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问+番外(9)

作者:十四四十 阅读记录

好吧,不仅没有锅,还没有酱油没有醋,没有味精没有糖……

墨斗又被勾起了思乡之情,想哭……

传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哭回去。

然而奇迹并没有发生,墨斗面前还是只有一袋又一袋的黄豆。

墨斗擦了擦几乎不存在的眼泪,放弃创新的想法木着脸煮黄豆。

……

墨斗煮出来的黄豆当然和别人煮出来的黄豆味……是一样的。

土生土长的战国人不会知道墨斗心中的悲愤,所以他们吃黄豆还是吃得很开心的。

墨斗也不是不知足的人,他也明白在这个时代更多的人是连吃都吃不饱的,要不是桂一直偷偷送钱来,墨斗也是要归于那一部分吃不饱的群体的。

吃完饭,墨斗依然要赶人。

然而嬴政却抢先开口:“政于木工亦是喜爱,斗可否让政留下一观?”

???

你喜欢木工?

墨斗抽了抽嘴角,请问刚刚还谴责他不学无术的是谁?还喜欢木工?怎么,你一个国家领导人要转行当发明家了吗?

但墨斗却没什么,默认了嬴政留下来,哪怕嬴政不是真的喜欢工匠,但他总归要了解一点这个行业,总不能对其一无所知。

嬴政倒是有些意外,确定墨斗真的没有再反驳后就乖乖地坐在旁边看两人做木工。

于是便出现了三个小孩坐在案牍前一起研究木头的场景……

这次木头要交给墨斗的是在中国非常常见的衔接结构——榫卯。

在没有任何粘合剂的时代,榫卯被中国人玩出了花样,比如说鲁班锁,叫孔明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就是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传说春秋时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智商,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注1)

榫卯墨斗也是听说过的,老师曾经也在课堂上讲过,不过,作为一个在应试教育下培育出的学生,墨斗是明显的理论知识大于实践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笨手笨脚的,还不如木头来得灵巧。

不过也是因为墨斗是刚学的缘故,而木头则是被他爸爸关在家里练了好几天通过了才被允许出门玩的。

但显然墨斗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不满意,一直重复练习。

而嬴政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在第三次抬头望天时,他终于决定把……木头拉了过来。

“你再与政讲讲墨斗之事。”

等到墨斗终于满意然后回过神来时,嬴政已经完全和木头打好了关系,谈得热火朝天,墨斗傻愣愣地看着这嬴政,问了一句:“你怎么还在这儿?”

……

听了墨斗的话,嬴政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但原本其乐融融的氛围却莫名地消失了,屋内突然间安静了下来,连不明所以的木头都不由自主地噤了声,一时之间只能听见嬴政一字一顿地问:“怎么,斗竟如此不喜政?”

迷糊的墨斗感觉到了一丝不对,本能地否认:“怎么会……”

嬴政站起身,站到墨斗前面居高临下:“怎么不会,斗可是一直想赶政走啊。”

墨斗已经完全清醒了,拱手肃颜道:“在下不敢。”

“不敢?你确实不敢,毕竟赵政是个秦人,而墨斗却是赵人。”

第6章

“不敢?你确实不敢,毕竟政是个秦人,而墨斗却是赵人。”

墨斗干咽了一下:“公子何出此言,我向来并不在意……”

“哦?”嬴政俯下身,将脸迫近,直视墨斗的眼睛,“那怎从未听说过斗提过父亲?”

墨斗大概明白了什么,躲开嬴政看木头,木头似乎明白自己说错了话,可怜巴巴地看向墨斗。

木头不过五岁,更何况他完全不知道嬴政是什么身份,这件事不能怪他。

墨斗抿嘴,回视嬴政:“家父之死确因秦国之战,然公子当年不过两岁,斗不会怪于无辜之人。”

嬴政眯了眯眼,忽地一笑,直起身子:“斗讲秦史,使政受益匪浅,政自然不会疑心于斗。”

墨斗松了一口气,这就好,然而,嬴政又话题一转:“想当初,政被逐于道,狼狈不堪,幸得斗之相助,才躲过一劫,斗又愿教政以秦史……”

墨斗赶紧解释:“我是想识字。”

“识字……于斗来说,识字确实意义非凡,”嬴政看了看摆在案几旁的木盆点点头,“然,斗又何必执着于政?”

墨斗张了张嘴,又闭上了,他能怎么说?因为你是未来的秦始皇吗?

嬴政看了一眼没话说的墨斗,冷笑一声:“斗不说,那政便替你说,斗是为救母才愿救政,政可有说错?”

墨斗无话可说,只能深深佩服嬴政的套话以及推理能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