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57)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一方面,关羽害得他的妹妹守寡;另一方面,如果刘备等人归顺殿下,有杨真的血海深仇在,糜氏与他们必定会是死敌。

刘备及其荆州势力,不会逊色于糜氏。糜芳当然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张昭作为扬州刺史,因为要考虑大军离开扬州之后的情况,所以也在场。

糜芳心里的小九九,他一眼便瞧了出来。

在张昭看来,杨真将军虽是殿下心腹,又为保护殿下而死,但说到底不过是侍卫出身。

天下十三州,如今殿下仅有其四,若能不费一兵一卒,委实没必要为了杨将军而与荆州开战。

只是,殿下方才的痛苦,张昭也是看在眼里的,因此只上前说了一句:“殿下还是应以大局为重啊。”

太史慈出列抱了抱拳,慷慨激昂道:“殿下,那刘玄德不过是个织席贩履,哪里有资格同您讲条件。”

“他在信中口口声声说,关云长与他情同手足,请求殿下为此宽恕关云长的罪过。”

“可杨真将军生前分明也深得殿下看重,难道在他看来,殿下心中的重要之人,竟会比不上他刘玄德的重要之人吗?”

“依末将看,不但关云长非死不可,刘玄德以荆州城相要挟,也同样是个叛逆之辈,不可放过!”

虽然太史慈言语粗糙,语气偏激,可这番话一说,竟立刻得到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他们甚至小声地议论起来。

“不错,刘玄德这封信明为归顺,实则是要挟,太嚣张了!”

“我先前便听闻,刘备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四处招摇。他若真是汉室宗亲,自该主动交出关羽,而非这样拥兵自重。”

“刘备不可能是殿下的对手!若是不愿归降,只有死路一条。”

“太史将军说得有理!我们扬州难道还会怕了荆州不成?刘备既敢以此相胁,咱们直接打过去便是。”

……

无论文臣武将,在场中人但凡出声的,几乎全都是赞成出兵。

凌寒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方才无意中表露的情绪,很可能给了他们一定的暗示。

这就导致,某些心里反对与荆州交战的,或许也未必敢当众表露出来。深思熟虑之后,凌寒心中有了决定。

他从座位上站起身。

底下的人纷纷安静下来。他们知道,殿下这是要公布决断了。

凌寒却道:“是否对荆州出兵,本王决定,将这件事交给大家来共同做出决策,以匿名投票的方式。”

“所谓匿名投票,是指将赞成或者反对写在纸上,最后合计结果。本王无法得知你们每个人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你们彼此之间也无法得知对方的选择。”

“在场的诸位,每人可以投出两票。另外,师兄——”

赵云上前一步。

凌寒交代他道:“去把军中所有少校及其以上军衔的士官叫到这里,对他们说明原委,每人都可以投出一票。”

赵云抱拳离开:“是。”

张昭闻言拧眉,随后开口道:“殿下,无论是接受荆州的归顺,还是出兵攻打荆州,这都应当由您来决定。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怎么能参与其中呢?”

无论是倾向于出兵,还是倾向于不出兵,都纷纷赞同他的话。

“殿下,张刺史所说甚是有理啊。”

“殿下怎么说,我们怎么做便是了。”

……

凌寒打断道:“正是因为本王难以抉择,才会想要请你们帮忙。”

这的确是最重要的原因。

除此以外,或许还能够借助这件事,逐步改变他们心中君王一言决的观念。

比起封建君主集权制,西方的议会制度或者明朝的内阁制度显然要先进许多。

当然,这需要漫长的过程。

在凌寒的一再坚持下,众人终于开始投票。

除了赞成票与反对票,还可以投弃权票。

为了防止他们的字迹,在唱票的时候被分辨出来,凌寒要求道:赞成画圈,反对画叉,弃权则空下来。

半个时辰后,在所有人员的注视下,唱票结束。

赞成七十三票,弃权四十七票,反对十九票。

出兵荆州一事,以大比例通过。

凌寒于是令他们各自离去,按照先前商议好的进行准备,明日一早便向荆州方向进军。

不过,他心中感到十分疑惑。

弃权人数接近于三分之一,这倒是很好理解。

毕竟,在许多人看来,要不要打荆州,这是理应由自己一个人决定的事情。

他们可以发出建议,却没有权力做出决断,也不敢去影响这件事。

可是,赞成的人数不但超过反对的人数,比例还如此悬殊,这就实在出乎凌寒的预料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