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61)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一旁,关羽沉默不语。

张飞则道:“大哥怕他作甚?”

刘备没有理会三弟的话,而是问:“元直呢?”

关羽回答道:“徐庶先生早前派了人过来,说是生了病,这几日卧床不得起身。”

张飞闻言骂道:“呸,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这个时候生病。我还真是错看了他!”

刘备没有说话,眼神幽深无比,又好似蒙了一层雾气,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时候,探子来报:“主公,长沙王的大军,距离襄阳已不足三十里了。”

刘备抬头道:“传我命令,全军出城迎战。”

下方的简雍惊道:“主公,襄阳城墙坚固,您为何要出城迎战?”

刘备解释道:“当年,九江郡的城墙比之襄阳只高不低,在长沙王面前却连片刻也没有撑住。”

“非但如此,城破之时,别说是九江的守军,便是那桥蕤,原本在袁术帐下也算是一等一的大将,却也呆立当场,以至于被长沙王瞬间拿下,这才导致整个九江郡毫无还手之力。”

“我不知道长沙王究竟是怎样做到的,但在他面前,高大的城墙显然不会是什么阻碍,反而会成为他的助力。”

“出城正面迎击,襄阳有四万大军,我们并不需要畏惧。一旦损失严重,长沙王或许就会退军。”

九江郡城被凌寒以“天雷”击破一事,天下皆知。

如孙策赵云这等当日身在现场,同时又兼具智慧之人,即使不能明白其中原理,也能根据施展的过程,找到方法破解。

可对于其他诸侯来说就难了。

当时,荀彧特地派人前往九江查探,却因距离太远,抵达时已过了数日,故而未得要领。

而对于刘备来说,那时他尚且寄人篱下,哪里有这等余力。

因此,刘备只知其事,至于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却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听完刘备的说法,下方众人恍然道:“主公英明!”

襄阳城外。

大军距离襄阳城还有十里地,已经可以望得见城外的荆州兵了。

赵云与太史慈一左一右跟在凌寒身侧。

太史慈道:“殿下,看来刘备是想要与我们正面对敌了。”

赵云道:“黑.火.药倒是用不上了。”

凌寒感慨道:“是啊。”

在看到荆州军的瞬间,他就明白了刘备的心思。

只可惜……刘备单单想到,一旦襄阳城墙被自己以“天雷”瞬间攻破,会对守军的士气造成多么沉重的打击。

却忽略了另一点。

数年前,刘表亲自领军,与自己在岘山外对垒时,士气都会有明显的跌落。

时至今日,自己的声名比起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反观刘备,他此刻在荆州的威望,还比不上统领荆州多年的刘表。

此种情形之下,荆州兵对上扬州兵,若说没有避战畏战之心,那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凌寒率领五万兵马就敢进攻襄阳的底气。

一旦两军在平地对垒,无疑会加剧这一点。

那么,荆州兵的士气又还能剩下几分呢?

另一边,当刘备意识到这一点时,为时已晚。

敌军距离此地只剩下数里。这点距离,根本来不及让军队全部撤进城内。

刘备回过头。

尽管他此前已经在军营多次鼓舞士气,提前让他们知道,襄阳接下来要面对的人会是谁。

可当长沙王的旗帜出现在视野中时,身后的大军仍然止不住地开始窃窃私语。

刘备明白,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来挽救士气。

二弟曾杀了长沙王的贴身护卫……念此,刘备一夹马腹,向前而行。

左右两侧,关羽与张飞紧紧相随。

凌寒远远地看见刘关张单独出列,显然是想要与自己对话,不由感到好笑。

他对身后道:“师兄,太史慈,且与我一道上前,听听刘玄德还想说些什么吧。”

“是!”

见到长沙王距离自己仅剩数丈,而自己的声音也可以传到对方的军队中。

刘备高声喊道:“长沙王殿下,您素来自诩仁义,善待士卒,心怀天下百姓。可是如今,刘备与荆州皆有意归降于殿下,殿下又何必为了一个已死之人,拒绝荆州的归顺,非要引起十万大军的厮杀呢!”

“为一人而兴十万之师,莫非这便是殿下的仁义吗?”

凌寒冷冷地看着刘备。

刘备若是个真正的正人君子,即使他们因为关羽与杨真之故,不得不成为敌人,他也会高看对方一眼。

事实上,这些天以来,尽管他出兵荆州,心中却仍然在想:事成之后,要如何劝说才能保下刘备的性命,使他不与关羽同年同月同日死。

可刘备眼下在两军阵前说这些话,打的究竟是什么目的,再明显不过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