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00)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殿下此刻感觉如何?”

“已好多了。”

凌寒顿了顿,问道:“本王记得,当时与师兄被困在一个山洞里。后来都发生了些什么?”

见殿下已然坐稳,糜竺退回原来的位置,开始细细讲述。

“那日,奉孝先生病情稍好之后,得知殿下秘密携兵前往长安。奉孝先生忧心不已,先生以为,这很可能是北方诸侯的计谋,故而紧急招来高览将军。”

“高览将军遵奉孝先生之命,率兵进入济阴,正好遇上了跟随殿下一起翻山突围的骑兵。经他们指引,高将军才得以确定殿下的大致所在。”

“之后,高将军……找到了杨将军的尸首。由此,确定殿下的确是一路向东的。”

“再往后,高将军命士兵四处搜寻,却始终找不到殿下。幸好,山洞中的赵将军察觉到动静,设法引燃了山壁上的植被。有士兵发现悬崖下方升起黑烟,高将军这才知道,殿下与赵将军被困于山壁中间的山洞里。”

“士兵进到山洞的时候,殿下正高烧不止,赵将军也伤得不轻,当时外面还下着大雪。”

“万幸的是,高将军出发时,华神医得知了这件事,担心殿下会受伤,是故也随军出行。”

“华神医先在山洞里替殿下熬了药,等殿下稍微好了一些,大军才返回徐州。回到徐州以后,殿下因为路上的奔波,病情又加重了。华神医一直在这里守着,直到今日上午才回去歇息。”

糜竺徐徐道来。

说到后面时,他言语之间,对华佗很是尊敬。

在此之前,糜竺固然也尊称其一声华神医,但那纯粹是因为殿下对华佗很重视罢了。

他骨子里根本就看不大上。

医者乃是贱籍,无论医术多么高超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至于对方在时疫所做出的贡献——

在糜竺看来,这也显然算不上是华佗的功劳。

天底下的郎中多了去了,难道只有他一个人能研制出解疫的方子吗?

不过这一回,糜竺却是对华佗刮目相看。

不说旁的,华佗这么大的年纪,明明看起来十分瘦弱,却可以连续熬这么久都不休息。

这样的体魄,就值得他高看一眼了。

更别说,殿下这回能够从鬼门关回来,华佗功不可没。

凌寒并没有注意到糜竺态度的转变。

他轻声道:“杨真呢?”

糜竺微怔,随后谨慎道:“已带回来妥善地安置了。用了最贵的药材保存杨将军的尸首,两旬之内必不会有陈腐。”

“待殿下大好,再为杨将军下葬不迟。”

听到糜竺这样说,凌寒也不由心想,是啊,如果杨真天上有灵,一定也不想看到自己病怏怏的模样吧。

如果真的有左慈这般可以“跳出轮回”的修道者,那是不是意味着,人死之后,还会有魂魄,还可以轮回转世呢?

沉默片刻,凌寒又道:“裴元绍呢?”

“殿下带去的三千骑兵,共活下来一千七百七十二人。裴将军……不幸身亡。”

虽然早就知道裴元绍凶多吉少,可是当这个消息被证实以后,心里的难过并没有因此减少半分。

唯一的不幸中的万幸是,冲锋的骑兵竟然活下来了一半以上,这着实出乎了凌寒的意料。

糜竺也知道,这等情形之下,能活下一半的骑兵,说是奇迹也不为过。

他甚至有点担心,殿下会怀疑骑兵们是否贪生怕死,于是解释道:“袁术的弓箭手被提前调走了,是故第一次冲锋时几乎没有损失多少。死去的一千多人,大多是在望崖坡被曹操的弓箭手埋伏所致。”

“第一波箭羽过后,曹军开始正面进攻。骑兵们据守在一座山丘上。比起击杀,曹军似乎更想要俘虏,骑兵们这才得以支撑下去。”

“后来,高览将军率兵赶到。不知为什么,曹军似乎并不愿与高将军交手,迅速撤走了。”

凌寒当然不可能猜疑自己的士兵。

听到糜竺说对方不愿与高览交手以后,他不由冷笑。

是因为那个时候,自己的“死讯”已经传过去了吧。

曹操想要保存力量,等着徐州和扬州自行发生内乱,当然不想在这时候起冲突。

毕竟,自己死了以后,对曹操来说,最大的威胁就不再是徐扬二州,而变成北边的袁绍了。

念此,凌寒立刻问道:“本王活下来的消息,现下有多少人知道此事?有没有传出去?”

糜竺闻言一愣,回答道:“奉孝先生曾言,为了殿下安危起见,决不可泄露殿下的行踪,故而尚未传开。除了随行的军队以外,知晓此事的不足十人。”

“好!”

军队是令行禁止的地方,平日又都在校场,不必担忧泄露消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