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111)

作者:微云烟波 阅读记录

太子妃倒是真争气,不过是一年多的时间,肚子就鼓起来了,再过几个月,圣上就能抱上嫡孙。圣上当初听了甄贵妃的枕头风,让东宫多了个甄良娣,之后,东宫后院的事情,圣上就没再过问。

甄贵妃知道圣上的一些心思,避重就轻地说了一番,说是陆惜将原本陪嫁的宫人打发了大半,如今身边连个平头正脸的都没有,这么长时间,一直霸着裕侯不放,裕侯比太子年纪还大一些呢,如今东宫都有了好消息,裕侯那边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云云。

圣上虽说觉得甄贵妃的话有道理,但是,他总算还没老糊涂,因此只是表示,顾衡如今还年轻,孩子的事情不用急于一时。但是心里头却是对陆惜有了成见,觉得早知道如此,就不该给陆惜一个公主的名分,如今倒是借着这个名头拿捏起丈夫来了。

甄贵妃也没打算一开始就能往顾衡后院里面塞人,她要做的无非就是在圣上那里埋个钉子,以后就能用得上。

作者有话要说:新找的工作要八月份才上班,不好意思让父母继续帮着带孩子,他们也还没退休,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经常调班,很是辛苦,所以这些天回去带孩子了,更新比较少,大家见谅!

第48章

甄贵妃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太子妃同样不是好惹的。

穆家在四王八公之中原本根基就极深,出了个太子妃之后,顿时勋贵之中, 就有许多站在了东宫这边。大家都知道要烧热灶, 谁放着现钟不敲反而再去炼铜!以前的时候,是觉得太子似乎是跟文官比较亲近,而英郡王那边却早就旗帜分明地站在了勋贵一边,自然,大家都觉得英郡王比较好。

如今, 太子妃出身顶尖的勋贵之家, 穆家这样手里把握实权的异姓王若是站在了东宫后面,就算是圣上将来后悔了,想要废太子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因为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朝野震荡。

如此一来,一群勋贵顿时少了几分犹豫, 在很多时候,立场就倾向于东宫。

而作为勋贵与太子之间联系的纽带, 太子妃穆氏并不是什么愚蠢的人,实际上,像是穆氏这样的女子,只要不被所谓的爱情冲昏了头, 那么, 穆氏的日子都不会难过。

穆氏本身受到的就是这个时代相对毕竟精英的教育, 后世所谓的新娘教育在这个时代的世家看来, 根本就是小儿科。

穆氏陪嫁过来的下人也都是精挑细选过的,确保穆氏不会因为任何情况失了理智。

穆氏嫁过来之后,日子过得其实也挺顺利, 太子虽说除了穆氏之外,还有个良娣,但是因为是甄家塞过来的,太子对甄良娣只能说是一般,保持着一个相对平和的关系,确保甄良娣不会因为失宠走极端,在东宫与甄贵妃之间的立场保持中立就可以。当然,太子也做好了甄良娣全面倒向甄贵妃或者说是甄家的准备。

甄良娣可以说是可悲,而穆氏可就不一样了,太子多有仰仗穆家的地方,而穆氏自己,也是聪明人,长得也美貌,性格也比较符合太子的期待,是个聪明理智,却又不是那种争强好胜的性格。

宫里的女人,争风吃醋可以,但是争强好胜却是不行。自从出过一位女帝之后,历朝历代对于后宫擅权都非常忌惮,为此做出了各种约束。

穆氏清楚这一点,因此做事很有分寸,最重要的是,她嫁过来没多久,就有了身孕,几个太医把脉之后,都表示这一胎十有**是男胎。虽说听起来有些可悲,但在这个时代,女性最大的价值就是生育,而且还得是生儿子!

武则天当年要是没有一个接一个的生儿子,那么,就算是她有再大的能耐,也不能取代王皇后坐上皇后的位置,甚至后来还能废立天子,自个坐上那个皇位。长孙皇后再是一代贤后,要不是她有三个儿子,在李承乾和李泰近乎是同归于尽之后,皇位也落不到李治头上。

有了这样的底气,在应对甄贵妃的时候,穆氏就比较从容了。

甄贵妃固然掌握了一部分的宫权,但是穆氏作为太子妃,在宫中同样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内务府再如何巴结甄贵妃,也不能忽视了太子妃。

甄贵妃那边有了异动,穆氏意识到之后,回头就在内务府中做出了安排,毕竟,四王八公谁家在内务府没点人脉呢?穆家这么多年来待在东南,别的不说,许多贡品都得通过穆家的渠道进来,穆家要是不提供方便,内务府这边,许多贡品都凑不齐,自然不得不卖穆家的面子!穆氏一出手就直指要害,几个倾向于甄贵妃的主管被爆出了种种罪名,然后直接撤职查办!

太子妃这般作为,直接打击了甄贵妃在内务府的势力。甄贵妃之前能顺风顺水,仗着的不过就是甄家在内务府多年经营积攒下来的人脉和势力,但是,甄家当年在内务府都没能真正独掌一脉,就算是还有些香火情分,又能剩下多少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