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基建高手在红楼(340)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也有人一味推行教化,鼓吹在州县之中兴办县学,传播圣人之道,却完全不提办学的钱粮从何处来,学习了孔孟之道的百姓们又如何解决饿肚子的问题。

这些回答给人的感觉是,一概悬在空中,不能落地。

但贾放不得不说,这种试题完全开放,号召大家集思广益的题目,也让他看到了很多天马行空一般的主意。例如他见到有人提出南方山寨中时常有盗贼出没,州县驻军往往是远水救不得近火,一县之主应当组织起当地的民防民兵,并且建筑堡垒,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正是贾放想要看到的,那些他在桃源寨没有想到的,现在都从试卷上反馈了给他。

想到这里,贾放突然有点儿想感谢皇帝陛下,这位竟然用这种方式,在殿试的试卷中挟带私货,又用让自己阅卷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了解这个国家中精英级别的学子在同一问题上的观点。

不管这些题目何等样地折磨了早先殿试的考生,但现在那些人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启发了贾放。

看来皇帝陛下,还是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好好建设好桃源寨这个“试验田”。

贾放连忙找了个在礼部跑腿的,要了笔墨纸张,把他认为有价值的观点一一抄下。

*

夏省身一直昏天黑地地读卷,读到东方既白,才又想起了贾放。他猜想这少年怕已经是伏案睡着,哪里还能耐烦看这么多试卷。

谁知他抬起头,正看见贾放精神奕奕地抱着一大叠朱卷,正津津有味地读着,手边还叠放着一大堆手稿,还正不断往那手稿上抄写着什么。

其他礼部小吏大多已经在伏案休息,却唯有贾放一人,越读越精神,越写越振作。

连夏省身都不得不感慨,这个少年,和他同龄的人比起来,真的有点儿……特别。

第124章

贾放阅卷, 阅了一夜,而他自己则对时间的流逝毫无察觉,头一抬, 便见到礼部官署外天色泛白,已经天亮了。

这时终于有礼部的小吏过来, 把贾放面前的试卷捧走。贾放此前按照要求将试卷分成了三堆, 这时小吏也是一样分门别类地抱走, 然后在试卷所贴的签纸上写上了贾放的评语, 大约也是“上中下”之类。

贾放没想到自己的阅卷也真的被纳入了礼部对试卷的评分体系, 多少有点儿觉得意外。

这时夏省身来到贾放面前, 盯着他看了半天, 然后扬了扬下巴,问:“你抄的什么?”

贾放一伸手,将他的“笔记”递给夏省身看。对方只看了几行, 便摇摇头, 道:“流于细枝末节, 毫无大局观念,于国家何益?”

贾放无所谓:若是夏省身与他易地而处,成为桃源寨的所有者与管理者,便会知道这些细枝末节对他来说其实都很重要。

另外,夏省身对他是这副态度,肯定也和今次皇帝陛下殿试的内容有关——号召天下士子一起批判现在的科举取士制度, 估计这位太子太傅正一肚子气无处发泄,又见到皇帝把贾放强塞了过来“阅卷”, 便再也忍耐不住,无论如何都要讥刺贾放几句。

贾放笑嘻嘻地,只道:“夏大人辛苦, 何必再为我随手记下的这些劳心劳神?”

这边夏省身面对态度一流的贾放没辙,另一头,礼部官署门口报了说太子殿下前来探视众位大人。

夏省身没奈何,只能暂且先放贾放一马,自己带着礼部大小官员迎出去,欢迎太子大驾光临。

太子一进礼部官署的正堂,一本正经地受了夏省身等人的礼,然后向众人道辛苦:“诸位一夜辛苦,东宫特地从晚晴楼定了些早点,请各位享用。”这倒也很贴心。

“咦,高仕达高大人不在吗?”太子奇怪地问。

贾放顿时也竖起了耳朵:他昨晚一进这礼部官署就想打听高仕达在哪里,但到处都没打听到这个人。

“回禀太子,”夏省身代为回答,“高仕达的家人过来,代告了急病……”

贾放心想:这位不会是早先出去散了一圈会试的试题,现在怕东窗事发,所以赶紧告病了吧?

但这解答了太子的疑惑,这位东宫之主便道:“高侍郎前一阵子事务繁杂,我看他脸色确实不怎么好。对了,这卷是阅完了吗?孤何时可以将最优的那些卷子送入宫中,请陛下过目?”

还没等夏省身回答,太子先在这礼部官署里溜了一圈,瞅见了贾放,登时笑道:“子放,想不到你真的在这儿。早先父皇命人传讯的时候,我还不敢信。”

让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参阅国家最重要的取士阅卷,这种事,也确实太过匪夷所思了。

贾放却泰然自若:“皇上自然是觉得我所学尚自疏浅,不足以应付南方诸般事务,因此令我来向各位贡士多学习,看看他们提出了何等的善政良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