关键是嬴政自己是没上过战场的,他仅仅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巨人,所以他不确定自己挑出来的人会不会只是一个花架子,各种方法相比较下来,还是直接一股脑扔到战场上有效直观,是骡子是马一清二楚。

……

蒙恬是几天前回到咸阳的,在战场上征战多年的他已经完全褪去了少年的青涩,脸上因为日夜兼程地将祖父的遗体送回而风尘仆仆,在城门口被士兵拦下检查时还差点把士兵给瞪哭了,还是嬴政亲自出门迎接给缓解的僵局。

然后便没有然后了,蒙骜去世,蒙家一大家族都得披麻戴孝,再加上蒙恬也确实在战场上呆地太久了,也是该回来休息休息,于是嬴政在对蒙家安抚完之后,便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新的武将身上。

虽然有点残忍,但嬴政别无选择,蒙家只能暂时地蛰伏起来。

而且蒙恬最近过得很不好。

在习惯了战场上的生活后,蒙恬对于现在的环境相当不适应,而在他最需要亲人安慰的时刻,他的弟弟以及母亲因为多年的分离而对他有了一种明显的生疏感,再加上自己被迫闲置,无处发泄情绪的蒙恬日益暴躁起来。

尤其是在吊唁时看见尉缭的时候。

尉缭是跟着嬴政过来的,蒙骜作为秦国的功臣,同为武将的尉缭是绝对有义务跟着嬴政出现在灵堂上的,即便他甚至连蒙骜的脸都没见过一面,但尉缭和蒙恬还是有过交情的。

但是在蒙恬眼里确实另一幅场景,时过境迁,之前在营帐前的路人现在却是秦王面前的红人,要说蒙恬不在意是不可能的,虽然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蒙恬就是忍不住怨恨着尉缭。

蒙恬的敌意很明显,他是蒙家的长子,是秦国世家大族的代表,所以此刻的氛围开始微妙起来,一些早就不满新兴外族势力的顽固派逐渐地靠近了蒙恬,隐隐有抱团的趋势。

这让一边的嬴政和墨斗都忍不住皱起了眉,这绝对不是他们所想看见的样子,墨斗不方便多言,但嬴政可以,于是他直接转头想尉缭询问:“缭与恬曾有过节?”

尉缭用可以说是儒雅的姿态向蒙恬那里撇了一眼,淡然道:“并无。”

“那为何恬对你如此不喜?”

尉缭沉吟一番,遗憾道:“臣不知,或许让臣与蒙将军单独谈谈便可知晓。”

单独谈谈……

嬴政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就算是尉缭打算和蒙恬抱团,那也比蒙恬和世家大族抱团要好,否则嬴政都要考虑要不要放弃蒙恬了。

在嬴政的安排下,尉缭很快就得到了与蒙恬单处的机会,面对蒙恬没好气的脸色,尉缭毫不在意,直接开门见山道:“蒙将军莫要恼缭,缭也是无辜的。”

蒙恬睁大眼睛,一脸古怪,说实话,刚刚尉缭的话他没听懂:“无辜什么?”

“缭的意思是,这国尉并非是缭想当的,”像是怕蒙恬没听清一样,尉缭清晰地又重复了一遍,“缭并不想当这国尉。”

蒙恬:……他能将案几掀到这家伙的脸上吗?做人能不能不要那么白莲花!

蒙恬噌的一下起身,有这时间听对方炫耀,还不如回去主持祖父的灵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