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04)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殿下乃是天人,怎会如此……”

“殿下如果真的不在了,咱们该怎么办?”

“是啊,难道又要过回从前的日子了吗?”

质疑、愤怒、难过、恐慌。

凌寒亲眼看着,百姓之间的情绪一变再变,最后也开始影响到士人。

整个徐州弥漫着一股恐慌的情绪。

他并不意外。

传言中自己摔落的那个悬崖,徐州有不少百姓都见过。

在他们的认知里,从那里摔下去,不可能活着。

那些见过悬崖的人,很快就会使其他百姓相信自己身死的消息。

群体之中,情绪本身就容易被放大。在质疑、愤怒、难过种种情绪之后,他们自然会为未来感到恐慌。

一般来说,这种恐慌,很容易给敌人以可趁之机。

不过,徐州政权十分稳定,军队里的士兵都知道自己活着,加之诸侯此刻无暇东顾,所以并不会有任何实际上的危险。

要害百姓们平白无故恐慌数日。

凌寒虽略感抱歉,为了大局,却不得不坚定地做下去。

而就在徐州的士人们彷徨、百姓们恐慌之时。

琅琊郡阳都县的某座府邸,一位十六岁的俊秀少年却是悠悠地弹琴。

此少年,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在原本的历史上,随着徐州战乱,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及诸葛均,先是前往豫章避难,后来又投奔了荆州的刘表。

诸葛亮于是便在荆州的隆重定居下来,直到刘备三顾茅庐。

而随着凌寒接管徐州,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徐州一直保持着和平,无论士人还是百姓,日子都相当好过。

加之凌寒的声望,诸葛玄当然不可能兴起任何迁居的念头。

原本应于公元197年病逝的诸葛玄,因为安居乐业,身体仍然硬朗得很。

“孔明哪,难道你就不感到担心吗?”

诸葛玄见侄子一脸云淡风轻,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不由这样问道。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侄子才华横溢,并非常人。

原本想着,长沙王殿下终于又回到徐州了,正打算托一托人,在殿下面前露个脸,表现一番,说不定可以获得殿下的赏识。

哪料到长沙王竟然……要知道,他们之所以可以在这里平静地生活着,全是仰仗长沙王。

若是长沙王不在了,徐州的和平又还能维持多久呢?

“叔父不必忧心。”

一曲终了,诸葛亮才放下双手,道:“长沙王殿下,此刻必定安然无事。”

诸葛玄一愣,连忙坐到侄子面前:“此话怎讲?”

诸葛亮问道:“叔父以为,殿下不在时,徐州由谁掌权?”

作为士人中的一员,诸葛玄尽管处于边缘地带,对此也是有所耳闻的。

他道:“应是郭嘉、高览、糜竺三人。”

诸葛亮于是又问:“那在叔父看来,他们对殿下的忠心如何呢?”

诸葛玄想了想道:“糜竺出身商贾,虽然先前也得陶州牧信赖,但仍然被徐州的世家所排斥。可如今,就连陈登也多次向其示好,这可全是殿下给他的荣耀,他自然会对殿下忠心耿耿。”

“至于郭嘉与高览,皆是殿下由别处带来的,本没有任何根基,他们对殿下必定也是感激的。”

诸葛亮笑道:“如今殿下身死的消息,便连三岁孩童也听说了。他们三人岂会不知?”

诸葛玄思索道:“孔明的意思是……”

“若是殿下真的故去,他们不会想要为殿下报仇么?即使不会,再不济也要守好徐州。”

“眼下,这三人却是什么也不做,放任殿下身死的消息在徐州流传,引起恐慌。”

诸葛亮淡淡笑道:“若不是一出将计就计之策,又怎会如此呢?”

诸葛玄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随后,他又郑重道:“整个徐州都陷入恐慌,士人们也不例外,孔明却能一眼看穿。你有这样的才华,不应留在这里。”

诸葛亮看着自己的叔父道:“殿下麾下能人无数,侄儿若想被看重,须得找一个合适的时机。”

诸葛玄拧眉道:“合适的时机?”

诸葛亮扬了扬嘴角:“就快要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在最初的大纲里,是想把诸葛亮作为一个Boss来的。不过经过慎重考虑,作者决定把他给集邮了(doge)

第95章

徐州数百里之外。

兖州东郡。

杀掉长沙王以后,曹操便带着部下回到了自己的都城。

与历史不同,此时此刻,许昌还是袁术的领土。曹操的都城仍是东郡。

曹操并没有急着南下攻打袁术。

荆州的蔡瑁畏惧于长沙王部下的报复——尤其是驻守在长沙的孙策,早就有意进一步谋取荆州领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