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问+番外(222)

作者:十四四十 阅读记录

太阳终于升起,李斯的原版‘字典’发放到了第一个人手中,几个人围成一圈照瓢画弧地誊抄下来,然后以此为中心,以几何的倍速转播开来,如同一场文化变革的演习。

……

嬴政发起的文字一统并不仅仅开展与千金阁,在秦国的前线,也依然正在逐步发动。这已经不是王翦第一次怀疑嬴政是不是认错了人,为什么总是给他这个武将发文官的活?

把各地竹简书籍抄到纸上发到咸阳是他王翦该干的事吗?还要用新字!

王翦看着案几上的字典,颇有点想把它烧了的冲动,但那也只是想想,要冷静,这是大王给的,不能烧……很好,现在他想直接跟大王吵架了怎么办……

“王兄,你还算好,有个儿子帮你,”一边的蒙武愁得连胡子都快掉了,“我家那混小子运气倒好,那里除了草就是沙,啥书都没有,刚巧逃过了一劫。”

而他就比较悲惨了,千辛万苦跑到燕国,啥都没赶上,结果还得回到韩地那里沿城收集书。

“贲儿今日有事,我与你是一样的,”王翦叹了口气,终于接受了事实,安慰道,“其实也无需我们亲力亲为,只需知会当地县令,然后审核一遍变成。”

事情做多了,王翦早就摸透了,事情只要交给下属去做就行,他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的是管理做事的人,然后在关键时刻决定方向,其实跟打仗有那么一点异曲同工之妙。

蒙武一点都没有被安慰到,他依然无精打采:“也就是说,我还是得背下这本书。”

王翦无奈点头,你要监督那肯定得学一遍,哦,对了,还得加一条,作为领导者还要做好表率作用。

“说来,”蒙武将‘字典’收了起来,勉强打起精神,“你家王贲到底有何事?怎么,他有战事打?”

王翦摇头,笑道:“蒙兄说笑了,他近日在做魏国沙盘呢,整天就盯着看,都快把那泥给看化了……”

若是在自家儿子身上,蒙武铁定要骂他不误正业,但是鉴于王贲是别人家的孩子……蒙武铁定道:“想来他定是要做什么大事。”

王翦笑而不语,仿佛已然默认。

第139章

秦国,咸阳。

寒冬中的战场是冰冷而寂静的,唯有几位大名鼎鼎的将军,带领着自己的几十万大军化身为快递小哥,四处奔波为嬴政收集书籍。

而秦国的咸阳城也一样如死一般的寂静,当人们意识到如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嬴政的计划时,他们纷纷开启了非暴力不合作模式,即便是千金阁完成了一部分数目免费开启部分馆阁时,依然也没有人愿意进去看一眼。

温水煮青蛙是个不错的法子,但是青蛙不愿呆在锅里可怎么办?

嬴政犹豫了半天,最后找到上了一个人:王绾。

若是把秦国最有资历的文臣武将列一遍,王绾作为四朝元老绝对能占据首位。王绾之所以资历最老,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活得够长,要知道,他年轻的时候也是攻打过魏国,又在楚国的进攻下守卫过秦国上郡,更是跟白起一起喝过酒的男人。

而要说在内政上,这些年来也是在他自己的职责方面处理地井井有条,可谓是能文能武,只是为人太过保守,总是顾及太多,因此并没有创下多大的名气,名号全被白起、吕不韦、李斯这些神人给压了下去,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安安稳稳地坐在嬴政面前问:“大王传唤老臣来有何吩咐?”

嬴政难得摆出一副三好学生的样子,要是墨斗在这里,绝对又要忍不住一直盯着他看:“寡人有事想要大夫帮忙。”

王绾点头:“大王请讲,老臣自当竭尽全力。”

“千金阁近日新进了一批书,但奈何无人问津,寡人思来想去,觉得也有只有您有这份资历帮帮寡人了。”

王绾资历最好,连嬴政都得给几分面子,由他出面最好不过,就是嬴政有点担心对方的性子……

果不其然,王绾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嬴政于是又劝了一句:“便只需邀几位好友去千金阁做做罢了,大夫就当帮寡人一个忙。”

但王绾沉默了半天,最后还是说道:“大王高估微臣了,微臣不过一个老头子,平日里哪有什么好友,微臣无能,还请大王责罚。”

嬴政微微皱眉,他一手撑腰,抿起嘴角,然后抬头问道:“大夫可是与旁人一样,不愿使用这新字?”

这一点王绾倒是并没有,他摇头:“此事微臣无异议,微臣就是老了……”

他见识的事情太多了:三次改朝换代,让他隐隐约约透悟到了历史的运动轨迹,说到底这就是多一种新字体,说起来意义非凡,但是真的实行起来也就是学个字的事,连肉都不会掉一块,比起那些斩下的头颅,这种更新换代不知道友善多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