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127)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不过,早在决定向长沙王投诚的时候,他们就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决定亲自前往九江,就是主动将自己当作案板上的鱼肉。

即使长沙王将他们贬为庶民,他们也并没有什么办法。

凌寒看出了二人心中的不情愿。

他并未说什么,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

接下来,需要张昭自己去向王朗与盛宪证明,这个任命的合理性。

他相信张昭做得到。

送走了盛宪与王朗之后。

接下来,便是等待铁制农具生产出足够多的数量了。

庐江。

俘兵营中,居住着一万余名原纪灵部下的士兵。

寻常的俘兵营,俘虏们皆被用作苦力,一个个面黄肌瘦,根本不可能吃得饱。劳作时稍有懈怠,便是鞭子加身。

若是不幸遇上督管他们干活的长官心情不顺,被活活打死出气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种苦力,与耕地里劳作的牲畜并没有本质区别。

甚至说,他们的性命远远无法同一头牛相提并论。

而庐江的这座俘兵营,却全然不同。

首先,管理这座俘兵营的,是俘兵们原先的长官张勋,这就意味着俘兵们不可能因为长官心情不顺而受罚。

其次,他们每日的口粮是庐江正规军队的八成。

——虽然说不上能吃得十分饱,但不至于饿着肚子干活儿。

换作以往,这样的管理政策,庐江郡守陆康是根本不能想象的。

若是将俘兵用作苦力,那就必须极尽可能地压榨他们的生活所需,每天发一碗稀粥就可以了。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一来,可以节省粮食。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是,只有让俘兵们日日饿着肚子,他们才没有力气生出反叛之心。

反正是俘兵,即使饿死累死了,也犯不着可惜。

至于让俘兵们原先的长官继续统领俘兵,那就更加不能理解。

这不是为他们制造反叛的良机吗?

长沙王殿下的明令,陆康不敢违抗。

但与此同时,他派遣心腹悄悄监督着俘兵营,若是张勋有任何反常的行动,就第一时间将对方拿下。

就算这伙俘虏真的造反了,既没盔甲又没武器,只要拿下头儿,就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事实上,陆康的确是多虑了。

此时此刻,看管着俘兵们干活儿的张勋,心里连一丝反叛的心都没有。

他现在的生活过得挺滋润,手下的士兵都很自觉,基本没几个人会偷懒。

寻常的俘兵,是靠鞭子来驱动他们干活的。这里的俘兵,却是很主动地干活。

这得益于每日充足的口粮,以及——

长沙王曾允诺,只要俘兵营表现良好,半年之内,他们就会获得脱离俘兵身份的机会。

就在前段时间,已经有两千名俘虏被挑走了。

因此,张勋每天的工作十分轻松。

作为俘兵营的长官,他可以吃饱喝足,饭后还可以饮酒。

虽说没有以前的日子风光,但也称得上安稳。

当然,最重要的是。

张勋只要想想那日是怎么莫名其妙输掉战争的,心里就连一丝反抗之心也生不起了。

他到现在都搞不懂,当时自己和纪灵分明带着三万精兵,论战斗力,绝对远胜庐江。

去的时候,两人都是信心满满。要是攻城失利倒也罢了,偏偏是在野外打的。

怎么最后就被打了个毫无还手之力呢?

真要鼓动俘兵反叛,就算成功占了庐江,张勋觉得以长沙王的能耐,估计回到庐江,用不着一天就能把自己给灭了。

——九江的守军不就是连一天都没撑得下么?

他实在不觉得自己比桥蕤强在哪儿。

又是平平无奇的一天,张勋监管士兵干活儿。

一名手下来报,说是庐江郡守陆康传唤,请他前去郡府一趟。

“找我做什么?难不成长沙王又有什么指令下达了么?”

张勋抱着这样的疑惑,匆匆赶往郡府。

大堂内,陆康正坐在桌案前。

张勋向陆康拱手道:“陆大人。”

陆康点点头,命师爷将长沙王的书信交给张勋:“这是殿下的信,殿下命我交给你,你快看看吧。”

张勋连忙恭敬地接过来,快速地翻看起来。

很快,他脸上震惊之色尽显无疑,有些结巴道:“获、获得良籍?这当真是殿下的信么?”

望着对方不可置信的模样,陆康颔首笑道:“不错。难不成这扬州城里还敢有人假冒殿下的名讳?”

张勋心想也是。而且这种命令,除了长沙王以外,旁人别说不会下达,怕是根本不可能生出这样的念头。

陆康道:“快回去将殿下的命令通知你的部下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