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121)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什么情况?怎么突然这样了啊?是发生了什么我没注意到的事情吗?

想了想,杨真重重地咳嗽了几声。

闻声,凌寒眉毛一抬,立刻转过身去。

他清咳一声,朝坐骑走去:“时候不早了,铁矿的事情我有一点眉目了,明天再找,现在先回营吧。”

杨真大声应道:“是!”

他望了赵云一眼,也转身走向马匹。

赵云亦快步跟了上去。

次日。

凌寒早早醒来,穿好衣服,继续去寻找铁矿。

这两天来,自己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铁矿肯定是埋在地下的。

所以大范围地搜寻这一带平原地区所有植被茂盛之处。

却忘记了,不只有平原的地下是地下,山丘其实也是。

于是发动所有士兵,开始搜寻这一带的山地植被。

果不其然!

中午时分,一队士兵来报,说是铁砂出现了奇怪的反应。往下贴的时候,能感受到一股力量。

等到凌寒赶到的时候,士兵们已经挖出了铁矿来。

简单地在周围几个地方往下挖,全都铁矿。

显然,地下是一个非常大的铁矿区。

简单的探测以后,地下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矿区。

凌寒令士兵做好标记,留下一队士兵在这里看守,其余暂且返回九江郡城。

他要在这里安下营寨,长期开采这里的铁矿。

铁矿的用处可太多了。

附近有大片的树林,可以砍伐烧成木炭,再配以铁矿。

如果自己能在这里建出高炉,哪怕是大炼钢铁时期的小高炉,只能炼制出含碳量相对比较高的那种钢。

比起三国时期坩埚法炼制出来的钢,也要强得多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可以源源不断地、高效率地炼制出大量的钢铁。

钢铁的作用实在是太多了。

铁制农具,配上南方大量未开垦的土地,一年两收三收的气候条件。

这意味着扬州的粮食产量可以在几年内赶上北方耕地历史悠久的大州,甚至超越。

铁甲,可以大幅度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

更别说价值高昂,在战争中很少被使用的铁制箭羽了。

想到这些,再瞧这地方。

这哪是什么荒山,分明是一座明晃晃的金山哪!

而在遥远的豫州。

接到纪灵兵败身亡的消息时,袁术顿时怒了。

走的时候,纪灵信誓旦旦,说什么两万就可破城。

结果自己多给他拨了一万,兵败了不说,算算时间,几乎是前脚到了庐江,后脚就被人给杀了。

那可是三万精兵啊!

长沙王不过是初到庐江,根本没有任何根基。

同时,袁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

他希望纪灵乃是攻城时不幸被人给埋伏袭击了——

不是说长沙王麾下有位叫赵子龙的将军,有一骑当千的武艺么?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副将张勋,就很可能带着大军退到九江去了。

然而,仅仅过了两日,九江的消息又传了过来。

长沙王刘影,统共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不但攻破了九江郡,还俘虏了九江的所有兵将,自身的损失则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自己的心腹桥蕤,也已经向长沙王投降了。

袁术顿时瘫倒在椅子上。

如果张勋没有收拢兵马返回九江,那就意味着纪灵的三万精兵,大多数都成了长沙王的俘虏。

自己想要再去攻打长沙王是不可能的,倒是要提防对方来攻打自己。

如果张勋带着兵马回到了九江,那就更可怕。

纪灵的大军加上九江的守军,至少三万的精兵,凭借九江郡的坚城,连一天都撑不住!

自己在豫州,也不过才两万多的精兵。

其余的杂兵辅兵,真遇上长沙王,是不可能有任何战斗力的。

那岂不是说,只要长沙王愿意,随时都可以来攻占豫州!?

袁术想到此处便寒毛立起。

长沙王是如何破城的,他已经没心情去仔细计较了。

他飞快地跑到书案前,提起笔,刷刷刷地写出一封信,又命手下快马加鞭,将这封信送往冀州。

时至今日,称帝的野心再也没有了。

袁术只希望能够保住自己日后的荣华富贵,能被裂土封王那就再好不过了。

所以,他派人去向那个名为堂兄、实为庶兄的袁绍求援!

虽然他平日里看不起这位堂兄,但对自己来说,让袁绍当皇帝,总比长沙王当皇帝好太多了!

第58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太史慈回到丹阳之后,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明了刘繇。

刘繇起初十分生气,他才觉得只要自己主动投诚,长沙王应当就不会为难自己,得一个富贵终生是没问题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