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基建高手在红楼(3)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谁知贾放刚想起钱这茬儿,他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了原主的记忆:

荣国府的庶子贾放,碰巧是已经先去的荣府老太太,贾源之妻,贾代善之母,亲手带大的孙儿。所以,老太太仙去之前,给贾放留了钱。

于是贾放翻箱倒柜,终于在屋里的箱笼中找到了两张一百两的银票,一袋碎银子和两吊钱。

两百两出头的预算——要建座大观园?

你逗我呢。

第2章

原主的记忆向贾放透露,这个十三岁的孩子作为荣国公贾代善的庶子,生母早亡,一直养在庄子上,直到三岁,才被荣府老太太亲自去庄子上接回来,养在身边。贾放小时候的日常起居,就在老太太卧室外头的碧纱橱里。

三年前老太太仙去,荣国公贾代善丁忧刚满百日,便因紧急军情被圣上夺情起复。贾放替父尽孝,在祖母墓前结庐守灵,守满二十七个月,方才被接回荣府。回到荣府没两个月,他便得了一场大病,于是乎贾放这个来自现代的灵魂“无缝”衔接,连名字都不用换。

贾放身边的人极少,老太太只留了一个姓孙的老妈子照料他,进府的时候太太看在他成为老太太守孝的份儿上,才点了头让孙氏的孙女,也就是福丫进了贾放的院子侍候。贾放另外有个小厮,是孙氏的外甥,叫赵成,也是府里的家生子,年纪不大不够老成,所以贾放病着的这段时间里,孙氏也没让赵成过来。

现在贾放大好了,便打算在荣府里走走,四处看看。

他对荣宁二府建筑群的布局和规制非常感兴趣,曾经仔细研读过书中的文字,也自行还原过荣宁二府的布局,对书中所描述的诸般细节可谓是烂熟于胸。现在刚好给了他一个机会将书中描述与眼前现实做对比的机会。

贾放自己的院子是一个非常小的“三合院”①,也就是“四合院”减了一合,整个院子是个凹字形结构。院子里是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分别是贾放的起居室、卧室和储物间。正房没有耳房,直接连着厢房。西厢是孙氏祖孙两个住着,东厢还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院子紧贴着荣宁后街,也就是说,正房后面,隔着一道院墙和一个平时无人的过道,就已经是荣府之外了。

贾放站在院子里,望着头顶上四四方方的一小幅天空微微发笑——他记得很清楚,自己的小院这个位置,按照书中的描述,正是后来贾政的妻子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院子。将贾放的居所安排在一排仆人房之中,看起来如今荣国府的当家人,国公夫人贾史氏,还真的不太待见他这个庶子。

不过贾放无所谓,他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想法子尽快修成大观园,完成后立马离开这个世界——虽然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对于贾放这个人而言,没有什么是真的“不能完成”,尤其涉及他的老本行。

总要有点儿挑战,人活着才有意思。

这时的贾放才顾不上与自己名义上的嫡母史夫人置什么闲气呢,只是他会稍许在心里感慨一二:贾史氏在《红楼》原书里是个花团锦簇的老封君,可年轻时管起家来也一样手段凌厉。

越是这样,贾放对这些内宅的弯弯绕就越发不上心,他可没这个闲工夫来管这些——再说了,他的院子紧邻着荣宁后街,可有一桩绝妙的好处。

只不过贾放还没想好怎样利用这桩“好处”,但他并不着急,打算等等再说。

贾放四下观察过自己的院子,信步离开,沿着南北宽夹道向南,路过一排仆人房。沿路他遇上了不少荣府的仆从,多数是老妈子,也有些年轻丫鬟。有些人原主有印象,也有些原主没怎么见过的。

初来乍到,贾放没有端着架子。他见到面熟的就点点头,叫声某婶,或是某某姐姐。

很快他就辨出众人反应不一。老妈子见到他大多面露鄙夷,出气也全从鼻子里出。那些穿金戴银,有头有脸的大丫鬟见了贾放,又见他待人有礼,大多数会行个礼,叫声“三爷”,好奇的眼光在他脸上扫来扫去。到后来贾放竟然还收到了一枚抛来的媚眼。

贾放伸手摸摸自己的脸,苦笑着想起孙氏说过的话。孙氏说过,三爷打小就生得好,放眼荣宁两府同辈的爷们,没哪个比三爷更出色的。

这很好地解释了丫鬟和婆子对自己态度的不同——可这又怎样?靠脸又修不出大观园。

贾放加快脚步,先绕到府东面一排仆人房,找到自己的小厮赵成。

赵成和贾放年纪相仿,最多大个两三岁。他见到贾放大喜,冲上来就扯着贾放的袖子大叫:“三爷,您大好啦?”毛毛躁躁的,果然不大老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