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名著同人)我在书中建皇朝+番外(410)

作者:蒲晓 阅读记录

最后林禹州摇了摇头,还是想了个辙:“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刘协的根骨不差,武学天赋中等,可以教一教。”

季盛彦听林禹州这么说,便将这件事揽到了自己身上。他拉着林禹州的手,“事情处理完,出去走走。”

“也好。”见周围无人,林禹州伸了一个懒腰,他指着内书房外,“我们去司隶校尉府,看看洛阳贡院的建造进程。”

季盛彦点头同意,只要是跟自家伴侣一起,去哪里逛都一样。

国都洛阳属于司隶校尉辖区,这个辖区还有京兆、左冯翊、右扶风、河东、河南、河内、弘农七郡,洛阳同样是司隶校尉的治所。司隶校尉府旁就是洛阳县令府,洛阳令的级别没有司隶校尉的级别高,而然洛阳令的权职却并不比司隶校尉低多少。

所以等林禹州和季盛彦到达司隶校尉府的时候,就看见了司隶校尉崔均跟洛阳令王粲相互争吵的画面。崔均是徐庶好友崔钧的嫡亲大哥,前司徒崔烈的长子,而王粲则是东汉名士,在历史上,他名声卓著,是建安七子之一。

林禹州阻止了护卫的通报,他跟季盛彦凑近听了一会儿,这才明白他们争论的内容。

凉州的特色贡院街传到洛阳后,激发了洛阳百姓的热情,也激发了洛阳官员的斗志。国都的贡院,不仅承担着乡试的职责,还是会试的举办地点,其规模绝对宏伟,周边建筑街道更不能比其他地方差。崔均和王粲的争论点在于,贡院周围是兴建商业街还是文化街,规模控制在多少才合适,围绕着这两个问题,他们博古通今辩论多时。

第194章 三国建工忙(33)

听着崔均和王粲的争论, 林禹州表示不想掺和, 他拉着季盛彦轻轻地一步一步地挪了出去。

一出司隶校尉府, 林禹州深深地吐了口气,这个时代,不管文官还是武将,学识都不差, 博古通今,还特能白话, 所以他一点儿都不想当裁判,搞不好还会被那两人联合怼。

“走吧。”季盛彦轻轻地拍了下林禹州的腰, 指着前方已经挖好地基的贡院, 道:“过去看看。”

洛阳贡院的选址, 是太史令花了三天时间测算得出的。林禹州也是头一次见识到汉朝官员对风水方位的重视,不过这对经历过西游世界的他来说,这些浅薄的“玄学”并不能给他带来震撼。

两人围着贡院地基走了一圈,估摸着年节期间, 就能见到它的雏形了。

“还好时间充足, 规划的科考跟明清也不完全一样, 三月春闱考乡试, 九月秋闱考会试。”林禹州这么安排,一是为了切合实际,二是为了学子方便。三月春寒, 学子们在家乡考试, 有个照应, 九月处在秋老虎的尾巴上,到京城考试,不至于受太多的罪。

“想我参加科考那会儿,考号就那么点儿大,待三天要憋死人,他们可比我幸运。”

季盛彦看向林禹州,“你也可以让他们不幸运,照着明清考场样式来。”

林禹州扯了扯嘴角,“倒也用不着这么狠。”他又不是心理变态,自己吃过苦,也要别人吃。

季盛彦觉得没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两人就这么站在尘土飞扬的工地旁闲聊,等过往行人投来诡异的目光,才相携离开。幸好他们出宫后换了便服,百姓也不知道眼前的男子就是他们备受推崇的“董将军”。

离了贡院工地,林禹州问季盛彦:“再去洛阳学院看看?”

季盛彦点头,“走吧。”

洛阳学院坐落在原鸿都门学东南三里处,因为近洛阳城郊,故而占地很广,又因为它是国都学院,所以名字最终定为大汉学宫。

学宫初步分为两个学院,儒学院和墨学院,其实还要细分的,但林禹州认为开始学生不会很多,用不着分太细。按照他的想法,儒学院代表文科,墨学院代表理科,暂时就够了,像农学,医学,军事等等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他准备以后成立专门的学校来教授。

远远能看见大汉学宫的轮廓了,林禹州说道:“华老很早就盼着能建立一座大汉医学院了。”

“还要在等等。”季盛彦的等,便是等到天下大定,行省变更完毕,福利体推广开来,各地出现公共医馆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太过深远,如今大夫的地位太低。”

“不是大争之世,也难复现百家争鸣之景,而且想法多了也未必是好事。乘着如今还是汉朝,可以将工匠和商贾的地位提一提,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可以这么分,但没必要给这些行业排个高低贵贱的等级,你觉得呢?”

季盛彦轻笑,“随你心意。”对他来说,有能力改变,那就去做,将“平等”的种子播撒下去,以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子,由时间来见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