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64)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他十分担心,长沙王会因此认定自己也有反心。要知道,早前父亲便与长沙王为敌过;后来参与劫杀长沙王的蔡帽,尽管是背着父亲做的,却仍然是父亲的属下;而父亲死后,自己才是名义上的荆州之主,这次对战,自己又怎么能脱得了干系呢?

凌寒却是笑笑:“原来如此。”

刘琦面带迷茫地抬头。

殿下素有仁义之名,应当不会因此要了自己的性命吧。

凌寒道:“虽然你如此说,事实究竟如何却难以验证。这样吧,本王给你两个选择。”

刘琦听了有些着急,想说殿下可询问刘玄德府中的人,又想到只有两名士兵知道事情原委,且都是刘玄德的心腹,说出的话的确难以取信于人。

便有些战战兢兢道:“请殿下示下。”

凌寒道:“其一,留在襄阳,交出江夏的印信,本王会命人执你印信前去接管江夏。待本王收服荆州全境,便予你富贵,放你自由。”

刘琦听完松了口气。

他心道:按照父亲的意思,只要长沙王未死,便当将荆州交由殿下。至于殿下接管荆州之后如何安排自己,只要留下自己一条性命,许自己做个富贵闲人,这便算是相当不错的事情。

如今犯了过错,殿下仍然给自己这样的选择,再好也没有了。

刘琦正要开口说话,凌寒又道:“其二,你执本王印信,前往荆州其余各郡劝降,本王会派武将护你同行。事成之后,本王将拿走江夏一半的兵马,正式封你为江夏郡守。只要遵本王令行事,没有叛逆之举,便可世代统领江夏。”

刘琦闻言眨了眨眼。

刘备接过荆州时日不长,除了襄阳以外,其余各郡大多还是父亲的旧部。

长沙王声名如此显赫,又刚打完一场大胜仗,自己执殿下手信前去劝降,这件事简直再为简单不过了。

刘琦忙道:“禀殿下,臣选择第二条。”

虽然他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无意做出一番事业来。可是能够统领一郡之地,总是要好些。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不觉,作收直接到175了。嗯,假如能到180的话,作者就再加更一次!追更的小伙伴们点点收藏鸭!

另外小小地剧透下:感情线马上就迎来一个大大大发展了!

第121章

刘琦告退之后,凌寒抬头望了望外面的天色,已然日暮西山。

不知不觉,大半日的光景就这么度过去了。

他想了想,明日再去处理刘备手底下的文士也不迟。

凌寒只扣押了襄阳城的武将。

至于文臣,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也无法调兵,又不像当时兖州文士那样还有曹操为后盾,自然没什么值得担忧的。

他只让人守好襄阳的四道城门,并没有派士兵去接管各个文士的府邸。

凌寒换了一身衣裳,又叫来两名士兵,随他在襄阳的街道上走走。

至于为什么是叫士兵陪同,那是因为赵云太史慈等武将,这会儿都还在襄阳的军营里处理军务。

刘表治下的襄阳城,晚上七点便开始宵禁。

刘备接管荆州之后,也沿用了这个规矩。

这会儿,长街两侧的各种摊贩,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

“北方战乱不断,扬州贫瘠且有山越。荆州不愧稳定发展了这么多年,的确是富庶啊。”

凌寒在街上走着,忍不住这么感慨道。

他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那时冀州是人口最多、粮食产量也最多的州,可常山郡的繁华,比起襄阳可差得太远了。

而后来所去的地方,无论是徐州、扬州、还是兖州,也都比这里要差得多。

当然,现在的徐扬两州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大本营庐江比之襄阳更是强了数倍。

一直这么往前走着,太阳彻底落山之时,凌寒在前方发现了一座雕像。

走近之后,是一个神色端容的男人。

他右手持书卷,左手伸将向前。雕刻的材料虽然极为厚重,整体给人的感觉却是飘飘欲仙。

身后的一名士兵见殿下似乎极有兴趣,开口介绍道:“殿下,这是楚国士大夫宋玉的雕像。宋玉出生于楚国鄢城,正是如今的襄阳。民间有传言说,宋玉死后登仙而去,这里的人便为他立了像。”

凌寒点点头,原来如此。

随后他又感到十分奇怪,道:“你倒是对这些了解得很清楚。”

对方拱手道:“回殿下,小人原是荆州南阳人,也曾来过此地。只因得罪了地方长官,不得不逃去庐江,入了军伍。”

凌寒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入伍多久了?”

对方道:“回殿下,小人名为姚路,两年前逃去庐江,正好赶上殿下募兵。”

凌寒这才仔细看了看他。

同类小说推荐: